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2750发布日期:2022-08-03 02: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包括前端硅芯管(1)和后端硅芯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硅芯管(1)和后端硅芯管(2)之间连接有防护套(3),所述防护套(3)的内侧设有内锁定组件(4),所述防护套(3)的两端均设有外锁紧组件(5),所述前端硅芯管(1)和后端硅芯管(2)的侧面均设有抗压辅助组件(6);所述内锁定组件(4)包括六个内弧形防护板(401)、六个内插板(402)、六个内压复位弹簧(403)、终端密封圈(404)和中端密封圈(405),所述六个内弧形防护板(401)的外侧均与一个内压复位弹簧(403)固定连接,所述内压复位弹簧(403)远离内弧形防护板(401)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套(3)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内插板(402)卡接于两个位于相邻位置的内弧形防护板(401)之间,所述终端密封圈(404)设有与防护套(3)的一端,所述终端密封圈(404)卡接于防护套(3)的内侧;所述外锁紧组件(5)包括若干个束位带(501)、陶瓷卡架(502)和内胶环(503),若干个所述束位带(501)均匀等距分布于陶瓷卡架(502)的一侧,所述内胶环(503)固定于陶瓷卡架(502)的内侧;所述抗压辅助组件(6)包括半环壳(601)、两个1/4环壳(602)和两个活动轴(603),所述半环壳(601)的两端均通过活动轴(603)与1/4环壳(602)活动连接,两个所述1/4环壳(602)相互靠近的一端配合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3)包括中心透明加厚胶管(301)和两个延伸塑料管(302),所述中心透明加厚胶管(30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延伸塑料管(30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内弧形防护板(401)之间互呈60
°
环形分布,六个所述内插板(402)之间互呈60
°
环形分布,且所述内插板(402)的厚度小于内插板(402)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板(402)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限位柱(4021),所述内弧形防护板(401)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4011),所述限位柱(4021)活动连接于限位槽(4011)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密封圈(404)和中端密封圈(405)均为连续褶皱型的胶体材质的环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3)的两端侧面均固定设有六个等距环形分布的垫片(303),所述束位带(501)的一端与垫片(303)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壳(601)和1/4环壳(602)的内部固定固定设有海绵垫(601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603)的内侧开设有螺孔(6031),位于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活动轴(603)上的螺孔(6031)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连轴杆(603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603)的内侧套接有扭矩弹簧(6033)。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1/4环壳(602)的一侧固定设有扣点(6021),另一个所述1/4环壳(602)的一侧开设有扣
槽(6022),所述扣点(6021)卡接于扣槽(6022)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包括前端硅芯管和后端硅芯管,前端硅芯管和后端硅芯管之间连接有防护套,防护套的内侧设有内锁定组件,防护套的两端均设有外锁紧组件,前端硅芯管和后端硅芯管的侧面均设有抗压辅助组件。该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保证了硅芯管对接后的稳定性,且有效避免了对接的硅芯管相互脱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形成对硅芯管外围较为连续的抗压保护,提高了硅芯管的抗压能力,且保证了硅芯管的实际功用。硅芯管的实际功用。硅芯管的实际功用。


技术研发人员:殷铄涵 孙丽华 盛明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诺贝尔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4
技术公布日:2022/8/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