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多用途导线提升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6541发布日期:2022-03-20 01:4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多用途导线提升工具的制作方法
一种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多用途导线提升工具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提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多用途导线提升工具。


背景技术:

2.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民用电是将配电网上电压降下至几百伏后,再输送至百姓家,在一些农场或果林处,对植物进行灌溉时,需要给水泵等设备接上电源设备,电能需求量较大,这时人们多是就近取电,在几百伏的线缆上接电,接电后的导线再牵扯到指定处给电器供电,导线在牵扯经过马路时这时需要将导线提升起避免影响路上行人和车辆,传统的在将导线提升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3.传统的在提升导线时,多是将导线搭在附近的树枝或高杆上,该方法操作起来费力,且搭在树枝后导线被挂点受力过大,导线容易被拉扯变形,此外当导线被周边人不经意触碰后,导线容易被拉扯下最后掉落至地面,进而影响马路上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4.由此可见,需要提供一种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多用途导线提升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多用途导线提升工具,解决了传统的在提升导线时,多是将导线搭在附近的树枝或高杆上,该方法操作起来费力,且搭在树枝后导线被挂点受力过大,导线容易被拉扯变形,此外当导线被周边人不经意触碰后,导线容易被拉扯下最后掉落至地面,进而影响马路上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多用途导线提升工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水平的方形板结构,所述底座顶端面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圆柱腔一,所述圆柱腔一底端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向上伸出有活塞杆,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升降杆,升降杆顶端穿过支撑柱向外伸出,所述升降杆顶端固定有弧形板,弧形板设置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弧形板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每个弧形板顶端面均向下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长度与弧形板长度相匹配,左端所述弧形板底端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右端所述弧形板底端安装有螺母座,螺纹杆穿过螺母座,螺母座内开设有与螺纹杆相啮合的螺纹孔,所述底座底端面固定有万向轮,万向轮设置有四个且在底座底端面呈矩形分布,向下底座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
8.进一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滑动腔二和支撑杆,左侧弧形板内开设有滑动腔二,滑动腔二设置有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每个滑动腔二均滑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呈t型状,支撑杆的右端穿过弧形板向外伸出,支撑杆的右端与右侧弧形板固定连接。
9.进一步,每个所述弧形板顶端面均固定有档杆,档杆设置有多个且在弧形板上均匀分布。
10.进一步,两个弧形槽的两侧均倒有圆角。
11.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升降座、侧杆和滑动腔一,底座两侧均开设有滑动腔一,每个滑动腔一内均滑动安装有侧杆,侧杆均穿过底座向外伸出,伸出于底座的侧杆底端均固定有升降座。
12.进一步,所述支撑柱底端与底座间设置有筋板,筋板设置有多个且关于支撑柱呈环形等间距分布。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在升降杆上固定有弧形板,先将导线搭在弧形板上,再通过液压缸将弧形板顶起,进而将导线提升,相比将导线挂在树枝和高杆上,操作简单,此外导线搭在弧形板上,被承托的导线长度等于弧形板的长度,避免导线被一点拉扯挂起后出现局部受力过大现象。
15.2.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弧形板底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一个弧形板底端设置有螺母座,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控制两弧形板间的距离,便于根据马路宽度需要调节两弧形板间的距离,使导线在马路上方稳定挂起,不影响路上行人和车辆的通行。
16.3.本实用新型在两弧形板间设置有支撑装置,使得右端的弧形板受力均匀,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稳定滑动。
17.简而言之,本技术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的在提升导线时,多是将导线搭在附近的树枝或高杆上,该方法操作起来费力,且搭在树枝后导线被挂点受力过大,导线容易被拉扯变形,此外当导线被周边人不经意触碰后,导线容易被拉扯下最后掉落至地面,进而影响马路上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问题。
18.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板与支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底座;2、筋板;3、支撑柱;4、升降杆;5、弧形板;6、档杆;7、支撑装置;8、伺服电机;9、螺纹杆;10、螺母座;11、固定装置;12、万向轮;13、圆角;14、弧形槽;15、升降座;16、侧杆;17、滑动腔一;18、圆柱腔一;19、液压缸;20、滑动腔二;2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
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0.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多用途导线提升工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为水平的方形板结构,底座1顶端面固定有支撑柱3,支撑柱3内开设有圆柱腔一18,圆柱腔一18底端固定有液压缸19,液压缸19向上伸出有活塞杆,液压缸19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升降杆4,升降杆4顶端穿过支撑柱3向外伸出,升降杆4顶端固定有弧形板5,弧形板5设置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弧形板5间设置有支撑装置7,每个弧形板5顶端面均向下开设有弧形槽14,弧形槽14的长度与弧形板5长度相匹配,左端弧形板5底端固定有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9,右端弧形板5底端安装有螺母座10,螺纹杆9穿过螺母座10,螺母座10内开设有与螺纹杆9相啮合的螺纹孔,底座1底端面固定有万向轮12,万向轮12设置有四个且在底座1底端面呈矩形分布,向下底座1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11。
31.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装置7包括滑动腔二20和支撑杆21,左侧弧形板5内开设有滑动腔二20,滑动腔二20设置有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每个滑动腔二20均滑动安装有支撑杆21,支撑杆21呈t型状,支撑杆21的右端穿过弧形板5向外伸出,支撑杆21的右端与右侧弧形板5固定连接,使得右端的弧形板5受力均匀,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稳定滑动。
32.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弧形板5顶端面均固定有档杆6,档杆6设置有多个且在弧形板5上均匀分布,避免导线被触碰后从弧形板5上拉扯下。
33.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弧形槽14的两侧均倒有圆角13,避免弧形板5的两侧将导线刮伤。
34.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11包括升降座15、侧杆16和滑动腔一17,底座1两侧均开设有滑动腔一17,每个滑动腔一17内均滑动安装有侧杆16,侧杆16均穿过底座1向外伸出,伸出于底座1的侧杆16底端均固定有升降座15,在将设备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将两侧的侧杆16拉出,再通过升降座将底座1上的万向轮定起12,将设备固定于地面,同时降低重心,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
35.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柱3底端与底座1间设置有筋板2,筋板2设置有多个且关于支撑柱3呈环形等间距分布,增加了支撑柱3的稳定性。
36.工作原理:在使用一种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多用途导线提升工具时,首先,将设备推到马路一旁的指定位置,然后拉出底座1两侧的侧杆16,通过升降座15将底座1升起,直至万向轮12离开地面,将设备固定住,其次,将导线挂在两弧形板5的弧形槽14内,根据路面宽度调节两弧形板5间的距离,最后,通过液压缸19将弧形板5顶起,将导线提升至合适的高度。
3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