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及其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65289发布日期:2022-08-17 08: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的配电箱,包括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钢杆(2),所述钢杆(2)背面的上端和下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钢杆(2)背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且第二连接杆(5)位于第一连接杆(3)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底部贯穿第二连接杆(5)的内腔,且与第二连接杆(5)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钢杆(2)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卡块(7),所述卡块(7)的一侧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杆(3)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4)、第一连接杆(3)和活动板(6)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吸热板(8),上端所述第一吸热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吸热框(9),所述第一吸热框(9)的底部贯穿第一吸热板(8)并与第一吸热板(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热框(9)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软管(10),所述安装框架(1)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框架(11),所述散热框架(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水框架(12),所述储水框架(12)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13),所述散热框架(1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热板(14),上端所述第二吸热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热框(15),所述第二吸热框(15)的底部贯穿至下端所述第二吸热板(14)的底部,所述安装框架(1)的底部和右侧均开设有通风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热框(15)的顶部连通有第二软管(16),所述第二吸热板(1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热杆(17),所述吸热杆(17)的底部贯穿第二吸热板(14)并与散热框架(1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热框(15)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导管(18),所述第一导管(18)的底部贯穿至储水框架(12)的内腔,且与储水框架(12)的内腔连通,所述储水框架(12)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导管(19),所述第二导管(19)远离储水框架(12)的一端贯穿至安装框架(1)的内腔,且与下端所述第一吸热框(9)的底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20),所述活动槽(20)的内腔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1),两个所述活动杆(21)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所述第二挡板(2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挡板(22)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活动块(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2)的正面开设有滑槽(25),所述活动块(24)的一侧贯穿滑槽(25)并延伸至第一挡板(22)的外部,所述第一挡板(22)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6),两个所述支撑板(26)相对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螺纹棒(27),所述螺纹棒(27)的一端贯穿活动块(24)并与活动块(24)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21)的后端贯穿活动槽(20)并螺纹连接有螺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架(11)的左侧和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连通槽,所述散热框架(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8),所述散热框架(11)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29),所述安装框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框架(3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框架(3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本体(31),所述第一软管(10)远离第一吸热框(9)的一端贯穿至动力框架(30)的内腔,且与水泵本体(3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软管(16)远离第二吸热框(15)的一端贯穿至动力框架(30)的内腔,且与水泵本体(31)的出水口连通,所
述动力框架(30)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水板(32),所述安装框架(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33),所述储水框架(12)的内腔设置有液位传感器(40)。7.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箱,还包括plc处理器(34)、第一温度传感器(35)、第二温度传感器(36)、湿度传感器(37)、电流电压传感器(38)、粉尘浓度传感器(39)、液位传感器(40)、报警单元(41)、远程连接模块(42)和显示端(4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5)的输出端与plc处理器(3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6)的输出端与plc处理器(3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37)的输出端与plc处理器(3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电压传感器(38)的输出端与plc处理器(3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39)的输出端与plc处理器(3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40)的输出端与plc处理器(3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处理器(34)的输出端与第一风扇(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处理器(34)的输出端与第二风扇(3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杆(2)正面的上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35)固定,所述钢杆(2)正面下下端与湿度传感器(3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热板(14)的一侧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6)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架(11)内腔的右侧与粉尘浓度传感器(39)固定连接,所述钢杆(2)的正面与电流电压传感器(38)固定连接,所述报警单元(41)与动力框架(30)的正面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处理器(34)的输出端与报警单元(4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远程连接模块(42)与plc处理器(34)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显示端(43)与远程连接模块(42)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单元(41)包括警报灯,所述远程连接模块(42)包括连接电缆和光纤线,所述显示端(43)包括显示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6)的型号为jasun-pdii-535,所述电流电压传感器(38)的型号为csnp661,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39)的型号为rs458,所述液位传感器(40)的型号为hm21,所述湿度传感器(37)的型号为sht2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箱监控防护系统及其配电箱,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钢杆,所述钢杆背面的上端和下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本发明通过设置安装框架、钢杆、第一连接杆、连接板、第二连接杆、活动板、卡块、第一吸热板、第一吸热框、第一软管、散热框架、储水框架、第一风扇、第二吸热板和第二吸热框,第一连接杆可以配合卡块带动连接板、第一吸热板、第一吸热框和活动板在第二连接杆的内腔位移,解决了由于缺少吸热装置,对装置内腔进行较好的散热,导致配电箱内温度较高,继而导致配电箱内腔的装置处于高温状态,影响了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缺少专用的监测装置对装置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测的问题。监测装置对装置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测的问题。监测装置对装置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测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作霖 陈奕秋 郑秀丽 喻荣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国网南自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2/8/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