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9450发布日期:2023-01-14 12:45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说明书涉及光伏发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2.太阳能电池又叫做“光电池”或“光伏组件”,它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半导体薄片。光伏组件由电池片、光伏玻璃、eva薄膜和光伏背板等组建成。大多数光伏组件都为黑色底色的平板件,也有一些光伏组件可以印刷图案,但是一般uv油墨印刷的图案,在光伏组件上为平面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包括:
5.光伏板,上述光伏板设置有多个光伏器件,上述光伏器件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6.光感光栅层,上述光感层设置于上述光伏板的第一表面,上述光感光栅层用于改变光线的折射角度以形成立体背景;
7.第一图案层,上述第一图案层设置于上述光伏板的第二表面,上述图案层用于呈现第一目标图案,上述第一目标图案是通过光感光栅层可以观察到的立体的目标图案;
8.底色层,上述底色层设置于上述第一图案层的外表面,用于为上述第一目标图案提供背景色。
9.可选的,上述光感光栅层设置于上述光板的第一表面的非图案区域,上述第一图案层设置于上述光伏板第二表面的图案区域,上述图案区域为第一目标图案对应的区域,上述非图案区域与上述图案区域无重叠区域。
10.可选的,上述光感光栅层为预设厚度的透明光油点以第一预设间隔规则排列。
11.可选的,上述预设厚度为0.8~1.2mm;
12.和/或,
13.上述第一预设间隔为0.8~1.2mm。
14.可选的,上述第一图案层的非图案区域设置有格栅线,上述格栅线用于形成立体背景。
15.可选的,上述格栅线的格栅线宽度与格栅线厚度相等。
16.可选的,上述第一图案层的厚度为0.01~0.05mm;
17.和/或,
18.上述底色层的厚度为0.01~0.05mm。
19.可选的,上述光伏板的厚度为5~20mm。
20.可选的,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
21.第二图案层,上述第二图案层设置于上述底色层的外表面,用于呈现第二目标图案。
22.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图案和上述第二目标图案相对于光伏板呈镜像对称。
23.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上述光伏板设置有多个光伏器件,上述光伏器件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光感光栅层,上述光感层设置于上述光伏板的第一表面,上述光感光栅层用于改变光线的折射角度以形成立体背景;第一图案层,上述第一图案层设置于上述光伏板的第二表面,上述图案层用于呈现第一目标图案,上述第一目标图案是通过光感光栅层可以观察到的立体的目标图案;底色层,上述底色层设置于上述第一图案层的外表面,用于为上述第一目标图案提供背景色。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光伏板、光感光栅层、第一图案层和底色层的光伏组件,不仅可以通过光伏组件实现太阳能发电,还可以通过设置个性化的目标图案,实现展示立体图案的目的,光伏组件的立体效果层次明显,增加了感官效果,增加了彩色光伏组件的触感,使画面更生动,丰富了彩色光伏组件的应用场景。同时,通过透明光油点对阳光进行折射,有效降低能耗衰减,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的能量增大产电效能。
附图说明
24.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说明书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光伏组件正面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光伏组件正面示意图;
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光伏组件目标图案效果示意图;
30.图1-图4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31.100光伏板,200光感光栅层,300第一图案层,400底色层;500第二图案层;2001透明光油点;3001第一目标图案;3002格栅线。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光伏板100、光感光栅层200、第一图案层300和底色层400的光伏组件,不仅可以通过光伏组件实现太阳能发电,还可以通过设置个性化的目标图案,实现展示立体图案的目的,光伏组件的立体效果层次明显,增加了感官效果,增加了彩色光伏组件的触感,使画面更生动,丰富了彩色光伏组件的应用场景。同时,通过透明光油点2001对阳光进行折射,有效降低能耗衰减,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的能量增大产电效能。
33.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
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4.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100~400。
35.光伏板100,上述光伏板100设置有多个光伏器件,上述光伏器件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36.光感光栅层200,上述光感层设置于上述光伏板100的第一表面,上述光感光栅层200用于改变光线的折射角度以形成立体背景;
37.第一图案层300,上述第一图案层300设置于上述光伏板100的第二表面,上述图案层用于呈现第一目标图案3001,上述第一目标图案3001是通过光感光栅层200可以观察到的立体的目标图案;
38.底色层400,上述底色层400设置于上述第一图案层300的外表面,用于为上述第一目标图案3001提供背景色。
39.示例性的,光伏板100设置有多个光伏器件,光伏器件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光伏板100上还可以设置有电路和其他辅助器件或传感器,本技术不做赘述。光伏板100的表面用于接收光能,通过光伏器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路和储能器件将电能存储起来。在光伏板100的两个表面,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设置有光感光栅层200和第一图案层300,光感光栅层200上设置有透明光油点2001以使阳光照射到透明光油点2001上改变阳光的折射角度,形成立体背景,使人眼产生立体感观,通过光感光栅层200观察在第一图案层300上的目标图案,可以呈现出立体的目标图案的效果,而在第一图案层300外还设置有底色层400为目标图案提供背景颜色,以凸显目标图案的立体效果。
40.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光伏板100、光感光栅层200、第一图案层300和底色层400的光伏组件,不仅可以通过光伏组件实现太阳能发电,还可以通过设置个性化的目标图案,实现展示立体图案的目的,可以用于商业宣传,例如:公交站牌,建筑物外立面装饰等方面。本技术提出的光伏组件有效克服了光伏组件颜色一致沉闷死板的缺点,光伏组件的立体效果层次明显,增加了感官效果,增加了彩色光伏组件的触感,使画面更生动,丰富了彩色光伏组件的应用场景。同时,通过透明光油点2001对阳光进行折射,有效降低能耗衰减,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的能量增大产电效能。
41.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光伏板100、光感光栅层200、第一图案层300和底色层400的光伏组件,不仅可以通过光伏组件实现太阳能发电,还可以通过设置个性化的目标图案,实现展示立体图案的目的,光伏组件的立体效果层次明显,增加了感官效果,增加了彩色光伏组件的触感,使画面更生动,丰富了彩色光伏组件的应用场景。同时,通过透明光油点2001对阳光进行折射,有效降低能耗衰减,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的能量增大产电效能。
42.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光感光栅层200设置于上述光板的第一表面的非图案区域,上述第一图案层300设置于上述光伏板100第二表面的图案区域,上述图案区域为第一目标图
案3001对应的区域,上述非图案区域与上述图案区域无重叠区域。
43.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图中的目标图案为五角星,五角星对应的区域为图案区域,光伏组件中除了五角星的区域对应为非图案区域,图案区域与非图案区域无重叠。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均对应有图案区域和非图案区域,即目标图案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为图案区域,其余的区域为非图案区域。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光伏组件,在光伏板100的第一表面的非图案区域设置光感光栅层200折射阳光形成立体背景,而在光伏板100的第第一表面的图案区域则不设置光感光栅层200,以免对照入目标图案的光线产生折射,从而影响目标图案的成像效果,通过立体背景和平面的目标图案进行组合则可以形成立体目标图像的效果。
44.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通过在第一表面的非图案区域设置光感光栅层200形成立体背景,在第一表面图案区域不设置光感光栅层200,通过立体背景和平面的目标图案进行组合则可以形成立体目标图像的效果,从而使光伏组件不仅能够实现发电的功能,并能够提供一种立体图案的效果。
45.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光感光栅层200为预设厚度的透明光油点2001以第一预设间隔规则排列。
46.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光感光栅层200为预设厚度的透明光油点2001形成的凸起部,凸起部之间可以设置为固定间隔距离,可以保证凸起部之间不会互相遮挡,避免凸起部之间距离太近,影响光线反射的效果,同时保证固定间隔距离可以保证光伏组件在不同的区域上的光线入射量呈规律性分布,可以避免部分区域光线能量光线过强造成光能浪费,而部分区域光线能量不足不能充分利用光伏组件进行发电。同时,通过保证透明凸起部有相同的间隔距离,使不同区域的光线入射量呈规律性分布可以保证不同区域光伏组件的工作的状态尽可能保证一致,也可以保证光伏组件不同区域的使用寿命尽可能一致,便于后期维修与维护。此外还保证固定的间隔距离可以使非图案区域的折射效果相同,呈现出有规律的立体背景,从而生成的立体图案效果更佳。需要说明的是,透明光油点2001可以是如图中的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三角形等其他规则的形状的光油点。
47.进一步地,可以采用uv固化型光油即紫外光固化油墨,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从而形成透明的光油点。利用不同紫外光谱可产生不同能量,将不同油墨连结料中的单体聚合成聚合物,所形成的uv油墨的色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和化学性。uv油墨不需要溶剂,干燥速度快,耗能少;光泽好,色彩鲜明;耐水、耐溶剂、耐磨性能好。uv油墨中光引发剂是一种易受光刺激的化合物在吸收光照后激发成自山基,能量转移给感光性分子或光交联剂,使uv墨发生光固化反应。并且uv墨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油墨技术,其污染物排放基本为0。除了不含溶剂,uv墨还有不易糊板,网点清晰,墨色鲜艳光亮,耐化学性能有益,用量省等优点,因此可以大规模地应用于光伏组件打印透明光油点2001。
48.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通过保证凸起部之间的有相同的固定间隔距离,避免凸起部之间互相遮挡,影响光伏玻璃的折射光线的效果,同时可以保证光伏玻璃不同区域的入射光强度尽可能保证一致,平衡光伏组件的发电效能,均衡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此外还保证固定的间隔距离可以使非图案区域的折射效果相同,呈现出有规律的立体背景,从而生成的立体图案效果更佳。
49.在一些示例中,上述预设厚度为0.8~1.2mm;
50.和/或,
51.上述第一预设间隔为0.8~1.2mm。
52.示例性的,光油点的厚度和第一预设间隔可以取相同,可以设置为0.8~1.2mm,这样的厚度可以对光线进行有效的折射形成立体背景,同时不至于过厚影响阳光的透过率,从而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能。
53.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第一图案层300的非图案区域设置有格栅线3002,上述格栅线3002用于形成立体背景。
54.示例性的,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一款背包的第一图案层300的着色方案图,图5为图4对应的印制在光伏组件中的立体效果图,通过在第一图案层300的非图案区域可以设置栅格线,利用格柵线排列,作为立体的背景,而背包为主要呈现目标图案,格柵线经设计,为斜线密布排列,立体效果更为明显。
55.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格栅线3002的格栅线3002宽度与格栅线3002厚度相等。
56.示例性的,格栅线3002的宽度与厚度相等,以厚度7mm为例,则排布宽度为7mm,厚度10mm,则排布为宽度为10mm,将宽度和厚度相等设置对光线的折射效果更加,立体背景的效果更为明显。
57.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第一图案层300的厚度为0.01~0.05mm;
58.和/或,
59.上述底色层400的厚度为0.01~0.05mm。
60.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光伏板100的厚度为5~20mm。
61.示例性的,将光伏板100的厚度设置为5~20mm对光线的折射效果更佳,目标图案的立体效果更为明显,并且5~20mm的厚度不至于对阳光能量做大幅度地衰减,从而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62.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
63.第二图案层500,上述第二图案层500设置于上述底色层400的外表面,用于呈现第二目标图案。
64.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除了设置光伏板100、光感光栅层200、第一图案层300和底色层400外,还可以在底色层400的外表面设置第二图案层500,在第二图案层500可以绘制第二目标图案,从而在光伏组件的两个外立面都可以观察到图案,通过光感光栅层200观察到的第一目标图案3001为立体目标图案,在光感光栅层200相反面观察到的第二目标图案为平面目标图案,从而提升了光伏组件的艺术效果。
65.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第一目标图案3001和上述第二目标图案相对于光伏板100呈镜像对称。
66.示例性的,可以利用3d(kea)软件编辑画面,将画面做成前后两幅,即呈镜面对称的两个目标图案,分别为第一目标图案3001和第二目标图案,这样在通过光感光栅层200观察到的第一目标图案3001为立体目标图案,在光感光栅层200相反面观察到的第二目标图案为平面目标图案,两个目标图案内容相同,关于光伏板100呈镜像对称,可以产生透视的效果。
6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
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68.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6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说明书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说明书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说明书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