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2750发布日期:2022-08-03 02:36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硅芯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


背景技术:

2.硅芯管是一种内壁带有硅胶质固体润滑剂的新型复合管道,密封性能好,耐化学腐蚀,工程造价低,广泛运用于高速公路,铁路等的光电缆通信网络系统。hdpe硅芯管是一种内壁带有硅胶质固体润滑剂的新型复合管道,简称硅管。由三台塑料挤出机同步挤压复合,主要原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芯层为摩擦系数最低的固体润滑剂硅胶质。广泛运用于光电缆通信网络系统。
3.但,在针对对传统的硅芯管在进行对接时具有一定的弊端:
4.1、传统的对接方法在对接后的牢固性不高,容易出现对接的硅芯管相互脱落的情况;
5.2、除对接处的硅芯管在使用容易承受外界的压力,从而影响硅芯管的实际功用。
6.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8.本发明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包括前端硅芯管和后端硅芯管,所述前端硅芯管和后端硅芯管之间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内侧设有内锁定组件,所述防护套的两端均设有外锁紧组件,所述前端硅芯管和后端硅芯管的侧面均设有抗压辅助组件;
9.所述内锁定组件包括六个内弧形防护板、六个内插板、六个内压复位弹簧、终端密封圈和中端密封圈,所述六个内弧形防护板的外侧均与一个内压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内压复位弹簧远离内弧形防护板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内插板卡接于两个位于相邻位置的内弧形防护板之间,所述终端密封圈设有与防护套的一端,所述终端密封圈卡接于防护套的内侧;
10.所述外锁紧组件包括若干个束位带、陶瓷卡架和内胶环,若干个所述束位带均匀等距分布于陶瓷卡架的一侧,所述内胶环固定于陶瓷卡架的内侧;
11.所述抗压辅助组件包括半环壳、两个1/4环壳和两个活动轴,所述半环壳的两端均通过活动轴与1/4环壳活动连接,两个所述1/4环壳相互靠近的一端配合卡接。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套包括中心透明加厚胶管和两个延伸塑料管,所述中心透明加厚胶管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延伸塑料管固定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六个所述内弧形防护板之间互呈60
°
环形分布,六个所述内插板之间互呈60
°
环形分布,且所述内插板的厚度小于内插板的厚度。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插板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限位柱,所述内弧形防护板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活动连接于限位槽的内部。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终端密封圈和中端密封圈均为连续褶皱型的胶体材质的环形结构。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套的两端侧面均固定设有六个等距环形分布的垫片,所述束位带的一端与垫片固定连接。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半环壳和1/4环壳的内部固定固定设有海绵垫。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轴的内侧开设有螺孔,位于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活动轴上的螺孔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连轴杆。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轴的内侧套接有扭矩弹簧。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1/4环壳的一侧固定设有扣点,另一个所述1/4环壳的一侧开设有扣槽,所述扣点卡接于扣槽的内部。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该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在进行硅芯管对接时,利用防护套对硅芯管的对接处进行保护,然后利用内锁定组件对对接处进行锁定,配合外锁紧组件对锁定的部分二次加固稳定,保证了硅芯管对接后的稳定性,且有效避免了对接的硅芯管相互脱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3.2、该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除对接处的硅芯管外侧包裹有抗压辅助组件,且多个抗压辅助组件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形成对硅芯管外围较为连续的抗压保护,提高了硅芯管的抗压能力,且保证了硅芯管的实际功用。
附图说明
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25.在附图中:
26.图1是本发明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的整体示意图;
27.图2是本发明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的外防护套和内锁定组件的示意图;
28.图3是本发明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的内锁定组件的示意图;
29.图4是本发明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的外防护套和外锁紧组件连接的示意图;
30.图5是本发明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的抗压辅助组件的示意图一;
31.图6是本发明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的抗压辅助组件的示意图二;
32.图7是本发明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的抗压辅助组件的示意图三。
33.图中:
34.1、前端硅芯管;
35.2、后端硅芯管;
36.3、外防护套;301、中心透明加厚胶管;302、延伸塑料管;303、垫片;
37.4、内锁定组件;401、内弧形防护板;4011、限位槽;402、内插板;4021、限位柱;403、内压复位弹簧;404、终端密封圈;405、中端密封圈;
38.5、外锁紧组件;501、束位带;502、陶瓷卡架;503、内胶环;
39.6、抗压辅助组件;601、半环壳;6011、海绵垫;602、1/4环壳;6021、扣点;6022、扣槽;603、活动轴;6031、螺孔;6032、连轴杆;6033、扭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1.实施例: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一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包括前端硅芯管1和后端硅芯管2,前端硅芯管1和后端硅芯管2之间连接有防护套3,防护套3的内侧设有内锁定组件4,防护套3的两端均设有外锁紧组件5,前端硅芯管1和后端硅芯管2的侧面均设有抗压辅助组件6;
42.内锁定组件4包括六个内弧形防护板401、六个内插板402、六个内压复位弹簧403、终端密封圈404和中端密封圈405,六个内弧形防护板401的外侧均与一个内压复位弹簧403固定连接,内压复位弹簧403远离内弧形防护板401的一端与防护套3的内侧固定连接,内插板402卡接于两个位于相邻位置的内弧形防护板401之间,终端密封圈404设有与防护套3的一端,终端密封圈404卡接于防护套3的内侧;
43.外锁紧组件5包括若干个束位带501、陶瓷卡架502和内胶环503,若干个束位带501均匀等距分布于陶瓷卡架502的一侧,内胶环503固定于陶瓷卡架502的内侧;
44.抗压辅助组件6包括半环壳601、两个1/4环壳602和两个活动轴603,半环壳601的两端均通过活动轴603与1/4环壳602活动连接,两个1/4环壳602相互靠近的一端配合卡接。
45.其中,防护套3包括中心透明加厚胶管301和两个延伸塑料管302,中心透明加厚胶管30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延伸塑料管302固定连接;
46.利用中心透明加厚胶管301可以观察对接后的硅芯管是否对齐,同时增加中心透明加厚胶管301了对对接处的保护能力和向内的挤压能力,避免出现硅芯管对接处出现脱离,利用延伸塑料管302进一步增加了防护套3对硅芯管的保护能力。
47.其中,六个内弧形防护板401之间互呈60
°
环形分布,六个内插板402之间互呈60
°
环形分布,且内插板402的厚度小于内插板402的厚度;
48.通过控制六个内弧形防护板401之间的分布形状和六个内插板402之间的互呈角度,可以使内弧形防护板401与内插板402均匀分布在防护套3的内部并与内部的硅芯管接触,从而形成对硅芯管的挤压固定。
49.其中,内插板402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限位柱4021,内弧形防护板401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4011,限位柱4021活动连接于限位槽4011的内部;
50.利用限位槽4011对限位柱4021进行束缚,在利用内压复位弹簧403对内弧形防护板401挤压时,内插板402可以同步向内弧形防护板401内滑动,保证内弧形防护板401与硅芯管之间的贴合,并使相邻位置的内弧形防护板401之间的角度相等,进而控制硅芯管处于防护套3的内部中心位置,提高了硅芯管对接后的稳定性。
51.其中,终端密封圈404和中端密封圈405均为连续褶皱型的胶体材质的环形结构;
52.通过控制终端密封圈404和中端密封圈405的形状,在内弧形防护板401向内压缩时,可以带动终端密封圈404和中端密封圈405同时变形,且与硅芯管贴紧,进一步保证了硅
芯管对接后的密封性。
53.其中,防护套3的两端侧面均固定设有六个等距环形分布的垫片303,束位带501的一端与垫片303固定连接;
54.利用束位带501可以对防护套3进行拉紧,避免对接处的结构移动,保证了对接后的稳定性。
55.其中,半环壳601和1/4环壳602的内部固定固定设有海绵垫6011;
56.利用海绵垫6011的内侧面与硅芯管进行直接接触,避免半环壳601和1/4环壳602与硅芯管之间出现过多的空隙,保证了抗压辅助组件6对硅芯管的束缚效果。
57.其中,活动轴603的内侧开设有螺孔6031,位于相邻位置的两个活动轴603上的螺孔6031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连轴杆6032;
58.通过连轴杆6032可以对多个抗压辅助组件6进行组合使用,提高了抗压辅助组件6的实用性。
59.其中,活动轴603的内侧套接有扭矩弹簧6033;
60.在活动轴603转动后,利用扭矩弹簧6033使活动轴603回复初始位置,从而保证抗压辅助组件6的硅芯管外侧的锁紧。
61.其中,其中一个1/4环壳602的一侧固定设有扣点6021,另一个1/4环壳602的一侧开设有扣槽6022,扣点6021卡接于扣槽6022的内部;
62.利用扣点6021和扣槽6022之间的配合卡接,可以实现在扭矩弹簧6033的作用下保证两个1/4环壳602之间的锁紧。
63.工作原理
64.在工作时,首先完成对前端硅芯管1和后端硅芯管2之间的对接,具体为:将前端硅芯管1和后端硅芯管2穿过中心透明加厚胶管301的两端的延伸塑料管302并在中心透明加厚胶管301的内侧中部对接,此时利用内压复位弹簧403对内弧形防护板401挤压时,内插板402同步向内弧形防护板401内滑动,保证内弧形防护板401与硅芯管之间的贴合,并使相邻位置的内弧形防护板401之间的角度相等,进而控制硅芯管处于防护套3的内部中心位置,提高了硅芯管对接后的稳定性,同时在内弧形防护板401向内压缩时,带动终端密封圈404和中端密封圈405同时变形,且与硅芯管贴紧,进一步保证了硅芯管对接后的密封性;
65.然后利用束位带501一端对防护套3进行拉紧,另一端固定在陶瓷卡架502上,陶瓷卡架502通过内胶环503固定于硅芯管的外侧,从而避免对接处的结构移动,进一步保证对接后的稳定性;
66.在硅芯管使用时,利用海绵垫6011的内侧面与硅芯管进行直接接触,避免半环壳601和1/4环壳602与硅芯管之间出现过多的空隙,同时半环壳601和1/4环壳602形成环形,且利用扣点6021和扣槽6022之间的配合卡接,且在扭矩弹簧6033的作用下保证两个1/4环壳602之间的锁紧,实现对硅芯管的抗压保护,且多个抗压辅助组件6可以通过连轴杆6032进行组合,提高了抗压辅助组件6的实用性;
67.这样即可完成装置的使用;
68.该种便于对接的电缆用抗压硅芯管,保证了硅芯管对接后的稳定性,且有效避免了对接的硅芯管相互脱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形成对硅芯管外围较为连续的抗压保护,提高了硅芯管的抗压能力,且保证了硅芯管的实际功用。
69.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7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7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