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1486发布日期:2022-09-27 17:5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的制作方法
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pwm隔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伺服电动机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伺服电机的驱动是用伺服控制器来控制的,所以要使伺服电机精确运转,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伺服控制器,现有伺服通常通过pwm脉冲进行控制。
3.脉冲宽度调制pwm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涉及到测量、通信、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4.目前伺服控制需要六路pwm输出且都需要进行光耦隔离,在光电隔离电路中六路pwm需要六个光耦进行隔离,如图1所示,电机控制电路由六个功率开关管两两串联组成,每个串接点为一相输出端连接所控电机,异步通信电路串有光电耦合器,dsp的六个输出端直接连接所述pwm电机控制器的六个控制端。这样设计电路结构相对复杂,pcb布线面积大,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可以减小pcb布线面积,降低成本。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7.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包括与伺服电机电路连接的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所述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电路电源vcc和六路pwm信号,所述输出端连接有5v电源并输出六路pwm输出信号至伺服电机;所述5v电源连接有两个电容,且两个电容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一体式实现六路pwm输出和隔离,集成度高,电路结构简单。
8.进一步的,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五输入端、第六输入端、第七输入端和第八输入端;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第六输出端、第七输出端和第八输出端。
9.进一步的,第一输入端的引脚为vcc1连接电源vcc,且通过连接电容接地。
10.进一步的,六路pwm信号包括分别通过电阻连接至输入端的pwm-w-信号、pwm-w+信号、pwm-v-信号、pwm-v+信号、pwm-u-信号、pwm-u+信号。
11.进一步的,第二输入端至第七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连接pwm-w-信号、pwm-w+信号、pwm-v-信号、pwm-v+信号、pwm-u-信号、pwm-u+信号。
12.进一步的,第一输出端的引脚为vcc2连接+5v_imp,所述第八输出端连接gnd_ipm。
13.进一步的,第一输出端连接+5v_imp并通过两个电容与第八输出端的gnd_ipm相连接,所述两个电容并联连接。
14.进一步的,六路pwm输出信号包括输入至伺服的wna信号、wpa信号、vna信号、vpa信
号、una信号和upa信号。
15.进一步的,第二输出端至第七输出端分别对应输出wna信号、wpa信号、vna信号、vpa信号、una信号、upa信号。
16.进一步的,第一输入端至第八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端至第八输出端一一对应。
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1.本实用新型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通过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实现六路pwm输出和隔离,可以减小pcb布线面积,降低成本;
19.2.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易实现,能够减少电路故障更易检修。
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1.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2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包括与伺服电机电路连接的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所述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电路电源vcc和六路pwm信号,所述输出端连接有5v电源并输出六路pwm输出信号至伺服电机;所述5v电源连接有两个电容,且两个电容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一体式实现六路pwm输出和隔离,集成度高,电路结构简单。
25.本实施例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五输入端、第六输入端、第七输入端和第八输入端。其中,第一输入端的引脚为vcc1连接电源vcc,且通过连接电容接地;第八输入端接地,连接dgnd。
26.本实施例六路pwm信号分别通过电阻连接至输入端,包括pwm-w-信号、pwm-w+信号、pwm-v-信号、pwm-v+信号、pwm-u-信号和pwm-u+信号。其中,pwm-w-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二输入端,pwm-w+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三输入端,pwm-v-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四输入端,pwm-v+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五输入端,pwm-u-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六输入端,pwm-u+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七输入端。
27.本实施例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第六输出端、第七输出端和第八输出端。
28.本实施例第一输出端的引脚为vcc2连接+5v_imp,第八输出端连接gnd_ipm。第一输出端通过两个电容与第八输出端相连接,且两个电容并联连接。
29.本实施例六路pwm输出信号包括输入至伺服的wna信号、wpa信号、vna信号、vpa信号、una信号、upa信号。其中,第二输出端输出wna信号,第三输出端输出wpa信号,第四输出端输出vna信号,第五输出端输出vpa信号,第六输出端输出una信号,第七输出端输出upa信号。
30.本实施例第一输入端至第八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端至第八输出端一一对应。pwm-w-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二输入端,通过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隔离后由第二输出端输出wna信号;pwm-w+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三输入端,通过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隔离后由第三输出端输出wpa信号;pwm-v-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四输入端,通过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隔离后由第四输出端输出vna信号;pwm-v+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五输入端,通过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隔离后由第五输出端输出vpa信号;pwm-u-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六输入端,通过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隔离后由第六输出端输出una信号;pwm-u+信号通过电阻连接第七输入端,通过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隔离后由第七输出端输出upa信号。
3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伺服电机电路连接的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所述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电路电源vcc和六路pwm信号,所述输出端连接有5v电源并输出六路pwm输出信号至伺服电机;所述5v电源连接有两个电容,且两个电容并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五输入端、第六输入端、第七输入端和第八输入端;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第六输出端、第七输出端和第八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的引脚为vcc1连接电源vcc,且通过连接电容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路pwm信号包括分别通过电阻连接至输入端的pwm-w-信号、pwm-w+信号、pwm-v-信号、pwm-v+信号、pwm-u-信号、pwm-u+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至第七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连接pwm-w-信号、pwm-w+信号、pwm-v-信号、pwm-v+信号、pwm-u-信号、pwm-u+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引脚为vcc2连接+5v_imp,所述第八输出端连接gnd_ip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5v_imp并通过两个电容与第八输出端的gnd_ipm相连接,所述两个电容并联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路pwm输出信号包括输入至伺服的wna信号、wpa信号、vna信号、vpa信号、una信号、upa信号。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端至第七输出端分别对应输出wna信号、wpa信号、vna信号、vpa信号、una信号、upa信号。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至第八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端至第八输出端一一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伺服控制的PWM隔离电路,包括与伺服电机电路连接的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所述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电路电源VCC和六路PWM信号,所述输出端连接有5V电源并输出六路PWM输出信号至伺服电机;所述5V电源连接有两个电容,且两个电容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六通道高速磁隔离芯片实现六路PWM的输出和隔离,可以减小PCB布线面积,降低成本;且电路结构简单易实现,能够减少电路故障,更易检修。能够减少电路故障,更易检修。能够减少电路故障,更易检修。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志 陈凯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