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线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1103发布日期:2023-07-28 07:2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芯线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芯线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已知有加蔽线与多个芯线被包覆层覆盖的多芯电缆。一般而言,在将这样的多芯电缆的前端部的包覆层剥离后,分别对加蔽线与芯线进行处理。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从包覆层被剥离后的多芯电缆的末端拉出芯线与加蔽线,其后对加蔽线进行与芯线不同的处理的方法。根据专利文献1的公开内容,与芯线分离后,加蔽线被插通于热收缩管中而缠绕。其后,对加蔽线进一步实施其他防水处理。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086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例如上述那样的加蔽线与芯线的分离作业以往是通过手工作业进行的。若能够利用芯线分离装置自动地进行分离作业,则线处理的效率会提高。

3、本发明正是鉴于这一点所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多芯电缆的加蔽线与多个芯线分离的芯线分离装置。

4、(二)技术方案

5、本发明的芯线分离装置包括:保持装置,保持多芯电缆,所述多芯电缆包含分别从包覆层露出的加蔽线以及多个芯线;分离部件,将所述加蔽线与所述多个芯线分离;以及移动装置,使所述分离部件向与被所述保持装置保持的所述多芯电缆的轴线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所述分离部件具有在所述分离部件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时不钩挂于所述加蔽线而钩挂于所述多个芯线的钩挂部。

6、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在分离部件被移动装置移动时,多个芯线被钩挂于分离部件的钩挂部。多个芯线被钩挂于分离部件,并且分离部件进行移动,从而多个芯线被弯曲。另一方面,由于分离部件不钩挂于加蔽线,因此加蔽线不会被弯曲。其结果是,能够将多芯电缆的加蔽线与多个芯线分离。

7、所述钩挂部位于比被所述保持装置保持的所述多个芯线更靠所述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的位置。所述钩挂部在所述分离部件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时,从与所述多芯电缆的轴线方向以及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即正交方向看,以横穿所述多芯电缆的轴线的方式移动。

8、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分离部件在向移动方向移动时,从正交方向看,以横穿多芯电缆的轴线的方式移动。此时,钩挂部位于比多个芯线更靠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的位置。因此,通过使分离部件沿移动方向移动,能够将钩挂部钩挂于芯线。

9、所述钩挂部位于比被所述保持装置保持的所述多个芯线更靠所述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的位置,在所述分离部件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时,从所述移动方向看,与所述多个芯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与所述加蔽线隔开。

10、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钩挂部从移动方向看与多个芯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通过使分离部件沿移动方向移动,能够将钩挂部钩挂于芯线。此外,钩挂部从移动方向看与加蔽线隔开。因此,即使使分离部件沿移动方向移动,钩挂部也不会钩挂于加蔽线。

11、根据本发明的芯线分离装置的一优选方案,当将与所述多芯电缆的轴线方向以及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正交方向,将所述正交方向中的一方作为第一正交方向,在将所述正交方向中的另一方作为第二正交方向时,所述保持装置以所述多个芯线的一部分分别位于比所述加蔽线更靠所述第一正交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正交方向的位置的方式保持所述多芯电缆。所述钩挂部包括:第一钩挂部,位于比被所述保持装置保持的所述加蔽线更靠所述第一正交方向的位置;以及第二钩挂部,位于比被所述保持装置保持的所述加蔽线更靠所述第二正交方向的位置。

12、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能够使比加蔽线更靠第一正交方向配置的芯线和更靠第二正交方向配置的芯线分别被第一钩挂部和第二钩挂部钩挂。因此,能够高效地将多个芯线从加蔽线分离。

13、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分离部件还包括使所述第一钩挂部以及所述第二钩挂部向所述正交方向移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构成为能够使所述第一钩挂部比被所述保持装置保持的所述多个芯线更向所述第一正交方向退避,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二钩挂部比所述多个芯线更向所述第二正交方向退避。

14、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利用驱动部使第一钩挂部以及第二钩挂部沿正交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第一钩挂部以及第二钩挂部比芯线更向正交方向的外方退避。因此,为了将下一个多芯电缆的加蔽线与芯线分离而将分离部件返回原来的位置,此时,能够避免第一钩挂部以及第二钩挂部接触下一个多芯电缆的芯线以及加蔽线。

15、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分离部件还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设置在比所述第一钩挂部更靠所述第一正交方向的位置,以从所述正交方向看横穿被所述保持装置保持的所述多个芯线的方式延伸。所述第二臂设置在比所述第二钩挂部更靠所述第二正交方向的位置,以从所述正交方向看横穿被所述保持装置保持的所述多个芯线的方式延伸。

16、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第一臂与第二臂从正交方向的外方夹持芯线。因此,在使分离部件沿移动方向移动时,能够抑制芯线向正交方向的外方逃逸而不弯曲的不良情况。

17、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分离部件还包括使所述第一臂以及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正交方向移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构成为能够使所述第一臂以及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一方移动,并使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夹持所述多个芯线。

18、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通过利用驱动部使第一臂以及第二臂向正交方向的内方移动,能够使第一臂以及第二臂夹持芯线。由此,当分离部件移动时,芯线被第一臂以及第二臂捋动。因此,能够一边矫正芯线的皱痕一边分离芯线。

19、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分离部件包括位于比被所述保持装置保持的所述多个芯线更靠所述移动方向的位置的限制部。

20、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通过限制部,在使分离部件沿移动方向移动时限制多个芯线向移动方向逃逸。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芯线的分离。

21、根据本发明的芯线分离装置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加蔽线以及所述多个芯线在所述多芯电缆的前端部处从所述包覆层露出。所述移动方向是以越朝向所述多芯电缆的前端侧越远离所述多芯电缆的轴线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多芯电缆的轴线方向斜交的方向。

22、根据本技术发明人的见解,在用上述那样的芯线分离装置弯曲多个芯线的情况下,当使弯曲角度小于90度时,能够良好地弯曲。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多个芯线沿以越朝向多芯电缆的前端侧越远离多芯电缆的轴线的方式相对于多芯电缆的轴线方向斜交的方向弯曲。换言之,多个芯线从多芯电缆的轴线方向以小于90度的角度弯曲。因此,能够将多个芯线良好地弯曲。

23、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的一优选方案,所述钩挂部具有在所述分离部件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时与所述多个芯线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沿以越朝向所述多芯电缆的前端侧越远离所述多芯电缆的轴线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多芯电缆的轴线方向斜交的方向延伸。

24、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与芯线接触的接触面的伸长方向和分离部件的移动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小,接触面的伸长方向与分离部件的移动方向变得接近平行。因此,能够使多个芯线更顺畅地沿着接触面。其结果是,能够更顺畅地弯曲多个芯线。

25、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的一优选方案,在所述分离部件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时,所述钩挂部最先钩挂于所述多个芯线中的与所述包覆层的边界部。

26、根据上述芯线分离装置,作为芯线的根部的边界部最先被钩挂部钩挂,因此能够可更靠地将芯线的大致整体与加蔽线分离。另外,钩挂部最先钩挂于多个芯线中的与包覆层的边界部即可,其后可以继续钩挂于边界部,也可以向芯线的其他部位移动。

27、(三)有益效果

28、根据本发明的芯线分离装置,能够分离多芯电缆的加蔽线与多个芯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