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子导线固定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2004发布日期:2022-06-02 01:4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子导线固定线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绝缘子导线固定线夹。


背景技术:

2.绝缘子是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之间或导体与地电位构件之间的器件,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
3.授权公告号为cn21216274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线路瓷柱绝缘子的双绞式导线线夹装置,包括设置于线夹中间的绝缘子套环和两端预绞丝握线器,中间绝缘子套环和两端预绞丝握线器采用一根金属丝制成,中间绝缘子套环由金属丝弯制成圆环结构,两端预绞丝握线器由同一根金属丝绕制成预绞线结构。该实用新型采用一根金属丝制成,线夹本身带有一定弹力,在风吹动导线发生摆动时,由于线夹本身的阻尼作用导线不会发生风偏、风摆等问题,可有效降低风对线路造成的影响,造价低廉同时线夹安装不需要其他装置和工具,也无其他零部件,安装省力、高效。
4.上述这类导线固定线夹存在由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一使得固定线夹的圆环结构、握线器的制作质量参差不齐,不仅会影响握线器与电线连接的稳定性、而且会影响线夹与绝缘子的连接效果,且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导线容易因振动而与握线器之间产生摩擦造成损坏,降低了导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这类导线固定线夹存在的握线器与电线连接的稳定性不佳且线夹与绝缘子的连接的可靠度不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绝缘子导线固定线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绝缘子导线固定线夹,包括抱箍,抱箍顶端的两侧均匀安装有伸缩定位杆,伸缩定位杆的顶端之间安装有下线夹,下线夹的顶端均安装有上线夹,下线夹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均安装有螺纹杆,下线夹远离抱箍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旋钮。
8.抱箍用于抱紧绝缘子,上线夹、下线夹用于夹紧电线。
9.上述下线夹内部远离活动槽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槽,上线夹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均与固定槽活动连接,固定块外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槽。
10.上述固定块的大小均与固定槽的大小相等,固定块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11.上述螺纹杆的外侧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槽,螺纹槽均与螺纹杆活动连接,活动板远离旋钮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定位销。
12.在下线夹与抱箍之间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缓冲腔,缓冲腔均设置在抱箍内部的两端,缓冲腔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缓冲杆,缓冲杆的顶端之间均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端均与下线夹的底端相连接,缓冲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缓冲杆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的底端均与缓冲腔的内壁相连接。
13.上述下线夹和上线夹的内侧均设置有线槽,线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橡胶垫。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将抱箍与绝缘子相互固定,使得线夹安装于绝缘子顶部,在使用过程中将绝缘子导线横置与两侧下线夹内部的线槽中,通过固定块和固定槽之间的连接将上线夹与下线夹合并,此时转动旋钮,旋钮带动螺纹杆旋转,在螺纹关系下螺纹杆带动活动板向固定块方向移动,进一步的带动定位销与定位槽相互连接,以起到对固定块的限位固定作用,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相较于螺栓固定方式能够更加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同时能够避免传统绑扎方式使用时导线受到的磨损和长时间使用下产生的松动现象,进一步增强了导线的固定效果;
16.2)通过设置有缓冲机构,当导线在风力作用下发生晃动时,下线夹受力带动缓冲杆在缓冲腔内移动,缓冲杆带动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进行伸缩,以便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进而避免导线因与线夹之间的刚性接触而产生磨损现象,进一步提高导线使用时的稳定性,延长导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线夹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抱箍;2、下线夹;3、橡胶垫;4、活动槽;5、旋钮;6、固定槽;7、固定块;8、定位槽;9、定位销;10、螺纹杆;11、螺纹槽;12、活动板;13、缓冲机构;1301、缓冲腔;1302、连接板;1303、缓冲杆;1304、第一缓冲弹簧;1305、第二缓冲弹簧;14、上线夹;15、线槽;16、伸缩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一种绝缘子导线固定线夹,包括抱箍1,抱箍1顶端的两侧均匀安装有伸缩定位杆16,且伸缩定位杆16的顶端之间安装有下线夹2;
23.下线夹2内部远离活动槽4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槽6,上线夹14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均与固定槽6活动连接,固定块7外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槽8,固定块7的大小均与固定槽6的大小相等,固定块7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24.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在将绝缘子导线横置与两侧下线夹2内部的线槽15中,通过固定块7和固定槽6之间的连接将上线夹14与下线夹2合并;
25.下线夹2和上线夹14的内侧均设置有线槽15,且线槽15的内部均安装有橡胶垫3;
26.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橡胶垫3的作用能够起到对导线的防护作用,以降低其受到的磨损程度;
27.下线夹2的顶端均安装有上线夹14,下线夹2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槽4,且活动槽4的内部均安装有螺纹杆10;
28.螺纹杆10的外侧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板12,且活动板12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槽11,螺纹槽11均与螺纹杆10活动连接,活动板12远离旋钮5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定位销9;
29.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转动旋钮5,旋钮5带动螺纹杆10旋转,在螺纹关系下螺纹杆10带动活动板12向固定块7方向移动,进一步的带动定位销9与定位槽8相互连接,以起到对固定块7的限位固定作用;
30.下线夹2远离抱箍1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旋钮5,抱箍1顶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缓冲机构13;
31.缓冲机构13包括缓冲腔1301,且缓冲腔1301均设置在抱箍1内部的两端,缓冲腔1301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缓冲杆1303,且缓冲杆1303的顶端之间均安装有连接板1302,连接板1302的顶端均与下线夹2的底端相连接,缓冲杆1303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304,缓冲杆1303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1305,且第二缓冲弹簧1305的底端均与缓冲腔1301的内壁相连接;
32.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使用时,通过设置有缓冲机构13,当导线在风力作用下发生晃动时,下线夹2受力带动缓冲杆1303在缓冲腔1301内移动,缓冲杆1303带动第一缓冲弹簧1304和第二缓冲弹簧1305进行伸缩,以便通过第一缓冲弹簧1304和第二缓冲弹簧1305的弹性作用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进而避免导线因与线夹之间的刚性接触而产生磨损现象,进一步提高导线使用时的稳定性,延长导线的使用寿命。
3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抱箍1与绝缘子相互固定,使得线夹安装于绝缘子顶部,在对导线进行安装时将其横置与两侧下线夹2内部的线槽15中,通过固定块7和固定槽6的连接将上线夹14与下线夹2合并,此时转动旋钮5带动螺纹杆10旋转,在螺纹关系下活动板12带动定位销9与定位槽8相互连接,以起到对固定块7的限位固定作用,相较于螺栓固定方式能够更加省时省力,且同时能够避免传统绑扎方式使用时导线受到的磨损和长时间使用下产生的松动现象;
34.其次,当导线在风力作用下发生晃动时,下线夹2受力带动缓冲杆1303在缓冲腔1301内移动,缓冲杆1303带动第一缓冲弹簧1304和第二缓冲弹簧1305进行伸缩,以便通过第一缓冲弹簧1304和第二缓冲弹簧1305的弹性作用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进而避免导线因与线夹之间的刚性接触而产生磨损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