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子无刷空心杯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3344发布日期:2022-01-12 07:3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双转子无刷空心杯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转子无刷空心杯电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电机技术的发展,对电机高效、节能越来越受市场关注,传统铁芯电机存在较大铁芯涡流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双转子无刷空心杯电机。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双转子无刷空心杯电机,包括机壳、转子组件以及线圈组件,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线圈组件相互配合并收容于所述机壳中;
5.所述转子组件包括驱动轴,依次设于所述驱动轴径向外周的第一磁钢与第二磁钢,所述第一磁钢的外周与所述第二磁钢的内周相互配合形成定位空间;
6.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杯支架,以及一端安装于所述线杯支架、另一端延伸装入所述定位空间的线杯。
7.优选地,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筒状的固定架,所述驱动轴轴向穿设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一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均收容于所述固定架内。
8.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壁、由所述底壁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的周壁;所述第一磁钢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固定架内的一段上,所述第二磁钢设于所述周壁内。
9.优选地,所述底壁上设有贯穿其轴向相背侧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周沿向内延伸有定位部,所述第一磁钢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且其端部抵接于所述定位部的轴向侧面;
10.所述周壁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磁钢嵌设或插装于所述定位槽中。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均为环状结构;
12.所述第一磁钢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磁钢的长度,所述第一磁钢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磁钢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平齐。
13.优选地,所述线杯支架设有贯穿其轴向相背侧面的第一过孔;
14.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过孔,且位于所述第一过孔中的一段外周套设有第一轴套;
15.所述驱动轴突出于所述底壁的一段套设有第二轴套。
16.优选地,所述双转子无刷空心杯电机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转子组件限位于所述机壳内的端盖组件;
17.所述端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架轴向外侧的前端盖,以及设于所述线杯支架轴向外侧的后端盖,所述驱动轴依次轴向穿设于所述前端盖、所述固定架、所述线杯架以及所述后端盖。
18.优选地,所述前端盖包括前端盖主体,所述前端盖主体设有贯穿其轴向相背侧面
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8.如图1-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转子无刷空心杯电机,其包括机壳1、转子组件2以及线圈组件3,转子组件2与线圈组件3相互配合并收容于机壳1中。
39.其中,转子组件2包括驱动轴22,依次设于驱动轴22径向外周的第一磁钢23与第二磁钢24,第一磁钢23的外周与第二磁钢24的内周相互配合形成定位空间。
40.线圈组件3包括线杯支架31,以及一端安装于线杯支架31、另一端延伸装入定位空间的线杯32。
41.结合图4所示,第一磁钢23与第二磁钢24可形成任意静态磁场,静态磁场在通电的线杯32相互作用下让电机运转。
42.在本实施例中,该机壳1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如可以是圆柱结构,其内腔形成供所述转子组件2以及线圈组件3安装的容置空间。该机壳1为金属件,如可以是不锈钢,当然,该机壳1的结构形状、尺寸以及材质均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43.结合图5-图6所示,转子组件2包括筒状的固定架21,驱动轴22轴向穿设于固定架21,第一磁钢23与第二磁钢24均收容于固定架21内。
44.进一步的,固定架21为筒状结构,其具有一开口,该开口面向所述线圈组件3一侧设置,该固定架21包括底壁211、由底壁211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的周壁212,第一磁钢23套设于驱动轴22位于固定架21内的一段上,第二磁钢24设于周壁212内。
45.进一步的,底壁211上设有贯穿其轴向相背侧面的通孔,通孔的周沿向内延伸有定位部213,第一磁钢23套设于驱动轴22上且其端部抵接于定位部213的轴向侧面,可以理解的,该定位部213为筒状结构,进一步的,该定位部213的内壁设有套设于驱动轴22外周的衬套27,优选的,该定位部213内壁沿其轴心方向延伸有凸起部,该衬套27对应设有与该凸起部相配合的嵌套槽。或者该衬套27的截面呈弓字形。
46.优选地,该周壁212设有定位槽,第二磁钢24嵌设或插装于定位槽中,如该第二磁钢24可以是插装到该定位槽中,方便更换作业,定位槽可以为环状槽,其具有一敞口,该第二磁钢24从该敞口装入到定位槽中。当然,该第二磁钢24也可以是嵌设固定到定位槽中,由此可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磁钢24也可以是贴设在周壁212的内周。
47.进一步的,该第一磁钢23与第二磁钢24均为环状结构,或者管状结构。
48.优选地,该第一磁钢23的长度小于第二磁钢24的长度,第一磁钢23远离底壁211的端部与第二磁钢24远离底壁211的端部平齐。
49.结合图3、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线杯支架31向转子组件2延伸有卡槽,该线杯32为圆环状结构,该线杯32的一端安装于该卡槽内、另一端装入到定位空间,且线杯32的内周与第一磁钢23保留一定的间隙,线杯32的外周与第二磁钢24的内周(或者周壁212的内周)保留一定的间隙。
50.进一步的,该线杯支架31设有贯穿其轴向相背侧面的第一过孔311,驱动轴22穿设
于第一过孔311,且位于第一过孔311中的一段外周套设有第一轴套25,该驱动轴22突出于底壁211的一段套设有第二轴套26。
51.结合图3、图8-图12所示,双转子无刷空心杯电机还包括用于将线圈组件3与转子组件2限位于机壳1内的端盖组件。
52.其中,端盖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架21轴向外侧的前端盖4,以及设于线杯支架31轴向外侧的后端盖5,驱动轴22依次轴向穿设于前端盖4、固定架21、线杯32架以及后端盖5。
53.在本实施例中,前端盖4的一部分收容于机壳1内,如可以还是过盈配合固定,也可以是螺接方式进行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固定安装方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54.该前端盖4包括前端盖主体41,前端盖主体41设有贯穿其轴向相背侧面的第二过孔411,第二过孔411内设有第一安装槽412,驱动轴22位于第一安装槽412内的一段外周套设有第一轴承42,第一安装槽412面向第一轴承42径向侧面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413,第一凹槽413内设有第一减震圈43,该第一减震圈43的径向内侧面紧贴在第一轴承42上。该第一轴承42的径向侧面与第二轴套26相抵接。
55.进一步的,后端盖5的一部分收容于机壳1内,如可以还是过盈配合固定,也可以是螺接方式进行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固定安装方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56.进一步的,该后端盖5包括后端盖主体51,后端盖主体51设有贯穿其轴向相背侧面的第三过孔511,第三过孔511内设有第二安装槽512,驱动轴22位于第二安装槽512内的一段外周套设有第二轴承52,第二安装槽512面向第二轴承52径向侧面的内壁设有第二凹槽513,第二凹槽513内设有第二减震圈53,该第二减震圈53的径向内侧面紧贴在第二轴承52上。该第二轴承52的径向侧面与第一轴套25相抵接。
57.结合图12所示,第二安装槽512内还设有预紧波垫54,该预紧波垫54一端抵接第二轴承52远离线杯支架31的轴向侧面,另一端抵接第二安装槽512的轴向内壁。
58.进一步的,该后端盖主体51通过紧固件固定到线杯支架31上,该紧固件包括螺栓、螺钉以及圆柱销等。
59.该双转子无刷空心杯电机具备无铁芯涡流损耗、效率高、无转矩脉动等优点。
60.本技术还公开一种电机设备,包括上述的双转子无刷空心杯电机,还可以包括与驱动轴22套接在一起的执行机构,以及电源等。
61.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