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线缆的装置及智能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9592发布日期:2022-04-27 11:5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线缆的装置及智能马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卫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线缆的装置及智能马桶。


背景技术:

2.传统智能马桶电线安装有2种方式,一种是类似于电源线类型的电线,它本身带有固定作用的线卡结构,此类电线只需要在固定位置做相应卡槽就可以固定。另一种为不带任何结构的裸线,需要做线卡结构和电线压板,1根电线需要用2颗或者以上螺钉锁定在底板上。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一般采用压条将线缆压紧在线槽内,并且分别在压条两端采用螺丝与线槽连接固定,需要的零件多,技术人员在安装过程中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线缆的装置及智能马桶,能够减少零件,提高安装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固定线缆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安装面;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面;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夹持组件间隔设置;压板,所述压板的第二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共同夹持线缆。
6.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板、设置于第一夹板的一端的第一凸起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的另一端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夹板、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共同形成有用于收容线缆的卡槽;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压板的第二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槽时,所述压板的第二端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二凸起抵接,所述压板的另一表面与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面抵接;所述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通槽可拆卸连接。
7.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压板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螺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以将所述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固定连接。
8.可选地,所述压板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面积相同。
9.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设有第一扣齿;所述压板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扣体和第二扣齿,所述第一扣体的一端与所述压板的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扣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扣齿连接,所述第一扣齿的方向和所述第二扣齿的方向相反设置,当所述第一扣齿与所述第二扣齿扣接时,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压板处于锁紧状态,当向远离所述第一
扣齿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一扣体时,所述第二扣齿与所述第一扣齿分离,使得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凸起分离,所述压板处于解锁状态。
10.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板、设置于第二夹板的一端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二夹板、第三凸起和所述安装件共同形成有用于收容线缆的卡槽;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安装件面向所述夹持组件的一表面向所述安装件内凹形成;所述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凸起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凹槽可拆卸插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三凸起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压板的第一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后螺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以将所述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凸起固定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板设有第一防滑卡条,所述第一防滑卡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面向所述压板的一表面,所述第一防滑卡条自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13.可选地,所述压板还设有第二防滑卡条,所述第二防滑卡条设置于所述压板面向所述第一夹板的一表面,所述第二防滑卡条自所述压板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当所述压板与所述夹持组件锁紧时,所述压板压紧线缆,所述第一防滑卡条和所述第二防滑卡条均卡接于所述线缆表面,以防止所述线缆滑动。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马桶,包括马桶主体以及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线缆的装置。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底座、夹持组件、安装件以及压板,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安装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表面,所述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夹持组件以及所述安装件共同配合围合有线孔供外界线缆穿过,并且所述压板固定所述线缆在所述线孔内。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减少零件,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固定线缆的装置一视角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固定线缆的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固定线缆的装置的另一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固定线缆的装置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一种固定线缆的装置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
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5.请参阅图1,所述一种固定线缆的装置1包括底座10、夹持组件20、安装件30以及压板40。所述夹持组件20和所述安装件30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10的一表面,所述压板40的第二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件30,所述压板40的第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20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40与所述夹持组件20用于共同夹持线缆。
26.对于上述的夹持组件20以及安装件30,请参阅图2,所述夹持组件20包括第一夹板21、第一凸起22、第二凸起23以及第一螺栓24。所述第一夹板21设置于所述底座10的一表面,所述第一凸起22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21的一端,所述第二凸起23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板25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螺栓24穿过所述压板40与所述第一凸起22螺接,以固定所述压板40于所述第一凸起22。
27.其中,所述第一夹板21设有第一防滑卡条211,所述第一防滑卡条211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21面向所述压板40的一表面,所述第一防滑卡条211自所述第一夹板21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22设有第一螺纹孔221,所述第一螺纹孔221用于与所述第一螺栓24螺接。
28.所述安装件30设有第一通槽31,所述第一通槽31贯穿所述底座10。
29.对于上述的压板40,请参阅图3,所述压板40设有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和第二防滑卡条46,所述第一通孔41设置于所述压板4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通孔42设置于所述压板4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通孔42和所述第一通孔41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通孔42和第一通孔41的面积相同,所述第二通孔42和所述第一通孔41均可用于供所述第一螺栓24穿过,所述第二防滑卡条46设置于所述压板40面向所述第一夹板21的一表面,所述第二防滑卡条46自所述压板40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当所述压板40的第二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槽31时,所述压板40的第二端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二凸起23抵接,所述压板40的另一表面与所述第一通槽31的内壁面抵接,所述压板4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22通过所述第一螺栓24与所述第一螺纹孔221螺接锁紧,所述压板40压紧线缆,所述第一防滑卡条211和所述第二防滑卡条46均卡接于所述线缆表面,共同配合以防止所述线缆滑动。
3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压板40为对称结构,以使得所述压板40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不进行区分所述压板40的两端,可以提高安装效率以及提高安装的容错率。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滑卡条211和所述第二防滑卡条46的数量不作限定,分别至少存在一个即可。
3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夹持组件20、所述安装件30以及所述压板40的结构不限定为上述结构,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需满足实现将外部线缆固定的功能即可,例如如下结构:
33.(1)请参阅图4,所述夹持组件20包括第一夹板21、第一凸起22以及第二凸起23。所述第一夹板21设置于所述底座10的一表面,所述第一凸起22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21的一端,所述第二凸起23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板25的另一端。所述安装件30设有第一通槽31,所述第一通槽31贯穿所述底座10。
34.其中,所述第一夹板21设有第一防滑卡条211,所述第一防滑卡条211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21面向所述压板40的一表面,所述第一防滑卡条211自所述第一夹板21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22设有第一扣齿222,所述第一扣齿222用于与所述压板40扣接。
35.对于上述的压板40,所述压板40设有第一扣体43、第二扣齿44和第二防滑卡条46,所述第一扣体4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压板40的第一端的一表面,所述第二扣齿44设置于所述第一扣体4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扣齿222的方向和所述第二扣齿44的方向相反设置,当所述第一扣齿222与所述第二扣齿44扣接时,所述压板40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22,所述压板40处于锁紧状态,当向远离所述第一扣齿222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一扣体43时,所述第二扣齿44与所述第一扣齿222分离,使得所述压板40与所述第一凸起22分离,所述压板40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第二防滑卡条46设置于所述压板40面向所述第一夹板21的一表面,所述第二防滑卡条46自所述压板40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当所述压板40的第二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槽31时,所述压板40的第二端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二凸起23抵接,所述压板40的另一表面与所述第一通槽31的内壁面抵接,所述压板4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22通过所述第一扣齿222与所述第二扣齿44扣接锁紧,所述压板40压紧线缆,所述第一防滑卡条211和所述第二防滑卡条46均卡接于所述线缆表面,共同配合以防止所述线缆滑动。
36.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体43和所述第二扣齿44可以是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是二次加工获得。
37.(2)请参阅图5,所述夹持组件20包括第二夹板25、第三凸起26以及第二螺栓27。所述第二夹板25设置于所述底座10的一表面,所述第三凸起26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板25远离所述安装件30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栓27穿过所述压板40与所述第三凸起26螺接,以固定所述压板40于所述第三凸起26。
38.其中,所述第二夹板25设有第一防滑卡条211,所述第一防滑卡条211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板25面向所述压板40的一表面,所述第一防滑卡条211自所述第二夹板25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凸起26设有第二螺纹孔261,所述第二螺纹孔261用于与所述第二螺栓27螺接。
39.所述安装件30设有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凹槽32自所述安装件30面向所述夹持组件20的一表面向所述安装件30内凹形成。
40.所述压板40设有第三通孔45和第二防滑卡条46,所述第三通孔45设置于所述压板40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通孔45用于供所述第二螺栓27穿过,所述第二防滑卡条46设置于所述压板40面向所述第二夹板25的一表面,所述第二防滑卡条46自所述压板40的一端向另一
端的方向延伸,当所述压板40的第二端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32时,所述压板40的第二端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32的内壁面抵接,所述压板40的另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32的另一相对内壁面抵接,所述压板4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凸起26通过所述第二螺栓27与所述第二螺纹孔261螺接锁紧,所述压板40压紧线缆,所述第一防滑卡条211和所述第二防滑卡条46均卡接于所述线缆表面,共同配合以防止所述线缆滑动。
4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压板40的另一端也可以设置与所述第三通孔45形状和面积均相同的通孔,使得所述压板40呈轴对称结构,以便于技术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可以不进行区分所述压板40的两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高安装的容错率。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底座10、夹持组件20、安装件30以及压板40,所述夹持组件20和所述安装件30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10的一表面,所述压板40的第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20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40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件30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40与所述夹持组件20以及所述安装件30共同配合围合有线孔供外界线缆穿过,并且所述压板40固定所述线缆在所述线孔内。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减少零件,提高安装效率。
43.本实用新型又提供智能马桶实施例,所述智能马桶包括马桶主体以及上述装置1,对于装置1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