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充电电流的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1073发布日期:2022-05-17 14:5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充电电流的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充电电流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2.充电器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的充电设备。
3.传统充电器不能灵活快速判断出电池的电压,从而很难实现输出大电流,小电流等状况,使用时间长会损伤电池使用寿命,且传统的充电器为了方便携带会采用分体式设计,将充电头与充电线分开,但这样容易使充电头或充电线丢失。
4.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充电电流的充电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充电电流的充电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充电电流的充电器,包括壳体以及收线装置,所述壳体为方形空腔结构,壳体上表面开设有盲槽,盲槽称为收纳槽,壳体下表面设有两组导电针,导电针上端延伸至壳体内部与壳体固定连接,且与壳体内部的元器件电性连接,壳体上表面设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椭圆形通孔,盖板下表面与壳体上表面固定连接,盖板的通孔内设有usb接头,usb接头下端延伸至壳体内部,usb接头上端在盖板外侧。
7.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槽内壁底部开设有适配槽,适配槽设在收纳槽底部中间位置,收纳槽内壁前后表面分别开设有盲孔,盲孔称为转动槽。
8.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槽内设有收线装置,收线装置包括收纳卷、转动杆以及扭簧,转动杆两端套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转动杆两端分别设于转动槽内,扭簧另一端与转动槽内壁固定连接,对收纳卷受力使收纳卷转动时,带动转动杆转动,同时对扭簧产生扭力,当收纳卷所受的力消失,在扭簧的带动下收纳卷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9.进一步的,所述收纳卷呈椭圆形结构,收纳卷侧面开设有凹槽,收纳卷表面中间开设有通孔,转动杆从收纳卷通孔中穿过且与收纳卷固定连接,收纳卷与转动杆同步转动。
10.进一步的,所述收纳卷凹槽上设有传输线,传输线缠绕在收纳卷凹槽内,防止传输线从收纳卷上脱落,传输线一端与usb接头底部固定连接,传输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适配接头。
11.进一步的,所述适配接头安插于适配槽中与适配槽中导电金属相接,usb接头通过传输线固定于盖板上的通孔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该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收线装置,将传输线缠绕在收纳卷上并安装于收纳槽内部,使传输线与壳体连为一体,且同样保持传输线的可更换性,更便于携带,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充电器为了方便携带会采用分体式设计,将充电头与充电线
分开,但这样容易使充电头或充电线丢失的问题。
13.2、该实用新型,通过线路控制,实现充电器实时检测电池电压,根据电池电压的不同状况,充电器做出不同的响应,如大电流充电,小电流充电等不同状态,以达到智能安全充电,保护电池等功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收纳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15.图中:1、壳体;2、盖板;3、导电针;4、usb接头;5、收纳槽;6、适配槽;7、转动槽;8、收线装置;9、适配接头;10、收纳卷;11、转动杆;12、扭簧;13、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参看图1,一种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充电电流的充电器,包括壳体1以及收线装置8,所述壳体1为方形空腔结构,壳体1上表面开设有盲槽,盲槽称为收纳槽5,壳体1下表面设有两组导电针3,导电针3上端延伸至壳体1内部与壳体1固定连接,且与壳体1内部的元器件电性连接,壳体1上表面设有盖板2,盖板2上开设有椭圆形通孔,盖板2下表面与壳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盖板2的通孔内设有usb接头4,usb接头4下端延伸至壳体1内部,usb接头4上端在盖板2外侧。
18.参看图2,收纳槽5内壁底部开设有适配槽6,适配槽6设在收纳槽5底部中间位置,收纳槽5内壁前后表面分别开设有盲孔,盲孔称为转动槽7。
19.其中,收纳槽5内设有收线装置8,收线装置8包括收纳卷10、转动杆11以及扭簧12,转动杆11两端套设有扭簧12,扭簧12一端与转动杆11固定连接,转动杆11两端分别设于转动槽7内,扭簧12另一端与转动槽7内壁固定连接,对收纳卷10受力使收纳卷10转动时,带动转动杆11转动,同时对扭簧12产生扭力,当收纳卷10所受的力消失,在扭簧12的带动下收纳卷10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20.参看图3,收纳卷10呈椭圆形结构,收纳卷10侧面开设有凹槽,收纳卷10表面中间开设有通孔,转动杆11从收纳卷10通孔中穿过且与收纳卷10固定连接,收纳卷10与转动杆11同步转动。
21.其中,收纳卷10凹槽上设有传输线13,传输线13缠绕在收纳卷10凹槽内,防止传输线13从收纳卷10上脱落,传输线13一端与usb接头4底部固定连接,传输线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适配接头9。
22.其中,适配接头9安插于适配槽6中与适配槽6中导电金属相接,usb接头4通过传输线13固定于盖板2上的通孔内。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usb接头4从壳体1上拉出,将传输线13拉
出合适的长度,然后接通待充电设备,其次将导电针3插在插座上,充电完成后将usb接头4从待充电设备上取下,收纳槽5内的收线装置8会自动将传输线13收回,进而使usb接头4回到盖板2上方的通孔内,收线装置8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拉动usb接头4时,同时拉动了与usb接头4连接的传输线13一端,并将传输线13向上拉,在拉动传输线13的过程中会带动收纳卷10转动,由于收纳卷10与转动杆11同步转动,所以收纳卷10转动的同时转动杆11会对扭簧12产生扭力,当拉动传输线13的力消失,在扭簧12扭力的作用下使收纳卷10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并同时带动传输线13重现缠绕在收纳卷10上,传输线13的缩短将usb接头4拉回到盖板2上,实现传输线13的自动收纳。
24.通过线路控制,实现充电器实时检测电池电压,且根据电池电压的不同状况,充电器做出不同的响应,具体原理如下:如图4所示,t1为变压器,d1为同步整流二极管,c1为滤波电容,给负载供电,r1为续流电阻,r2为采样电阻,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zd1组成分压系统,控制运放输出, r14为限流电阻 ,q8为mos管,工作与不同状态控制回路电流大小。当电池刚接入充电器输出端时,电池电压等于(b+)-(b-)。此时由于b+为充电器的最高电压,b-为变量,因此通过b-可以判断出电池原有的电压。如果电池电压太低,b-电压较高,此时运放1脚出低电平,9脚与10脚的动态调整,控制8脚驱动q8,使q8处于不完全导通状态,从而控制整个回路处于小电流充电状态。随着电池持续小电流充电,电池电压逐渐升高,b-电压逐渐减小。当b-减小到设定值时,1脚输出高电平,导致10脚电压高于9脚电压,此时8脚输出高电平,驱动q8完全打开,实现电池进入大电流充电状态。
2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