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74683发布日期:2022-08-02 22:5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控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需要更大规模的电力系统用于供电,用于发电的设备接入电力系统的比例急剧增加,如需要大量的风力发电器和光伏发电器等接入电力系统。光伏发电器的功率输出具有不稳定性,且电池的充电功率与负荷的实际耗电功率难以实时精准预测,无法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对于目前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目前对光伏发电器的功率控制采用的是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模式,并采用电池对系统功率进行调节,但是当电池的荷电量将近满电时,即将无法充电,由于此时系统中还存在盈余功率,电池无法充电调节,导致电池的充电调节能力急剧下降,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因此,为保证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需要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光伏发电器、电池和可调节负荷进行协调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以保证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具体方案如下:
7.一种新能源电力控制系统,包括:电网、光伏发电器、可调节负荷、母线、电力调节控制器和多个电池,其中,所述光伏发电器、所述可调节负荷、所述电网及各个电池均接于所述母线上,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器、所述可调节负荷及各个电池通信连接,所述电网通过所述母线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器、所述可调节负荷及各个电池进行电能交互;
8.所述光伏发电器,用于将其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模式下的输出功率以及在当前时刻下的发电功率,发送至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
9.每个所述电池,用于将所述电池与所述电网进行电能交互的额定交互功率,发送至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
10.所述可调节负荷,用于将所述可调节负荷的额定功率,以及所述可调节负荷在当前时刻下的耗电功率,发送至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
11.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发电功率与所述耗电功率的差值为系统动态功率,确定所述耗电功率与所述额定功率的差值为平移功率,并根据第一参数,确定各电池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基于各电池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并向所述光伏发电器发送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以供所述光伏发电器设置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向所述电池发送所述充电功率,
以供所述电池设置所述充电功率,向所述可调节负荷发送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以供所述可调节负荷设置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12.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每个电池的荷电状态、所述光伏发电器在当前时刻下的光伏输出功率和所述平移功率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13.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输出功率、所述系统动态功率、所述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和所述平移功率中的任意几种的组合。
14.可选的,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根据第一参数,确定各电池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的过程,包括:
15.当各电池的荷电量均低于预设荷电量阈值时,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确定电力控制的第一控制模式为所述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
16.当存在所述电池的荷电量不低于所述预设荷电量阈值,且所述光伏发电器在当前时刻下的光伏输出功率为所述输出功率时,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确定电力控制的第二控制模式为所述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
17.当存在所述电池的荷电量不低于所述预设荷电量阈值,且所述平移功率为0时,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确定电力控制的第三控制模式为所述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
18.可选的,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基于各电池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的过程,包括:
19.当各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利用下式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20][0021]
其中,p
pv
为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p
mppt
为所述输出功率,n为所述电力控制系统包含电池的总量,p
si
为每个电池的充电功率,p
ni
为所述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δp为所述系统动态功率,p
l
为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22]
可选的,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基于各电池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的过程,包括:
[0023]
当各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利用下式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24]
[0025]
其中,p
pv
为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p
mppt
为所述输出功率,n为所述电力控制系统包含电池的总量,p
si
为每个电池的充电功率,p
ni
为所述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δp为所述系统动态功率,p
l
为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δp
l
为所述平移功率。
[0026]
可选的,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基于各电池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的过程,包括:
[0027]
当各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时,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利用下式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28][0029]
其中,p
pv
为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p
mppt
为所述输出功率,n为所述电力控制系统包含电池的总量,p
si
为每个电池的充电功率,p
ni
为所述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δp为所述系统动态功率,p
l
为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k为预设的介于0和1之间的模式调节系数。
[0030]
一种新能源电力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力调节控制器,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与电力控制系统中的光伏发电器、可调节负荷和多个电池通信连接,所述光伏发电器、所述可调节负荷、所述电力控制系统中的电网及各个电池均接于所述电力控制系统中的母线上,所述电网通过所述母线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器、所述可调节负荷及各个电池进行电能交互,所述电力控制系统包括所述电网、所述光伏发电器、所述可调节负荷、所述母线和若干所述电池;
[0031]
该方法包括:
[0032]
获取所述光伏发电器在mppt模式下的输出功率,以及所述光伏发电器在当前时刻下的发电功率;
[0033]
获取所述可调节负荷的额定功率,以及所述可调节负荷在当前时刻下的耗电功率;
[0034]
确定所述发电功率的与所述耗电功率的差值为系统动态功率;
[0035]
确定所述耗电功率与所述额定功率的差值为平移功率;
[0036]
对于每个电池,获取所述电池与所述电网电能交互的额定交互功率;
[0037]
根据第一参数,确定各电池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所述第一参数为每个电池的荷电状态、所述光伏发电器在当前时刻下的光伏输出功率和所述平移功率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0038]
基于各电池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输出功率、所述系统动态功率、所述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和所述平移功率中的任意几种的组合;
[0039]
向所述光伏发电器发送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以供所述光伏发电器设置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
[0040]
向所述电池发送所述充电功率,以供所述电池设置所述充电功率;
[0041]
向所述可调节负荷发送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以供所述可调节负荷设置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42]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一参数,确定各电池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包括:
[0043]
当各电池的荷电量均低于预设荷电量阈值时,确定电力控制的第一控制模式为所述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
[0044]
当存在所述电池的荷电量不低于所述预设荷电量阈值,且所述光伏发电器在当前时刻下的光伏输出功率为所述输出功率时,确定电力控制的第二控制模式为所述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
[0045]
当存在所述电池的荷电量不低于所述预设荷电量阈值,且所述平移功率为0时,确定电力控制的第三控制模式为所述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
[0046]
可选的,基于各电池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包括:
[0047]
当各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利用下式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48][0049]
其中,p
pv
为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p
mppt
为所述输出功率,n为所述电力控制系统包含电池的总量,p
si
为每个电池的充电功率,p
ni
为所述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δp为所述系统动态功率,p
l
为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50]
可选的,基于各电池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包括:
[0051]
当各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利用下式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52][0053]
其中,p
pv
为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p
mppt
为所述输出功率,n为所述电力控制系统包含电池的总量,p
si
为每个电池的充电功率,p
ni
为所述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δp为所述系统动态功率,p
l
为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δp
l
为所述平移功率。
[0054]
可选的,基于各电池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包括:
[0055]
当各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时,利用下式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56][0057]
其中,p
pv
为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p
mppt
为所述输出功率,n为所述电力控制系统包含电池的总量,p
si
为每个电池的充电功率,p
ni
为所述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δp为所述系统动态功率,p
l
为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k为预设的介于0和1之间的模式调节系数。
[0058]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获取光伏发电器在mppt模式下的输出功率,以及光伏发电器在当前时刻下的发电功率,获取可调节负荷的额定功率,以及可调节负荷在当前时刻下的耗电功率,确定发电功率的与所述耗电功率的差值为系统动态功率,确定耗电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差值为平移功率,对于每个电池,获取电池与电网电能交互的额定交互功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各电池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所述第一参数为每个电池的荷电状态、光伏发电器在当前时刻下的光伏输出功率和平移功率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进一步的,基于各电池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所述第二参数为输出功率、系统动态功率、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和平移功率中的任意几种的组合,更进一步的,向光伏发电器发送目标光伏输出功率,以供光伏发电器设置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向电池发送所述充电功率,以供电池设置充电功率,向可调节负荷发送可调负荷调节功率,以供可调节负荷设置可调负荷调节功率。由此可见,通过分析电池的荷电状态采取不同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避免当电池荷电量将近满电时依然采用同一功率调节策略对电池、光伏发电器和可调节负荷进行电力调整,有效地避免了电池的充电调节能力下降,从而保证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59]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60]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新能源电力控制的一种系统架构图;
[0061]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新能源电力控制的一种可选信令流程;
[0062]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力调节控制器实现新能源电力控制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64]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新能源电力控制的一种可选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
[0065]
电网10、母线20、光伏发电器30、可调节负荷40、电力调节控制器60和多个电池50。其中,光伏发电器30、可调节负荷40、电网10和各个电池50均接于母线20上,电力调节控制器60分别与光伏发电器30、所述可调节负荷40及各个电池50通信连接,实现数据互通,电网10通过母线20分别与光伏发电器30、可调节负荷40及各个电池50进行电能交互。
[0066]
具体的,光伏发电器30,可以用于将光伏发电器30在mppt模式下的输出功率以及光伏发电器30在当前时刻下的发电功率,发送至电力调节控制器60。
[0067]
可调节负荷40,可以用于将可调节负荷40的额定功率,以及可调节负荷40在当前时刻下的耗电功率,发送至电力调节控制器60。
[0068]
每个电池50,可以用于将电池50与电网10进行电能交互的额定交互功率,发送至电力调节控制器60。
[0069]
电力调节控制器60,可以用于确定光伏发电器30在当前时刻下的发电功率,与可调节负荷40在当前时刻下的耗电功率的差值为系统动态功率,确定可调节负荷40在当前时刻下的耗电功率,与可调节负荷40的额定功率的差值为平移功率,并根据第一参数,确定各电池50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基于各电池50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并向光伏发电器30发送目标光伏输出功率,以供光伏发电器30设置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向电池50发送充电功率,以供电池50设置充电功率,向可调节负荷40发送可调负荷调节功率,以供可调节负荷40设置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70]
其中,第一参数为每个电池50的荷电状态、光伏发电器30在当前时刻下的光伏输出功率和平移功率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第二参数为输出功率、系统动态功率、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和平移功率中的任意几种的组合。
[0071]
可以理解的是,电力调节控制器60为新能源电力控制系统的功率控制决策中心,因此电力调节控制器60能够根据光伏发电器30、可调节负荷40及每个电池50的功率参数,确定光伏发电器30需采取的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可调节负荷40需采取的可调负荷调节功率,以及每个电池50需采取的充电功率并反馈。
[0072]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新能源电力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信令流程,参照图2,该流程可以包括:
[0073]
步骤s101、光伏发电器30确定其在mppt模式下的输出功率以及在当前时刻下的发电功率。
[0074]
具体的,光伏发电器30在mppt模式下的输出功率为光伏发电器30全额消纳能源出力,不存在弃光现象,因此在此模式下光伏发电器30为最大出力。
[0075]
步骤s102、光伏发电器30将输出功率和发电功率发送至电力调节控制器60。
[0076]
步骤s103、电池50确定其与电网10进行电能交互的额定交互功率。
[0077]
具体的,新能源电力控制系统中包含多个电池50,每个电池50在电力控制系统中拓扑结构的位置不同,因此每个电池50与电网10进行电能交互的额定交互功率也不同。
[0078]
步骤s104、电池50将额定交互功率发送至电力调节控制器60。
[0079]
步骤s105、可调节负荷40确定其额定功率,以及其在当前时刻下的耗电功率。
[0080]
可以理解的是,可调节负荷40的耗电功率可调,且可以根据耗电事件采取与之对应的耗电功率,由于可调节负荷40的额定功率固定,因此可调节负荷40在当前时刻下的耗电功率可以与额定功率不同。
[0081]
步骤s106、可调节负荷40将额定功率和耗电功率发送至电力调节控制器60。
[0082]
步骤s107、电力调节控制器60确定发电功率与耗电功率的差值为系统动态功率。
[0083]
具体的,将光伏发电器30在当前时刻下的发电功率,减去可调节负荷40在当前时刻下的耗电功率,所得到的功率为当前时刻下新能源电力控制系统的剩余功率,可以被储电功能的设备(如电池50)积储下来。
[0084]
步骤s108、电力调节控制器60确定耗电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差值为平移功率。
[0085]
步骤s109、电力调节控制器60根据第一参数,确定各电池50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
[0086]
其中,第一参数可以为每个电池50的荷电状态、光伏发电器30在当前时刻下的光伏输出功率和平移功率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0087]
具体的,根据第一参数所确定的各电池50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有如下三种情况:
[0088]
第一种、当各电池50的荷电量低于预设荷电量阈值时,确定电力控制的第一控制模式为电池50的协调控制模式。
[0089]
具体的,预设荷电量阈值可以表示电池的充电调节能力不被破坏的最低荷电量,此时对于各电池50采取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可以为第一控制模式,第一控制模式可以表示所有电池50可以进行高质量充电。
[0090]
第二种、当存在电池50的荷电量不低于预设荷电量阈值,且光伏发电器30在当前时刻下的光伏输出功率为输出功率时,确定电力控制的第二控制模式为电池50的协调控制模式。
[0091]
具体的,当系统中存在电池50的荷电量不低于预设荷电量阈值时,具有被破坏充电调节能力的可能性,且光伏发电器30当前以全额消纳能源进行出力,那么此时可以采用第二控制模式进行电力控制,第二控制模式可以表示所有电池50充电放缓且可调节负荷40增加电量分担。
[0092]
第三种、当存在电池50的荷电量不低于预设荷电量阈值,且平移功率为0时,确定电力控制的第三控制模式为电池50的协调控制模式。
[0093]
具体的,当系统中存在电池50的荷电量不低于预设荷电量阈值时,具有被破坏充电调节能力的可能性,且可调节负荷40维持当前的额定功率,那么此时可以采用第三控制模式进行电力控制,第三控制模式可以表示所有电池50充电放缓且光伏发电器30不再以全额消纳能源进行出力。
[0094]
步骤s110、电力调节控制器60基于各电池50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95]
具体的,电力调节控制器60可以基于不同的协调控制模式对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进行确定,如以下三种情况:
[0096]
1)当各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利用下式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97][0098]
其中,p
pv
为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p
mppt
为所述输出功率,n为所述电力控制系统包含电池的总量,p
si
为每个电池的充电功率,p
ni
为所述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δp为所述系统动态功率,p
l
为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099]
2)当各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利用下式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100][0101]
其中,p
pv
为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p
mppt
为所述输出功率,n为所述电力控制系统包含电池的总量,p
si
为每个电池的充电功率,p
ni
为所述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δp为所述系统动态功率,p
l
为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δp
l
为所述平移功率。
[0102]
当各电池的协调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时,所述电力调节控制器利用下式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103][0104]
其中,p
pv
为所述目标光伏输出功率,p
mppt
为所述输出功率,n为所述电力控制系统包含电池的总量,p
si
为每个电池的充电功率,p
ni
为所述电池的额定交互功率,δp为所述系统动态功率,p
l
为所述可调负荷调节功率,k为预设的介于0和1之间的模式调节系数。
[0105]
步骤s111、电力调节控制器60向光伏发电器30发送目标光伏输出功率。
[0106]
步骤s112、光伏发电器30设置目标光伏输出功率。
[0107]
步骤s113、电力调节控制器60向电池50发送充电功率。
[0108]
步骤s114、电池50设置充电功率。
[0109]
步骤s115、电力调节控制器60向可调节负荷40发送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110]
步骤s116、可调节负荷40设置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111]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电力控制方法,通过光伏发电器30、每个电池50和可调节负荷40的功率参数,综合分析电池50的荷电状态、光伏发电器30当前的光伏输出功率以及平移功率,采取不同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避免当电池荷电量将近满电时依然采用同一功率调节策略对电池、光伏发电器和可调节负荷进行电力调整,有效地避免了电池的充电调节能力下降,从而保证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
[0112]
接下来,本技术实施例从电力调节控制器60的角度,对新能源电力控制方案做进一步介绍。
[0113]
结合图3所述,本技术的新能源电力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114]
步骤s201、获取光伏发电器30在mppt模式下的输出功率,以及光伏发电器30在当前时刻下的发电功率。
[0115]
具体的,电力调节控制器60的获取过程可以是,由光伏发电器30确定其在mppt模式下的输出功率,以及在当前时刻下的发电功率并发送得到的。
[0116]
步骤s202、获取可调节负荷40的额定功率,以及可调节负荷40在当前时刻下的耗电功率。
[0117]
具体的,电力调节控制器60的获取过程可以是,由可调节负荷40确定其额定功率,以及在当前时刻下的耗电功率并发送得到的。
[0118]
步骤s203、确定发电功率的与耗电功率的差值为系统动态功率。
[0119]
步骤s204、确定耗电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差值为平移功率。
[0120]
上述步骤s203-s204与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08-s109一一对应,详细参照前述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0121]
步骤s205、对于每个电池,获取电池50与电网10电能交互的额定交互功率。
[0122]
具体的,电力调节控制器60的获取过程可以是,由每个电池50确定其与电网10电能交互的额定交互功率并发送得到的。
[0123]
步骤s206、根据第一参数,确定各电池50的电力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式。
[0124]
步骤s207、基于各电池50对应的协调控制模式,根据第二参数,确定目标光伏输出功率、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125]
上述步骤s206-s207与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09-s110一一对应,详细参照前述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0126]
步骤s208、向光伏发电器30发送目标光伏输出功率。
[0127]
具体的,向光伏发电器30发送目标光伏输出功率,以供光伏发电器30设置目标光伏输出功率
[0128]
步骤s209、向电池50发送充电功率。
[0129]
具体的,向电池50发送充电功率,以供电池设置充电功率。对于每一电池50可以设置与之对应的充电功率。
[0130]
步骤s210、向可调节负荷40发送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131]
具体的,向可调节负荷40发送可调负荷调节功率,以供可调节负荷40设置可调负荷调节功率。
[0132]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电力控制方法,通过分析电池50的荷电状态、光伏发电器30当前的光伏输出功率以及平移功率,得出三种协调控制模式,并依据不同的协调控制模式确定光伏发电器30的目标光伏输出功率、每一电池50的充电功率以及可调节负荷40的可调负荷调节功率,有效地避免了电池的充电调节能力下降,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
[0133]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134]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且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3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