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用智能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7017发布日期:2022-06-15 01:0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用智能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箱用智能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人口基数的不断发展下,人们对于各种电力的使用也更加频繁,因此需要使用到配电箱进行配合控制,配电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装备,因此也属于控制中心的范畴,然而在其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除湿处理,防止其湿气太重而造成的零件损坏问题,因此需要使用到相应的除湿装置;
3.然而传统的此类除湿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其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集中散热能力较差,难以对其内部进行一定的统一集中散热的处理,从而影响其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箱用智能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集中散热能力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箱用智能除湿装置,包括除湿箱,所述除湿箱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风叶,所述除湿箱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腔,所述分隔腔的顶端设置有辅助除湿结构,所述分隔腔底端的一侧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设置有集中散热结构,所述集中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风机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一端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的顶端位置处设置有通风环,所述扇叶与通风环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转轴,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一侧设置有除湿器,所述除湿箱内部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湿度感应器,所述湿度感应器的顶端设置有除湿网,所述除湿箱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除湿箱一侧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结构。
6.优选的,所述辅助除湿结构包括除湿板,所述除湿板设置在分隔腔的顶端,所述除湿板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嵌有安装槽,所述除湿板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除湿孔,所述除湿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除湿孔。
7.优选的,所述第一除湿孔在除湿板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所述第二除湿孔在除湿板内部的两侧呈等间距排列。
8.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距相同,所述拉杆关于安装环的圆心呈环形分布。
9.优选的,所述扇叶关于通风环的圆心呈扇形分布,所述连接转轴与扇叶内部之间形成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在通风管内部的一端,所述密
封环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均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关于密封圈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连接管关于连通管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配电箱用智能除湿装置不仅提高了该装置的集中散热能力,也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密封能力和除湿能力;
13.(1)通过将第一齿轮先进行一定的安装处理并且在其转动的过程中,使其带动了第二齿轮发生同步转动,并且在其转动的过程中拉杆完成了一定的拉动工作,从而使其扇叶以连接转轴为支点发生一定的扇形转动,在其转动过后由于通风环的设置使其完成了一定的通孔处理,因此在其通风环内径打开后,完成了一定的集中散热处理,以至于很好的提高了其整体的集中散热工作;
14.(2)通过将密封环先进行一定的安装处理,并且在连通管的设置下使其在和连接管的配合中完成一定的连通工作,同时在密封圈的安装下完成了其整体的密封处理,以至于很好的提高了其整体的密封处理,从而使其可以很好的完成其整体的通风工作;
15.(3)通过将除湿板先进行一定的安装处理,并且在安装块的连接下使其和安装槽相互配合完成一定的稳固安装工作,并且在第一除湿孔和第二除湿孔的配合下很好的完成了其整体的除湿工作,使其可以进行充分方位的除湿处理,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其整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除湿结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集中散热结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除湿箱;2、风叶;3、除湿网;4、湿度感应器;5、辅助除湿结构;501、除湿板;502、第一除湿孔;503、安装块;504、安装槽;505、第二除湿孔;6、分隔腔;7、风机;8、集中散热结构;801、第一齿轮;802、第二齿轮;803、安装环;804、拉杆;805、通风环;806、扇叶;807、连接转轴;9、电热管;10、除湿器;11、通风管;12、密封结构;1201、密封环; 1202、密封圈;1203、限位杆;1204、连通管;1205、连接管;13、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配电箱用智能除湿装置,包括除湿箱1,除湿箱1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风叶2,除湿箱1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腔6,分隔腔6的顶端设置有辅助除湿结构5,辅助除湿结构5包括除湿板501,除湿板501设置在
分隔腔6的顶端,除湿板501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块503,安装块503的内部嵌有安装槽504,除湿板50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除湿孔505,除湿板50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除湿孔502;
24.第一除湿孔502在除湿板501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第二除湿孔505在除湿板501内部的两侧呈等间距排列,以至于使其可以进行充分的除湿处理,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其整体的防护除湿处理,因此提高了其整体的工作效率;
25.分隔腔6底端的一侧安装有风机7,风机7的一端设置有集中散热结构8,集中散热结构8包括第一齿轮801,第一齿轮801设置在风机7的一端,第一齿轮801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802,第二齿轮802的一端安装有安装环803,安装环803的一端连接有拉杆804,拉杆804的一端连接有扇叶806,扇叶806 的顶端位置处设置有通风环805,扇叶806与通风环805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转轴807;
26.第一齿轮801与第二齿轮802的齿距相同,拉杆804关于安装环803的圆心呈环形分布,扇叶806关于通风环805的圆心呈扇形分布,连接转轴807 与扇叶806内部之间形成转动连接,使其可以进行很好的调节处理,从而使其可以很好的完成一定的集中散热处理,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便利;
27.风机7的一侧设置有电热管9,电热管9的一侧设置有除湿器10,除湿箱1内部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湿度感应器4,湿度感应器4的顶端设置有除湿网 3,除湿箱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3,除湿箱1一侧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有通风管11,通风管1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结构12,密封结构12包括密封环1201,密封环1201设置在通风管11内部的一端,密封环120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管 1204,连通管1204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管1205,连通管1204的两端均安装有密封圈1202,密封圈1202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1203;
28.限位杆1203关于密封圈1202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连接管1205关于连通管1204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因此很好的提高了其整体的密封连接处理,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其整体的密封设置,提高了其整体的工作性质。
29.工作原理:首先,将装置整体外接电源后,使其开始进行正常工作,然后在其除湿器10的设置下开始进行一定的除湿处理,并且在风机7打开后使其和电热管9相互配合完成一定的除湿工作,并且在湿度感应器4的位置下进行一定的环境监测;
30.之后,在对控制面板13的控制下,完成其整体的操作处理,从而使其电热管9开始进行配合工作,然后在第一除湿孔502和第二除湿孔505的配合下很好的完成了其整体的除湿工作,并且将其风叶2打开后其气流到达除湿网3的位置处进行一定的配合除湿处理;
31.最后,在其完成除湿处理后,将其在控制面板13的控制下使其第一齿轮 801开始进行一定的转动,并且使其带动了第二齿轮802发生同步转动,从而使其扇叶806以连接转轴807为支点发生一定的扇形转动,因此在其通风环 805内径打开后,完成了一定的集中散热处理,在其全部工作结束后将其电源关闭。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