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导体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209867发布日期:2022-05-31 11:1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导体安装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输送电缆系统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导体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输电线路大规模采用电缆输送,其中电缆接地箱是用于电力行业输送电缆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被广泛用于电力、铁路、城建、水利、轨道交通等工程的项目中,接地箱是用于放置接地线的,起保护接地线的作用,具体分为直接接地箱、保护接地箱、三相交叉互联接地箱、三相六线接地箱,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内部会设置导体安装机构由于连接电缆的端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交叉互联接地箱不具备对电缆端部进行便捷拆卸的功能,拆卸的过程中还需对铜排进行拆卸,然后才能对电缆进行拆卸安装,不仅影响功工人的工作效率,还会导致铜排中间结合不可靠,形成故障隐患;
4.2、现有的交叉互联接地箱不具备对内部导体进行除湿保养的功能,箱体内部的湿气过重不仅会影响导体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导体安装方法,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电缆端部进行便捷拆卸的功能,解决拆卸的过程中还需对铜排进行拆卸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箱体内部的湿气过重会影响导体使用寿命的问题,以达到可对导体进行除湿保养的效果。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基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导体安装方法,该基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导体安装方法包括导体安装方法和导体养护方法,所述导体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一、准备工作;
9.步骤二、导体安装;
10.步骤三、密封防水处理;
11.步骤四、性能测试。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还包括以下步骤:预先利用钻孔机在交叉互联接地箱将要安装的墙体上开设螺栓孔,然后将交叉互联接地箱通过底部的安装块配合螺栓和垫片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处,再将同轴电缆连接端多余的绝缘皮套修剪掉。
1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还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铜排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内腔中对应的导电座上,然后松动电缆夹块活动侧板右侧的固定螺栓,将电缆夹块活动侧板拆卸下,再将同轴电缆的端部穿过进线管道的内腔并插入电缆夹块固定侧板和电缆夹块活动侧板之间,随之将电缆夹块活动侧板活动
连接在电缆夹块固定侧板的右侧,最终将电缆夹块活动侧板右侧的螺栓紧固上,即完成对导体的安装工作。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烘干机工作,将烘干机的输出端对准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内腔,并持续对烘干机输出端的位置进行调节,完成对交叉互联接地箱内腔的组件进行烘干的处理,然后将交叉互联接地箱顶部所连接的密封盖配合密封环安装在交叉互联接地箱的顶部,再将热缩膜包覆在进线管道的外壁与电缆的外壁上,随之利用热风机对热缩膜进行加热,完成对电缆连接处的密封处理。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万用表来对交叉互联接地箱连接端的电阻进行测量,并与标准数值进行比对,检测其是否能正常工作。
1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体养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s1、保养组件的安装;
18.s2、保养组件的应用;
19.s3、保养组件的维护;
20.s4、保养组件的更换。
2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预先将空气湿度传感器安装在交叉互联接地箱内腔的右侧,空气湿度传感器用于对交叉互联接地箱内腔中的空气湿度进行监测,然后利用连接管道配合螺栓将养护工作箱密封连接在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左侧。
2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若交叉互联接地箱内腔中的空气湿度到达预设值,由空气湿度传感器监测到此信息,随之控制循环风机工作,带动交叉互联接地箱内腔中的空气由连接管道和右侧密封管通过除湿箱的内腔进行循环,空气途经除湿筒和除湿座内腔的过程中,通过硅胶干燥剂和吸水海绵对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吸收,即完成对交叉互联接地箱内腔中的组件进行除湿养护的功能,吸水海绵的内部开设弯折槽,弯折槽用于提升吸水海绵整体对空气的吸湿效果。
2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当硅胶干燥剂和吸水海绵的吸湿功能饱和时,控制步进电机工作,带动延伸支架旋转同时促使除湿箱旋转,并使除湿箱的两端与左侧密封管相连接,然后控制循环风机和电热丝的工作产生热风,热风产生的同时,通过纤维防尘网罩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热风随之吹向硅胶干燥剂和吸水海绵对其进行烘干处理,使其恢复吸湿功能。
2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当硅胶干燥剂和吸水海绵的吸湿效果到达使用年限后,将维护门板从养护工作箱的左侧拆卸下,然后将活动板从除湿箱的左侧拆卸下,随之将除湿座从固定环的顶部移动出,并使其脱离除湿箱的内腔,然后将新的吸水海绵通过拔插的方式替换至除湿座的内腔中,再然后将活动网板从除湿筒的内腔中拆卸下,并对硅胶干燥剂进行更换,由固定网板和活动网板的配合将新的硅胶干燥剂锁定在除湿筒的内腔中,最终对各个组件进行复位,即完成对吸湿组件的更换。
2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6.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导体安装方法,采用铜排本体、进线管道、电缆夹块固定侧板和电缆夹块活动侧板的结合,预先将铜排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
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内腔中对应的导电座上,随之松动电缆夹块活动侧板右侧的固定螺栓并将电缆夹块活动侧板拆卸下,然后把电缆端部穿过进线管道的内腔并插入电缆夹块固定侧板和电缆夹块活动侧板之间,最终将电缆夹块活动侧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电缆夹块固定侧板的右侧,即完成对导体的安装工作,此方式减免了对铜排本体拆卸的步骤,降低安装的繁琐程度,避免铜排本体中间结合不可靠进而形成故障隐患的问题,提升本机构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27.2、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导体安装方法,采用空气湿度传感器、循环风机、除湿筒、除湿座、硅胶干燥剂和吸水海绵的结合,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对交叉互联接地箱内腔的空气湿度进行监测,若交叉互联接地箱内腔的空气湿度到达预设值,随之自动控制循环风机工作,带动交叉互联接地箱内腔中的空气途经除湿筒和除湿座内腔进行循环,由硅胶干燥剂和吸水海绵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降低空气湿度,实现对交叉互联接地箱内腔中的组件进行除湿养护的功能,延长导体的使用寿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提升本机构的可靠性。
28.3、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导体安装方法,采用步进电机、延伸支架、除湿箱、循环风机、电热丝和硅胶干燥剂的结合,若硅胶干燥剂和吸水海绵的吸湿功能饱和,控制步进电机工作,通过延伸支架的设计带动除湿箱旋转,使除湿箱的两端与左侧密封管连通,然后控制循环风机和电热丝的工作产生热风,热风产生的同时,通过纤维防尘网罩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热风随之吹向硅胶干燥剂和吸水海绵对其进行烘干处理,使其恢复吸湿功能,实现自动对硅胶干燥剂和吸水海绵进行养护的功能,便于本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框图;
30.图2为本发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养护工作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除湿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除湿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交叉互联接地箱;2、铜排本体;3、进线管道;4、电缆夹块固定侧板;5、电缆夹块活动侧板;61、养护工作箱;62、维护门板;63、连接管道;64、密封管;65、步进电机;66、延伸支架;67、除湿箱;671、循环风机;672、电热丝;673、活动板;674、固定环;6741、除湿座;6742、吸水海绵;6743、弯折槽;6744、除湿筒;6745、活动网板;6746、固定网板;6747、硅胶干燥剂;68、纤维防尘网罩;69、空气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实施例1
38.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导体安装方法,该基于交叉互联接地箱的导体安装方法包括导体安装方法和导体养护方法,导体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步骤一、准备工作,具体为:预先利用钻孔机在交叉互联接地箱1将要安装的墙体上开设螺栓孔,然后将交叉互联接地箱1通过底部的安装块配合螺栓和垫片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处,再将同轴电缆连接端多余的绝缘皮套修剪掉;
40.步骤二、导体安装,具体为:首先将铜排本体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交叉互联接地箱1的内腔中对应的导电座上,然后松动电缆夹块活动侧板5右侧的固定螺栓,将电缆夹块活动侧板5拆卸下,再将同轴电缆的端部穿过进线管道3的内腔并插入电缆夹块固定侧板4和电缆夹块活动侧板5之间,随之将电缆夹块活动侧板5活动连接在电缆夹块固定侧板4的右侧,最终将电缆夹块活动侧板5右侧的螺栓紧固上,即完成对导体的安装工作,此方式减免了对铜排本体2拆卸的步骤,降低安装的繁琐程度,避免铜排本体2中间结合不可靠进而形成故障隐患的问题;
41.步骤三、密封防水处理,具体为:控制烘干机工作,将烘干机的输出端对准交叉互联接地箱1的内腔,并持续对烘干机输出端的位置进行调节,完成对交叉互联接地箱1内腔的组件进行烘干的处理,然后将交叉互联接地箱1顶部所连接的密封盖配合密封环安装在交叉互联接地箱1的顶部,再将热缩膜包覆在进线管道3的外壁与电缆的外壁上,随之利用热风机对热缩膜进行加热,完成对电缆连接处的密封处理;
42.步骤四、性能测试,具体为:利用万用表来对交叉互联接地箱1连接端的电阻进行测量,并与标准数值进行比对,检测其是否能正常工作。
43.实施例2
44.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导体养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s1、保养组件的安装,具体为:预先将空气湿度传感器69安装在交叉互联接地箱1内腔的右侧,空气湿度传感器69用于对交叉互联接地箱1内腔中的空气湿度进行监测,然后利用连接管道63配合螺栓将养护工作箱61密封连接在交叉互联接地箱1的左侧;
46.s2、保养组件的应用,具体为:若交叉互联接地箱1内腔中的空气湿度到达预设值,由空气湿度传感器69监测到此信息,随之控制循环风机671工作,带动交叉互联接地箱1内腔中的空气由连接管道63和右侧密封管64通过除湿箱67的内腔进行循环,空气途径除湿筒6744和除湿座6741内腔的过程中,通过硅胶干燥剂6747和吸水海绵6742对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吸收,即完成对交叉互联接地箱1内腔中的组件进行除湿养护的功能,实现对交叉互联接地箱1内腔中的组件进行除湿养护的功能,延长导体的使用寿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提升本机构的可靠性,吸水海绵6742的内部开设弯折槽6743,弯折槽6743用于提升吸水海绵6742整体对空气的吸湿效果;
47.s3、保养组件的维护,具体为:当硅胶干燥剂6747和吸水海绵6742的吸湿功能饱和时,控制步进电机65工作,带动延伸支架66旋转同时促使除湿箱67旋转,并使除湿箱67的两端与左侧密封管64相连接,然后控制循环风机671和电热丝672的工作产生热风,热风产生的同时,通过纤维防尘网罩68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热风随之吹向硅胶干燥剂6747和吸水海绵6742对其进行烘干处理,使其恢复吸湿功能,实现自动对硅胶干燥剂6747和吸水海绵6742进行养护的功能,便于工人的使用;
48.s4、保养组件的更换,具体为:当硅胶干燥剂6747和吸水海绵6742的吸湿效果到达使用年限后,将维护门板62从养护工作箱61的左侧拆卸下,然后将活动板673从除湿箱67的
左侧拆卸下,随之将除湿座6741从固定环674的顶部移动出,并使其脱离除湿箱67的内腔,然后将新的吸水海绵6742通过拔插的方式替换至除湿座6741的内腔中,再然后将活动网板6745从除湿筒6744的内腔中拆卸下,并对硅胶干燥剂6747进行更换,由固定网板6746和活动网板6745的配合将新的硅胶干燥剂6747锁定在除湿筒6744的内腔中,最终对各个组件进行复位,即完成对吸湿组件的更换,便于维护人员的后续更替工作。
49.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