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齿轮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96108发布日期:2022-07-19 19:5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双向齿轮马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马达技术领域,具体为双向齿轮马达。


背景技术:

2.双向齿轮马达是输入压力流体,使泵壳内相互啮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齿轮转动的液压马达。双向齿轮马达的使用方式通常是将传动轴与设备上需要传动的结构相连接,而部分设备上需要传动的结构位于较高位置,导致双向齿轮马达在安装时会处于悬空状态,并仅依赖与设备间的固定关系来保持稳定,极易产生与设备间共振导致结构受损率增加的问题,而额外增加支撑结构又存在安装流程繁琐、适应性低和拆装难度增加的问题。因此亟需双向齿轮马达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向齿轮马达来解决上述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向齿轮马达,包括双向齿轮马达本体,双向齿轮马达本体的传动轴向前,双向齿轮马达本体的外壳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框,两个导向框的对应面紧密套入有支撑柱,支撑柱远离双向齿轮马达本体的一面开设有槽且槽底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气垫,伸缩气垫远离双向齿轮马达本体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贴合板,贴合板的底面与支撑柱的底面贴合,向齿轮马达本体正面的上下两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对应面均固定连接有滑筒,两个滑筒的对应面均呈镂空状态且套入有受压板一,滑筒内部在两个受压板一背离一侧均套入有弹性气垫,弹性气垫远离受压板一的一面呈镂空状态且与滑筒内壁固定连接,弹性气垫靠近受压板一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受压板一的对应面均设置有受压板二,双向齿轮马达本体的传动轴外壁对应受压板二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推柱,两个固定板背离面对应弹性气垫的位置开设有两个孔,且两个孔内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相应位置的两个单向阀的输出端方位相反,具备由弹性气垫向外输出功能的单向阀插入连接有连通管一,支撑柱内部设置有与伸缩气垫连通的连通管二,连通管一远离单向阀的一端与连通管二固定连接且连通。
7.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背离面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筒,防尘筒位置与具备向弹性气垫内输出功能的单向阀对应。
8.优选的,所述受压板一远离固定板的一面剖切有滑槽,且滑槽内套入有滑轴,滑轴与相应位置的受压板二固定连接,受压板一和滑轴的中部均开设有槽且槽内设置有磁铁,相应位置的两个磁铁间存在磁力吸引作用。
9.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对应双向齿轮马达本体的一面开设有槽且槽内套入有限位块,伸缩气垫底面设有贯穿于支撑柱底面的凸起,且凸起与限位块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双向齿轮马达本体的外壳和导向框的四边均剖切有四分之一圆柱
槽,双向齿轮马达本体的外壳在两个导向框之间的位置铺设有轮齿,限位块对应双向齿轮马达本体的一面铺设有轮齿。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向齿轮马达,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双向齿轮马达,通过支撑柱的设置,随着双向齿轮马达本体的运转自动对伸缩气垫内不断的充气,进而延长贴合板来与支撑点接触,从而对双向齿轮马达本体产生支撑效果,提高双向齿轮马达本体悬空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因共振等因素导致双向齿轮马达本体故障率的增加,并利用支撑柱可移动其位置的效果,能够适配例如封闭箱体侧壁、设备外壁和操作台等各种不同位置的支撑点来实现支撑功能,提高了双向齿轮马达本体的使用方便性。
14.2、该双向齿轮马达,通过限位块的设置,限位块能够与双向齿轮马达本体外壳上的轮齿啮合,进而限制住支撑柱的位置,进一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保证贴合板与支撑点的对应位置关系,且限位块的形状能够适配于避让槽,当限位块对应避让槽时,通过调节支撑柱的角度能够让限位块在一定角度内与避让槽处的轮齿形成啮合关系,进而让贴合板能够对应一些支撑面呈倾斜设置的支撑点,进一步提高适应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筒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双向齿轮马达本体;2、导向框;3、支撑柱;4、伸缩气垫;5、贴合板;6、固定板;7、滑筒;8、弹性气垫;9、受压板一;10、受压板二;11、推柱;12、单向阀;13、连通管一;14、连通管二;15、限位块;16、避让槽;17、磁铁;18、滑轴;19、防尘筒。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5,双向齿轮马达,包括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传动轴向前,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外壳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前后分布的导向框2,两个导向框2的对应面紧密套入有呈t字型的支撑柱3,支撑柱3远离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一面开设有槽且槽底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气垫4,伸缩气垫4采用波纹管样式,伸缩气垫4远离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贴合板5,贴合板5的底面与支撑柱3的底面贴合,贴合板5远离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一面经过粗糙化处理,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正面的上下两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6的对应面均固定连接有滑筒7,两个滑筒7的对应面均呈镂空状态且套入有受压板一9,滑筒7内部在两个受压板一9背离一侧均套入有弹性气垫8,弹性
气垫8远离受压板一9的一面呈镂空状态且与滑筒7内壁固定连接,弹性气垫8靠近受压板一9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受压板一9的对应面均设置有受压板二10,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传动轴外壁对应受压板二1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分布的推柱11,两个固定板6背离面对应弹性气垫8的位置开设有两个孔,且两个孔内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2,相应位置的两个单向阀12的输出端方位相反,具备由弹性气垫8向外输出功能的单向阀12插入连接有连通管一13,支撑柱3内部设置有与伸缩气垫4连通的连通管二14,连通管一13远离单向阀12的一端与连通管二14固定连接且连通。
23.两个固定板6的背离面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筒19,防尘筒19的内壁镂空且外壁铺设有筛孔,防尘筒19位置与具备向弹性气垫8内输出功能的单向阀12对应。
24.受压板一9远离固定板6的一面剖切有横截面呈t字型的滑槽,且滑槽内套入有呈t字型的滑轴18,滑轴18与相应位置的受压板二10固定连接,受压板一9和滑轴18的中部均开设有槽且槽内设置有磁铁17,相应位置的两个磁铁17间存在磁力吸引作用。
25.支撑柱3对应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一面开设有槽且槽内套入有限位块15,伸缩气垫4底面设有贯穿于支撑柱3底面的凸起,且凸起与限位块15固定连接。
26.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外壳和导向框2的四边均剖切有四分之一圆柱槽,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外壳在两个导向框2之间的位置铺设有轮齿,限位块15呈半圆柱体底面中部剖切有平面的样式,限位块15对应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一面铺设有轮齿。
27.在使用时,首先滑动支撑柱3来将其与支撑点对应,在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运行过程中,推柱11随着转动与受压板二10对应时,受压板二10受到推柱11的推动而通过受压板一9对弹性气垫8进行挤压,弹性气垫8内的空气经过单向阀12的导向后,通过连通管一13和连通管二14注入到伸缩气垫4内,伸缩气垫4充气膨胀后伸展开来并推动贴合板5向支撑点靠近,推柱11随着转动脱离受压板二10时,弹性气垫8回弹推动受压板一9和受压板二10复位,并在回弹过程中通过另一侧的单向阀12将空气抽取到内部,随着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运转导致推柱11与受压板二10接触次数的增加,伸缩气垫4内的空气逐渐增加并推动贴合板5进一步伸展,直至贴合板5与支撑点接触,进而对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产生支撑效果,提高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悬空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因共振等因素导致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故障率的增加。
28.在贴合板5与支撑点接触而让弹性气垫8对伸缩气垫4的充气产生一定阻力后,推柱11与受压板二10接触时弹性气垫8的阻力增加了受压板二10与推柱11的摩擦力,将磁铁17间的磁力设置在该摩擦力之下时,推柱11的运转会推动受压板二10在受压板一9上滑动,从而在不挤压弹性气垫8的条件下让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的传动轴运转,在推柱11脱离受压板二10后通过两个磁铁17的磁力拉动受压板二10复位。
29.当贴合板5与支撑点接触时,伸缩气垫4内后续充入的空气会推动底端的凸起膨胀,凸起膨胀后推动限位块15从支撑柱3上伸出,并使得限位块15与双向齿轮马达本体1外壳上的轮齿啮合,进而限制住支撑柱3的位置,进一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保证贴合板5与支撑点的对应位置关系,且限位块15的形状能够适配于避让槽16,当限位块15对应避让槽16时,通过调节支撑柱3的角度能够让限位块15在一定角度内与避让槽16处的轮齿形成啮合关系,进而让贴合板5能够对应一些支撑面呈倾斜设置的支撑点,进一步提高适应性。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