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8046发布日期:2021-11-25 13:3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与电机无刷技术的普及,汽车空调无刷鼓风机使用需求增大,进而对产品成本的把控越来越高。在满足基础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性价比。传统的无刷电机的采用分体式橡胶垫减震,装配时工艺复杂,容易影响安装精度和产品稳定性,同时消耗较多的人力资源,不利于实现产品自动化生产。因此,需要针对传统的无刷电机结构进行改进,提高安装精度和产品稳定性,进而减少装配时的作业量和人力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对传统的无刷电机结构进行改进,提高安装精度和产品稳定性,进而减少装配时的作业量和人力消耗。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电机,具有电机本体和安装于所述电机本体上的底板和盖板,包括:
6.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电机本体上,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
7.所述底板上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抵靠所述支架的一侧;
8.所述盖板上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与所述第一减震件相对设置,并抵靠所述支架的另一侧。
9.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围设于所述第一减震件的外周。
10.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防护部,所述第二防护部围设于所述第二减震件的外周,所述第二防护部能够套设于所述第一防护部上。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护部朝向所述盖板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二防护部朝向所述底板的一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导引面,所述第二导引面能够与所述第一导引面相配合引导所述第二防护部套设于所述第一防护部上。
12.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定位件,所述第一减震件设置于所述定位件上,所述第二减震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定位件,能够抵靠所述第一减震件。
13.作为优选,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盖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拆卸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中。
14.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支撑环和支撑件,所述支撑环安装于所述电机本体上,所述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环,另一端背离所述支撑环延伸至所述第一减震件与所述第二减震件之间。
15.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平行于所述支撑环轴向的方向贯通设置,所述第一减震件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16.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支撑环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支撑件分别配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减震件和一个所述第二减震件。
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减震件包括第一作业部和第二作业部,所述第一作业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架的一侧抵靠所述第一作业部,所述第二作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作业部朝向所述盖板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减震件能够抵靠所述第二作业部。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中,通过底板上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减震件对底板与支架之间增加减震缓冲结构,通过盖板上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二减震件对盖板与支架之间增加减震缓冲结构,有效隔绝电机本体的转子旋转时产生的震动,降低噪音;通过一体成型设置能够优化结构,提高安装精度和产品稳定性,更有效简化了装配过程,降低组装制造难度,减少作业时间和人力耗费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三;
23.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
26.100

电机本体;
[0027]1‑
底板;11

第一减震件;111

第一作业部;112

第二作业部;12

第一防护部;121

第一导引面;13

定位件;131

连接孔;
[0028]2‑
盖板;21

第二减震件;22

第二防护部;221

第二导引面;23

紧固件;3

支架;31

支撑环;32

支撑件;321

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
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3]
如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具有电机本体100和安装于电机本体100上的底板1和盖板2,电机还具有支架3,支架3安装于电机本体100上,位于底板1与盖板2之间;底板1上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一减震件11,第一减震件11抵靠支架3的一侧;盖板2上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二减震件21,第二减震件21与第一减震件11相对设置,并抵靠支架3的另一侧。
[0034]
本实施例中的电机,通过底板1上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减震件11对底板1与支架3之间增加减震缓冲结构,通过盖板2上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二减震件21对盖板2与支架3之间增加减震缓冲结构,有效隔绝电机本体100的转子旋转时产生的震动,降低噪音;通过一体成型设置能够优化结构,提高安装精度和产品稳定性,更有效简化了装配过程,降低组装制造难度,减少作业时间和人力耗费成本。
[0035]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支架3包括支撑环31和支撑件32,支撑环31安装于电机本体100上,支撑件32一端连接于支撑环31,另一端背离支撑环31延伸至第一减震件11与第二减震件21之间。通过第一减震件11与第二减震件21配合有效对支架3进行减震,隔绝电机转子旋转时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噪音。
[0036]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3,支撑件3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容置槽321,容置槽321沿平行于支撑环31轴向的方向贯通设置。上述容置槽321的设置使得第一减震件11部分容置于容置槽321中,从而第二减震件21在抵靠支撑件32的同时还能与第一减震件11相抵靠,形成连续减震结构,提升对电机整体的减震效果。
[0037]
可选地,参见图1、图3和图4,第一减震件11包括第一作业部111和第二作业部112,第一作业部111设置于底板1上,支架3的一侧抵靠第一作业部111,第二作业部112设置于第一作业部111朝向盖板2的端面上。具体地,第二作业部112容置于容置槽321中,使得第二减震件21在抵靠支撑件32的同时还能抵靠第二作业部112,提升对支架3的减震效果。
[0038]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3,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防护部12,第一防护部12围设于第一减震件11的外周,对第一减震件11形成防护结构,提升产品稳定性,有利于电机作业稳定。
[0039]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盖板2上设置有第二防护部22,第二防护部22围设于第二减震件21的外周,对第二减震件21形成防护结构,第二防护部22能够套设于第一防护部12上。在盖板2扣合于底板1上时,第一防护部12与第二防护部22配合形成封闭的防护结构,既有利于电机平稳作业,也有利于消减隔绝噪音。
[0040]
可选地,参见图2、图3和图5,第一防护部12朝向盖板2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导引面121,第二防护部22朝向底板1的一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导引面221,第二导引面221能够与第一导引面121相配合引导第二防护部22套设于第一防护部12上。第一引导面121和第二引导面221的配合设置有利于增强第一防护部12与第二防护部22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进而有利于电机平稳作业和消减噪音。
[0041]
可选地,参见图3,底板1上设置有定位件13,盖板2可拆卸连接于定位件13,从而使得盖板2能够与底板1进行拆装。第一减震件11设置于定位件13上,第二减震件21可拆卸连接于定位件13,能够抵靠第一减震件11,定位件13的设置还能够有效引导第二减震件21与
第一减震件11的设置位置,从而保证对支撑件32背离支撑环31的一端能够准确伸入第一减震件11与第二减震件21之间,保证产品稳定性。
[0042]
具体地,参加图3和图4,定位件13呈柱状,位于容置槽321中,第一作业部111和第二作业部112分别呈环状结构,第一作业部111和第二作业部112均套设于定位件13上,使得支撑件32背离支撑环31的一端能够置于第一作业部111上,第二作业部112位于容置槽321中,第二作业部112的内周面抵靠定位件13,第二作业部112的外周面抵靠支撑件32,第二作业部112背离第一作业部111的端面抵靠第二减震件21,从而对支撑件32形成多方位的连续减震效果。
[0043]
可选地,第一减震件11和/或第二减震件21为橡胶减震件。
[0044]
可选地,参见图3和图4,定位件13上设置有连接孔131,盖板2上可拆卸连接有紧固件23,紧固件23可拆卸穿设于连接孔131中。通过拆装紧固件23即可对盖板2与底板1进行组装,操作简单,节省装配时间,且成本低。
[0045]
参见图1和图3,支撑件32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件32沿支撑环31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支撑件32分别配置有一个第一减震件11和一个第二减震件21。上述设置便于配合不同型号的电机进行设置,满足更多的产品需求,增强本实施中电机的适用性。
[0046]
优选地,第一减震件11与底板1可通过双色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或二次成型工艺一体成型,保证安装精度和产品稳定性,简化结构制程,节省后续装配时间,有利于实现产线自动化装配生产。
[0047]
优选地,第二减震件21与盖板2可通过双色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或二次成型工艺一体成型,保证安装精度和产品稳定性,简化结构制程,节省后续装配时间,有利于实现产线自动化装配生产。
[0048]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