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系统用固定装置和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0300发布日期:2022-07-26 21:0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充电系统用固定装置和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将充电桩线束的动力线、信号线和水管彼此分离的固定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型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对充电桩的需求日益增长。充电桩的输入端通常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诸如充电枪之类的充电插头以用于为电动交通工具充电。而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通常通过充电桩线束连接。作为一个示例,输出端处的充电插头经由充电桩线束连接到充电桩面板,并且进一步连接到充电桩内部的充电设备,该充电设备从交流电网等电源处将功率输送给充电桩线束。
3.为了预防向充电桩线束施加过大的压力(例如,使用者充电时拉扯充电桩线束用力过猛,或使用者在充完电后忘记拔出充电插头而直接驾驶电动交通工具离开从而大力扯拽充电桩线束)而造成充电桩受到损坏,期望确保充电线束与充电桩之间的连接是可靠、牢固的。此外,为了保证从电源到充电桩线束的功率供应的平稳和有效,期望使充电桩线束中的用于输送功率的动力线能够与充电桩内部的诸如充电板之类的充电设备形成良好的电接触。
4.现有技术中,通常不在充电桩内将充电桩线束中的各种线路(例如,信号线、动力线、水管(本文中的水管不仅可以指的是用于承载水的管道,也可以指的是任何承载其他种液体的管道)等)较好地分离,由此,存在至少以下问题:由于动力线内流过的大电流导致高温从而烧蚀并损伤其他线路,和/或水管破裂而引起其中的液体影响或损坏其他线路等等。
5.此外,现有技术中,由于与动力线连接的铜牌和充电桩内的导电板只是通过螺栓紧固到一起,因此,螺栓紧固而产生的应力可能会使得两者之间接触不良,从而影响充电的效率,甚至可能造成断路。
6.并且,现有技术中,也不设置用于保护动力线的从电源接收功率的接触端子的结构件,从而造成容易出现接触断开问题。
7.另外,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格兰头来将充电桩线束固定在充电桩的面板上,但是这样会导致锁线不牢并且固定不牢,在受到外力拉扯时充电线缆可能会脱离出充电桩。此外,在检修或装配充电桩时,格兰头一般不容易从充电桩线束卸除或者安装至充电桩线束。


技术实现要素:

8.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9.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能将充电桩线束的动力线、信号线和水管彼此分离,能保证与充电桩线束的动力线相连接的导电部和充电桩内的充电板之间维持平面接触,并能确保充电桩线束与充电桩之间的连接可靠、牢固。
10.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11.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充电桩线束的动力线、信号线和水管彼此分离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分离组件,所述线分离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线分离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彼此配合而构成;以及保持组件,所述保持组件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充电桩线束的第一通孔以及用于由所述信号线穿过的信号线开口,其中,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形成用于由所述水管穿过的间隙,并且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动力线引导部,所述一个或多个动力线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动力线以使得所述动力线与所述信号线和所述水管分离。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分离组件与所述保持组件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线分离组件在与所述保持组件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上可滑动。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别包括与所述动力线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或所述第二导电部与充电桩内部的充电板平面接触并且形成电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是板状的铜牌。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或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用于对所述动力线进行降温的通风口。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动力线引导部是设置在所述线分离组件与所述保持组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开口。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持组件由多个组装部通过彼此紧固而形成。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组装部包括第一组装部和第二组装部,所述第一组装部和所述第二组装部是截面为彼此互补的半圆弧形的柱体。
19.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枪;如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装置;以及充电桩线束,所述充电桩线束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充电枪,所述充电桩线束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固定装置。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系统进一步包括充电桩,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并且所述充电桩经由所述充电桩线束连接到所述充电枪。
21.实用新型效果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能将充电桩线束的动力线、信号线和水管彼此分离,达成了线路的水电分离。
23.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能保证与充电桩线束的动力线连接的导电部和充电桩内的充电板固定时产生的作用力只作用于横向方向,实现了两者之间的镜面贴合,而不会产生变形、贴合翘曲等。
24.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能保证充电桩线束与充电桩之间的连接可靠、牢固。
附图说明
25.为了能够详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可参考实施例得出上文所简要概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具体的描述,一些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为了促进理解,已尽可能使用相同附图标记来标示各图所共有的相同要素。然而,应当注意,附图仅仅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
并且因此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为本实用新型可允许其它等效实施例,在附图中:
26.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及充电桩线束的示意图。
27.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及充电桩线束的立体分解图。
28.可以预期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要素可有利地适用于其它实施例而无需赘述。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技术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也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并且,对于本说明书中的各项具体内容,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
30.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所列举的附图仅为简单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描绘,未反应出相关结构的实际尺寸,先予叙明。为了便于理解,在各附图中使用了相同的参考标号,以指示附图中共用的相同元素。附图并未依比例绘制并且可为了清晰而被简化。一个实施例的元素及特征可有利地并入其它实施例中,而无须进一步叙述。
31.以下,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固定装置100来进行说明。
32.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装置100可以包括线分离组件110和保持组件120。
33.线分离组件110可用于分离充电桩线束200的动力线210、信号线220和水管230,保持组件120可用于保持、固定充电桩线束200。
34.线分离组件110可包括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线分离组件110 可通过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彼此配合而构成。图1和图2中示出为保持组件120由第一组装部111和第二组装部112通过彼此平行贴合而构成,且第一组装部111和第二组装部112的截面约为梯形。然而,不限于此,线分离组件110也可由三个以上的主体部组成,线分离组件110也可由多个主体部通过其他配合方式(诸如,螺钉螺母连接、销钉配合、粘接、螺杆连接、焊接、滑块滑槽配合等)彼此配合形成,和/或多个组装部也可以是截面为其他形状(例如,长方形、圆型、三角形等)。
35.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之间可形成有用于由水管230穿过的间隙113。由此,可以限制水管230的位置以免于与其他线路混在一起。
36.固定装置110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动力线引导部114。一个或多个动力线引导部114用于引导动力线210以使得动力线210与其他线路(诸如信号线220 以及水管230等等)分离。作为示例,图2中示出为动力线引导部114是设置在线分离组件110与保持组件120之间的一个开口。然而,不限于此,固定装置110所具有的动力线引导部114也可以设为设置在线分离组件110与保持组件120之间的两个以上的开口。另外,不限于此,动力线引导部114也可以是设置在线分离组件110上的一个或多个孔,或者动力线引导部114也可以是设置在后文详述的保持组件120上的一个或多个孔。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动力线引导部114可以由动力线210穿过并由此将动力线210从保持组件120的内部引导朝向固定装置110的外部。
37.优选地,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可以分别包括与动力线210 相连接的第
一导电部115和第二导电部116。第一导电部115和/或第二导电部 116与充电桩(未示出)内部的充电板(未示出)平面接触并形成电连接。由此,充电桩可通过第一导电部115和/或第二导电部116将功率从充电板传输至动力线210。作为示例,第一导电部115和第二导电部116可为板状铜牌。
38.可选地,第一主体部111和/或第二主体部112可包括用于对动力线210 进行降温的通风口117。可将由外部的风扇等降温设备(未示出)产生用于冷却的风经由通风口117传递至动力线210处,从而将动力线210降温。如此,可以保证动力线210的温度不会过高。
39.保持组件120可包括用于容纳充电桩线束200的第一通孔121以及用于由信号线220穿过的信号线开口122。第一通孔121的形状优选为与充电桩线束 200的截面形状匹配(例如,如图1、图2中所示,充电桩线束200的截面为圆形,与此对应,第一通孔125的形状也为圆形),但根据实际需要,第一通孔121的形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六边形等)。而且,保持组件120的信号线开口122所处的位置并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位置,而可为保持组件120上的任何位置。
40.保持组件120可由多个组装部123、124通过彼此紧固而形成。图1和图 2中示出为保持组件120由第一组装部123和第二组装部124通过螺栓125与螺母126的连接从而彼此紧固而形成,并且第一组装部123和第二组装部124 是截面为彼此互补的半圆弧形的柱体。然而,不限于此,保持组件120也可由三个以上的组装部组成,保持组件120也可由多个组装部通过其他连接方式(例如,销钉连接、粘接、螺杆连接、焊接等)彼此紧固形成,和/或多个组装部也可以是截面为其他形状(例如,在组装部为两个的情况下两个组装部的截面的外轮廓可为长方形,在组装部为三个的情况下各个组装部的截面可以是圆心角为120
°
的弧形,在组装部为三个的情况下其中两个组装部的截面可以是圆心角为100
°
的弧形而剩余一个组装部的截面可以是圆心角为160
°
的弧形,等等)的柱体。
41.作为示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多个组装部可在第一通孔121的周向方向上紧固至彼此,但也可以沿着其他方向(例如,以与第一通孔121的周向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或沿着不同的方向(例如,一部分组装部沿着一个方向而另一部分组装部沿着另一个方向)紧固至彼此。
42.作为通过螺栓125与螺母126的连接来将多个组装部彼此紧固的一个示意性优点,可通过调节螺栓125与螺母126之间的拧紧度来调节充电桩线束200 沿着其延伸长度可活动的可动程度。
43.另外,在保持组件120由第一组装部123和第二组装部124通过螺栓125 与螺母126的连接从而彼此紧固而形成的情况下,螺栓125和螺母126的个数也不仅限于图1、图2中示出的四个,也可采用其他任意个数(例如,三个以下或者五个以上)。
44.另外,虽然图1和图2中示出为保持组件120呈截面为圆形的柱体,但保持组件120也可具有其他形状,例如,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柱体、截面为椭圆形的鼓形体、或截面为三角形的椎体等。
45.可选地,在第一通孔121的内表面上可具有从该内表面向内突出的凸台 127,凸台127可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可限制由保持组件120保持的充电桩线束200在充电桩线束200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图2中示出了凸台127是沿第一通孔121的周向方向延伸而形成的环形的凸台127,但凸台127也可以呈沿第一通孔121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图2中示出了沿
第一通孔121的轴向彼此平行地分布有三个凸台127,但是凸台127也可以互相不平行,和/或凸台 127的个数可为两个以下或四个以上。作为限制充电桩线束200在其延伸方向上的移动的一个示意性示例,通过构成为第一通孔121的直径与凸台127的高度之差小于充电桩线束200的直径,能够实现保持组件120和充电桩线束200 之间的过盈配合,从而可以确保充电桩线束200在受到外力拉扯时能被固定而不被拉出。
46.作为示例,保持组件120可以设置于未示出的固定组件(例如法兰)内,该固定组件被固定在未示出的充电桩面板上。固定组件可限制保持组件120在充电桩线束200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而使得保持组件120不脱离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可以通过各种连接方式(例如,螺栓螺母连接、销钉连接、粘接、螺杆连接、焊接等)被固定到充电桩面板。这样的情况下,线分离组件110可穿入充电桩面板。
47.此外,优选地,线分离组件110与保持组件120滑动连接,以使得线分离组件110在与保持组件120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上可滑动。例如,如图 1、图2中所示,第一主体部111、第二主体部112分别具有第一滑槽118、第二滑槽119,第一组装部123、第二组装部124分别具有与第一滑槽118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128、和与第二滑槽119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129。第一滑槽118和第二滑槽119的深度可设为不横贯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的高度,使得当通过将第一滑槽118与第一滑块128相配合并将第一滑块119与第二滑块129相配合,进而将线分离组件110与保持组件120彼此滑动连接时,可以限制线分离组件110的横向移动的极限长度,使得线分离组件110不会脱离保持组件120。
48.另外,作为示例,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导电部115和第二导电部116 分别通过螺栓310、320而与充电板彼此紧固连接。作为示例,第一导电部115 和第二导电部116分别通过螺栓1110、1120而固定到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然而,第一导电部115和第二导电部116与充电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一导电部115和第二导电部116与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 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设成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销钉连接、粘接、螺杆连接、焊接等)。
49.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100,能将充电桩线束200的动力线210、信号线220和水管230彼此分离,能保证与充电桩线束200的动力线210连接的第一导电部115和/或第二导电部116与充电板之间的平面接触而不产生变形或翘曲等,而且能保证充电桩线束200与充电桩之间的连接可靠、牢固。
50.附加地,本文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固定装置100的充电系统(未示出),包括:充电枪(未示出);固定装置100;以及充电桩线束200,充电桩线束 200的一端连接到充电枪,充电桩线束200的另一端连接到固定装置100。这里的术语“充电枪”涵盖用于向电气装置或装备提供电力的任意类别的充电接口或者充电装置,例如可用于给电动交通工具提供电力的直流充电枪或交流充电枪、可用于给高功率电器提供电力的插头等。可选地,充电系统进一步包括充电桩。固定装置100设置于充电桩,且充电桩经由所述充电桩线束200连接到充电枪从而用于经由充电桩线束200向充电枪提供充电的电力。
5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广义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各种实施例及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上述系统或结构中的各个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省略或者于上述系统或结构中添加一
个或多个部分,或用其他的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功能的部分代替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各种结构或系统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因此,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属于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52.应当注意到的是,虽然本公开内容包括了几个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是非限制性的(无论其是否已被标记为示例性),并且存在改变、置换及等效方案,这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当被解释为互斥的,并且相反应当被理解为潜在地可组合(如果这些组合被允许的话)。还应当注意,存在实现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许多替代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将所附权利要求解释成包括落入本公开内容的真正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置换以及等效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