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稳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8105发布日期:2022-08-17 10:2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稳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稳压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稳压电路。


背景技术:

2.稳压电路是指:在输入电网电压波动或输出发生改变时仍能保持输出电压基本不变的电源电路。
3.稳压电路分类繁多,按输出电流的类型分为:直流稳压电路和交流稳压电路。按稳压电路与输出的连接方式分为:串联稳压电路和并联稳压电路。按调整管的工作状态分为: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按电路类型分为:简单稳压电源,反馈型稳压电源和带有放大环节的稳压电路。
4.相关技术中,现有的直流稳压电路,大都带有过流保护、过温保护、过载保护等功能,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仍有可能会出现类似输出短路的情况发生,因此,现有的直流稳压电路的性能多样化仍有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直流稳压电路的性能多样化,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流稳压电路。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流稳压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直流稳压电路,包括稳压模块和输出短路保护模块,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短路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8.所述输出短路保护模块包括自锁单元和反馈单元,所述自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单元与所述自锁单元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压模块接入交流电压,同时,稳压模块将交流电压进行直流转换,并将电压输出至自锁单元,正常工作时,自锁单元截止和反馈单元导通;出现输出短路状态时,反馈单元接感应到电路状态的变化,并向自锁单元发送反馈信号,自锁单元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导电,自锁单元实现自锁,以使反馈单元截止,以使输出关闭;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直流稳压电路具有输出短路保护的功能,间接提高了直流稳压电路的性能多样化。
10.优选的,所述自锁单元包括第一晶体三极管,所述反馈单元包括第二晶体三极管,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电时,第一晶体三极管和第二晶体管均导通,当出现短路时,第二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被拉低,以使第一晶体三极管导通,形成自锁,以迫使第二晶体三极管截止,该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截断。
12.优选的,所述自锁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电容,所述反馈单元还包括第二控制电容,所述第一控制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控
制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电时,第一控制电容限制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基极电压,第二控制电容分别限制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使得第一晶体三极管和第二晶体三极管在上电时不动作,提高上电的稳定度。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有第一保护电阻和第二保护电阻,所述第一保护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保护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有第一保护电阻和第二保护电阻,减少因电流过大对第一晶体三极管和第二晶体三极管造成击穿,提高该直流稳压电路的工作稳定性。
16.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晶体三极管和第三控制电容,所述第三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三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电时,第三晶体三极管先导通,使得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导通时间延迟,并使得第二晶体三极管先于第一晶体三极管导通,并迫使第一晶体三极管截止,使得该直流稳压电路能够正常输出,提高该直流稳压电路中的输出短路保护模块上电时的精准度。
18.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和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共同与所述第三晶体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电容的远离地的一端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进行分压,进而限制了流入第三晶体三极管的电流,对第三晶体三极管起到保护作用,提高该直流稳压电路的工作寿命。
20.优选的,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波模块能够过滤该直流稳压电路的杂波,提高了该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质量。
22.优选的,还包括纹波改善模块,所述纹波改善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纹波改善模块将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的电压进行存储再释放,以使输出的波形更加平稳。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本技术具有提高直流稳压电路的性能多样化的优点;
26.2.本技术具有提高直流电压电路的工作稳定性的优点;
27.3.本技术具有提高直流电压电路的工作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稳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输出短路保护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滤波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纹波改善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稳压模块;2、输出短路保护模块;21、自锁单元;22、反馈单元;3、控制模块;4、滤波模块;5、纹波改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图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直流稳压电路。参照图1,一种直流稳压电路包括稳压模块1、输出短路保护模块2、控制模块3、滤波模块4以及纹波改善模块5,稳压模块1能够将交流电压进行转换为直流电压并实现稳压,输出短路保护模块2能够实现输出电路保护,控制模块3用于提高直流稳压电路中输出短路保护模块2上电时的精准度,滤波模块4能够过滤该直流稳压电路的杂波,纹波改善模块5能够平稳该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波形。
37.相应的,下面结合电路原理图对上述各个模块进行详细描述:
38.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稳压模块1包括限流保险电阻fr1、压敏电阻rv1、整流二极管d1、稳压芯片u1、电容ec1、电容ec2以及电容c1,限流保险电阻fr1一端与该直流稳压电路的火线端电连接,限流保险电阻fr1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rv1的一端电连接,当该直流稳压电路中电流过大时,限流保险电阻fr1烧断,起保险作用。压敏电阻rv1跨接于火线和零线之间,其中,该直流稳压电路中的零线接地,压敏电阻rv1与限流保险电阻fr1配合,过电压发生时,压敏电阻rv1会被击穿,呈现短路状态,从而将自身两端电压钳位在较低水平,同时短路引起的过流将烧毁位于压敏电阻rv1前端的限流保险电阻fr1从而强制切断电源。
39.此外,整流二极管d1设置于火线上,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与压敏电阻rv1的一端电连接,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稳压芯片u1的型号设置为pn8001hq,稳压芯片u1的第五引脚sw至第八引脚sw均电连接于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稳压芯片u1的第二引脚gnd接零线,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vout作为输出引脚。
40.参照图2和图3,对应的,输出短路保护模块2包括自锁单元21和反馈单元22,自锁单元21的输入端与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vout电连接,反馈单元22与自锁单元21电连接,具体的,自锁单元21包括第一晶体三极管和第一控制电容,反馈单元22包括第二晶体三极管和第二控制电容,第一晶体三极管对应设置为电路原理图中的三极管q2、第一控制电容对应设置为电路原理图中的电容c3,第二晶体三极管对应设置为电路原理图中的q3,第二控制电容对应设置为电路原理图中的电容c4。
41.具体的,电容c3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vout电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vout电连接,同时,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此外,电容c4设置于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之间,电容c4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
42.上电时,由于电容c3两端的电压和电容c4的两端的电压不能发生突变,电容c3和
电容c4分别作用于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会由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vout输出的电压逐渐下降到能使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达到可使自身导通的电压;同理,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会由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vout输出的电压逐渐下降到能使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达到可使自身导通的电压。
43.上述方式能够使得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在上电时不动作,进而提高了该直流稳压电路中的输出短路保护模块2上电时的精准度。
44.对应的,当该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短路时,三极管q3的集电极被拉低,三极管q2导通,形成自锁,使得三极管q3截止,三极管q3截至后面连接的负载没有电压,进而使得该直流稳压电路无输出。
45.进一步的,第一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电连接有第一保护电阻和第二保护电阻,对应电路原理图,第一保护电阻和第二保护电阻分别设置为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以减少该直流稳压电路中因电流过大而对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造成击穿,提高该直流稳压电路的工作稳定性。
46.对应的,为进一步提高该直流稳压电路中的输出短路保护模块2上电时的精准度,则需要运用到控制模块3。
47.参照图3和图4,具体的,控制模块3包括第三晶体三极管和第三控制电容,结合电路原理图,第三晶体三极管和第三控制电容分别对应三极管q1和电容c2,电容c2位于三极管q1的前端,电容c2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vout电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于零线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vout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零线电连接。
48.上电时,三极管q1先导通,三极管q2的导通时间延迟,并使得三极管q3先于三极管q2导通,并迫使三极管q2截止,使得该直流稳压电路能够正常输出,提高该直流稳压电路中的输出短路保护模块2上电时的精准度。
49.具体的,控制模块3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结合电路原理图,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分别对应设置为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共同电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vout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远离地的一端点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进行分压,进而限制了流入三极管q1的电流,对三极管q1起到保护作用,提高该直流稳压电路的工作寿命和工作稳定性。
50.参照图5和图6,进一步的,为提高该直流稳压电路的工作稳定性,则需要运用到滤波模块4和纹波改善模块5,结合电路原理图,滤波模块4包括整流二极管d2、电阻r6和电容c7,而纹波改善模块5包括电容c8。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容c8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和电容c7串联后并联于整流二极管d2的两端,电容c8的一端与零线电连接。
51.对应的,整流二极管d2用于整流,电阻r6和电容c7组合形成rc滤波电路,用于过滤输出电压中的杂波,电容c8将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的电压进行存储再释放,以使输出的波形更加平稳。
5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直流稳压电路的实施原理为:当该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短路时,三极管q3的集电极被拉低,三极管q2导通,形成自锁,使得三极管q3截止,三极管q3截至
后面连接的负载没有电压,进而使得该直流稳压电路无输出,进而对直流稳压电路起到输出短路保护作用。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