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3799发布日期:2022-08-09 21:2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集中式光伏电站大多安装在荒山或荒漠等人烟稀少地区,由于此类地区常年风沙较大,且部分山区杂草丛生,自然条件恶劣。如图1 所示,光伏组件1通过支撑立柱2倾斜设置,以便于更好的接收光能,支撑立柱2埋于地面下,且光伏组件1之间普遍通过压块固定,导致光伏组件1受到风力破坏的主要原因为背面受力,光伏组件1的背侧容易长时间受到强风施加的推力进而被吹落;并且光伏组件1自燃和光伏组件间的电缆接头松动导致的火灾也频繁出现,或因山火蔓延导致光伏电站受损的事件也数不胜数,因此风和火对于光伏电站来说,轻则损坏部分光伏组件,重则对于整个电站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实现防风和防火功能,并且具有很好的散热功能,便于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用于具有间隔地覆盖于光伏组件的背侧,且所述第一防护板为弧形,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凹面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背侧相对设置;第二防护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两端且对应遮挡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两端,以形成散热风道。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所述散热风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通风口,两个所述通风口的大小不同。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板沿弧长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光伏组件的外侧。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弧度为60
°‑
80
°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第二防护板为防火板。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第二防护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板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用的支撑立柱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所述光伏组件的背侧通过固定框架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凹面相连。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还包括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凸面和所述支撑立柱相连。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护装置,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的两侧。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防护装置,通过设置于光伏组件背侧且弧形设计的第一防护板,可以有效减小光伏组件背面受到强风施加的推力,进而减少光伏组件被吹落的受损情况,通过第二防护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光伏组件两端受到的风力;并且通过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光伏组件与外界杂物隔绝,阻挡火势;此外,通过散热风道,在防风防火的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相关技术的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防护装置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防护装置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框架的侧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框架的后视图;
22.附图标记:
23.1:光伏组件;2:支撑立柱;3:第一防护板;4:第二防护板;
24.5:散热风道;6:固定框架;7:第一连接件;8: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0.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防护装置。
31.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防护装置,主要包括:第一防护板3和第二防护板4。其中,第一防护板3用于具有间隔地覆盖于光伏组件1的背侧,且第一防护板3为弧形,第一防护板3的凹面(内侧面)与光伏组件1的背侧相对设置,以便于对光伏组件1的背侧进行防护;第二防护板4设置于第一防护板3的两端且对应遮挡于光伏组件1的两端,以形成散热风道5。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防护板3设计成弧形,可以对风导向引流,使集中于光伏组件1背侧的推力产生分力,进而卸力,达到减小风的作用力的效果。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防护装置,通过设置于光伏组件1背侧且弧形设计的第一防护板3,可以有效减小光伏组件1背面受到强风施加的推力,进而减少光伏组件1被吹落的受损情况,通过第二防护板4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光伏组件1两端受到的风力;并且通过第一防护板3和第二防护板4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光伏组件 1与外界杂物隔绝,阻挡火势;此外,通过散热风道5,在防风防火的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光伏组件1的发电效率。
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散热风道5包括两个通风口,两个通风口呈上下相对设置,便于空气循环流动,并且两个通风口的大小不同,这样,可以使散热风道5两端的空气产生流速差,从而使空气自行循环对流,进而带动光伏组件1散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上述第一防护板3和第二防护板4后,无论风向如何都可以产生空气流动,从而在光伏组件1工作时降低其工作温度进而提升发电效率。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风道5上端的通风口大于下端的通风口。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风道5下端的通风口大于上端的通风口。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防护板3沿弧长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光伏组件1的外侧,即第一防护板3 的弧长大于光伏组件1的宽度,以便于更好的将光伏组件1收容于第一防护板3的防护区域内,进而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护板3的下端延伸至接近地面或与地面齐平,当外界杂物出现火灾时,可以将光伏组件1与火灾更好的隔离,进而起到防火的作用;并且还可以阻挡杂草等植物生长时影响光伏组件1。
3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防护板3的长度不小于光伏组件 1的长度。在本示例中,第一防护板3的长度等于于光伏组件1的长度,以便于更好的安装第二防护板4以形成散热风道5,且保证装置整体的美观性。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防护板4分别与光伏组件1 和第一防护板3垂直设置,以形成散热风道5。
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防护板3的弧度为60
°‑
80
°
,以便于可以对风进行更好的导向引流,有效减小光伏组件1背面受到强风施加的推力,进而减少光伏组件1被吹落的受损情况。
41.在实际工况中,由于光伏组件1的正面一般设有玻璃钢材质的防护罩进行防火或防风,但是光伏组件1的背面一般是塑料背板且设有电缆,导致其背侧容易引发火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第一防护板3 与第二防护板4设置为防火板,可以有效隔绝光伏组件1与外界杂物的接触。具体的,在光伏组件1出现故障时,通过上述防护板可以将电弧和故障电缆与外界杂物有效隔绝后,从根本上解决因接触故障点导致的火灾;并且在因外界原因引发火灾后,可隔绝火势对光伏组件 1的损害和引燃的危险,进而形成一道与外界隔绝的防护网,有效解决外界对光伏组件1的威胁和光伏组件1对外界引发火灾的隐患。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护板3与第二防护板4可以采用玻璃纤维材质的防火板,也可以采用包覆高强度防火膜的板材,保证防护板可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电绝缘性能好、传热慢、热绝缘性好以及耐瞬时超高温性能好等功能。
4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防护板3与第二防护板4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在本示例中,第一防护板3与第二防护板4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进而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4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防护板3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光伏组件1安装用的支撑立柱2上。
4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光伏组件1的背侧通过固定框架6与第一防护板3的凹面相连,且固定框架6位于散热风道5内,进一步提高第一防护板3的稳固性,且通过采用框架结构可以尽可能避免对通风散热效果造成影响。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框架6的具体框架形式不做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方体框架,也可以为如图4和图5所示的龙门框架结构,可根据实际防护工况进行设计。
46.并且,每相邻两个支撑立柱2之间分别设有固定框架6,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防护板3的稳固性。
4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防护板3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光伏组件1安装用的支撑立柱2上,此时,第二防护板4可以具有间隙地遮挡于光伏组件1的两端,从而不与光伏组件1接触,此时,光伏组件1背侧和两端受到的风力全部由第一防护板3和第二防护板4 承受吸收,无法传递至光伏组件1,进而可以更好地保护光伏组件1 不受风力的影响。
4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防护装置还包括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分别与第一防护板3的凸面(外侧面)和支撑立柱2相连,以提高第一防护板3与支撑立
柱2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防护效果。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支撑立柱2分别对应设有加固组件,以便于进一步提高第一防护板3与支撑立柱2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加固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分别相对设置于支撑立柱2的两侧,这样可以提高第一防护板3的稳定性,以便于更好地承受风力。
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可以为连接支架。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可以起到连接作用的构件,例如连接板。
5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防护装置可以在不影响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的前提下,具有很好的防风、防火和散热功能,有利于保护光伏组件1,延长其使用寿命。
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