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防水牵引头与电缆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43259发布日期:2023-03-29 02:4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防水牵引头与电缆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防水牵引头与电缆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在高压及超高压电缆的敷设施工中,需要在电缆一端安装牵引头,通过拉动牵引头去拉动电缆,如何有效防止电缆在地沟敷设中进水是所有生产厂家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往,虽然采取了封头,焊接等方式对牵引头与电缆进行密封,但在实际敷设过程中,由于电缆沟的弯曲不规则,经常会造成电缆牵引头焊缝被拉挤破裂,当沟内有水时,则就会造成电缆内进水问题。
3.公告号为:cn10203515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防水牵引头及其安装方法,所述电缆包括波纹护套管、绝缘层、电缆缆芯,所述电缆缆芯从所述绝缘层内伸出,该防水牵引头包括内衬压盖、牵引套管、牵引帽、外护管,所述内衬压盖为盆状,所述内衬压盖包住所述波纹护套管开口侧,所述牵引套管一端设有一个盲孔,所述牵引套管包住所述电缆缆芯的伸出端,所述牵引套管与所述牵引帽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护管一端与所述内衬压盖的外缘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牵引帽的外缘固定。上述电缆防水牵引头对电缆牵引头进行二次焊封,使得该牵引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外层焊封处拉挤破裂后造成电缆进水。
4.虽然上述电缆防水牵引头进行了二次焊封,但只是多增加了一次焊封,在电缆弯曲扭动的过程中,两个焊缝处都有可能出现破裂的现象,造成电缆进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电缆不易进水,提高牵引头与电缆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防水牵引头与电缆的连接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防水牵引头与电缆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缆防水牵引头与电缆的连接结构,包括电缆、牵引体和牵引帽,所述电缆包括缆芯、包裹在缆芯上的外套层和设置在外套层外的铝波纹护套,所述牵引体和牵引帽螺纹连接,所述牵引体上设有供缆芯插入的第一插槽,所述牵引体上设有供外套层和铝波纹护套插入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相互连通,所述铝波纹护套与第二插槽的内壁进行焊接,所述牵引头设有与第二插槽相互连通的注射孔和排气孔,所述牵引体相对于注射孔和排气孔处均设有堵头,通过注射孔往第二插槽内注射填充有密封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的铝波纹护套与牵引头进行焊接后,两者会形成密封结构,然后再通过注射孔往第二插槽内填充密封胶,在填充的过程中,第二插槽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气孔进行排出,直至第二插槽内填充满密封胶,这样后续通过防水牵引头在拉动电缆的过程中,即使焊缝处出现破裂的现象,外界的水也不易进入到电缆内,使电缆不易受到破坏。
8.可选的,所述第二插槽内设有连接管,所述外套层位于连接管内,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设有挡圈,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滑移连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与挡圈之间设有密封
圈,所述移动环设置在靠近第二插槽底壁的一侧,所述移动环远离密封圈的一端设有若干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自由端穿过牵引体,且其自由端抵顶在牵引帽的端部上,所述密封圈受挡圈和移动环挤压变形后,其内侧与外套层贴紧形成密封配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牵引帽与牵引体在组装的时候,牵引帽的端部会抵顶到延伸杆上,在牵引帽与牵引体旋紧的过程中,牵引帽会推动延伸杆移动,同时带动移动环移动,通过移动环和挡圈去挤压密封圈,使得密封圈受挤压变形后,密封圈的内壁可以贴紧在外套层的外壁上,从而两者形成密封配合,一方面,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密封胶不易与缆芯接触,使缆芯不易受到干扰,另外一方面,可以使牵引体与外套层也可以得到固定,这样在拖动电缆的过程中,外套层、缆芯和铝波纹护套不易发生相对移动。
10.可选的,所述牵引体内转动地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同轴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延伸至第二插槽,所述连接环相对于第一齿轮的另一端设有环切刀,所述环切刀与第二插槽内壁贴合,所述牵引体内转动地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另一端延伸至牵引体外形成操控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胶填充到第二插槽内后会使电缆与牵引体粘接在一起,后续在拖动完电缆后,在对电缆和牵引体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就不容易拆卸;本技术中可以通过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二插槽内的环切刀转动起来,环切刀可以对第二插槽内的密封胶进行切割,使得密封胶与牵引体发生分离,从而可以方便电缆和牵引体的拆卸,也可以方便将密封胶从牵引体内取出。
12.可选的,所述牵引体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径向滑动地设有卡块,所述延伸杆上设有与卡块卡接的卡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槽底壁连接,另一端与卡块连接,牵引帽与牵引体旋紧后,所述卡块卡接在卡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牵引头对电缆进行拖动的过程中,牵引体和牵引帽会有可能发生相对转动,牵引帽发生回转后,延伸杆也会发生移动,导致密封圈回弹不能很好地夹紧密封外套层,本技术中,通过卡块卡接到卡槽内后,可以对延伸杆进行限位,使得即使牵引帽发生回转后,延伸杆也不会发生移动。
14.可选的,所述卡块的侧壁设有驱动块,所述连接环的内壁连接有随连接环的转动拉动驱动块往径向方向移动促使卡块回缩到安装槽内的拉钩,所述拉钩和驱动块相对的端部均为圆弧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在驱动第一齿轮和连接环一起转动的过程中,连接环上的拉钩会触碰到驱动块,当拉钩上的圆弧面与驱动块上的圆弧面抵触后,拉钩继续转动的过程中,会推动驱动块往径向方向移动,并促使卡块回缩到安装槽内,使卡块从卡槽中脱离出来,同时移动环和延伸杆在密封圈弹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使卡块与卡槽发生错位,卡块会抵顶到延伸杆的侧壁上,这样的设置在拆卸的过程中,只需要转动转动杆就可以使密封圈回弹,使电缆与连接管可以相互分离。
16.可选的,所述外套层外套设有阻挡环,所述阻挡环的外壁与第二插槽的内壁贴合,所述铝波纹护套的端部抵紧在阻挡环的端面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环的设置可以使在往第二插槽内填充密封胶的过程中,密封胶不易进入到外套层和铝波纹护套之间。
18.可选的,所述第二插槽内设有用于隐藏环切刀的遮挡体,所述遮挡体设有供环切
刀周向通过的通槽,所述遮挡体相对于通槽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密封通槽开口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一侧与遮挡体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插槽内壁贴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往第二插槽内填充密封胶的过程中,密封胶会与环切刀接触,待密封胶凝固够,环切刀就不容易转动,而本技术中,遮挡体的设置可以使得环切刀在平时的时候可以隐藏在遮挡体内,这样在往第二插槽内填充密封胶的过程中,密封胶不易接触到环切刀,使得环切刀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转动对密封胶进行环切。
20.可选的,所述牵引体包括供缆芯插入的前半段和后半部分的后半段,所述前半段相对于后半段的一端设有同轴设置的插管,所述后半段上设有与插管插接配合的插接槽,所述插管插接于插接槽内。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半段是供缆芯插入的,待缆芯插入后,再通过夹紧的方式将其两者固定在一起,所以前半段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损,本技术中,将前半段和后半段进行分体,当前半段出现损坏后,只需要更换前半段即可,不需要整体进行更换,减少更换成本。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电缆防水牵引头与电缆的连接结构,在通过牵引头对电缆进行拖动的过程中,即使焊缝处出现破裂的现象,电缆内也不易出现进水的现象,且牵引头分别与缆芯、外套管和铝波纹护套三者都进行了固定,使得电缆与牵引头连接更加稳定,缆芯、外套管和铝波纹护套三者也不易出现相对移动。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牵引体的立体图。
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环切刀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拉钩处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牵引帽;2、密封胶;3、电缆;31、缆芯;32、外套层;33、铝波纹护套;4、牵引体;41、前半段;42、后半段;5、第一插槽;6、第二插槽;7、注射孔;8、排气孔;9、堵头;10、连接管;11、挡圈;12、移动环;13、密封圈;14、延伸杆;15、第一齿轮;16、连接环;17、环切刀;18、转动杆;19、第二齿轮;20、安装槽;21、卡块;22、卡槽;23、弹簧;24、驱动块;25、拉钩;26、阻挡环;27、遮挡体;28、通槽;29、橡胶块;30、插管;31、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缆3防水牵引头与电缆3的连接结构。参照图1、图2和图3,电缆3防水牵引头与电缆3的连接结构包括电缆3、牵引体4和牵引帽1,电缆3包括缆芯31、包裹在缆芯31上的外套层32和设置在外套层32外的铝波纹护套33,牵引体4和牵引帽1螺纹连接,牵引体4上设有供缆芯31插入的第一插槽5,牵引体4上设有供外套层32和铝波纹护套33插入的第二插槽6,第一插槽5与第二插槽6相互连通,铝波纹护套33与第二插槽6的内壁进行焊接,牵引头设有与第二插槽6相互连通的注射孔7和排气孔8,注射孔7和排气孔8
同轴设置,牵引头相对于注射孔7和排气孔8处均设有堵头9,堵头9均与牵引头螺纹连接,通过注射孔7往第二插槽6内注射填充有密封胶2,密封胶2为玻璃胶。在通过注射孔7往第二插槽6内填充密封胶2的过程中,可以使注射孔7位于下方,排气孔8位于上方,从下往上注射,直至第二插槽6内全部填充满密封胶2。
31.参照图1,牵引体4包括供缆芯31插入的前半段41和后半部分的后半段42,前半段41相对于后半段42的一端设有同轴设置的插管30,后半段42上设有与插管30插接配合的插接槽31,插管30插接于插接槽31内。当缆芯31插入到前半段41后,然后再通过设备夹紧固定,外套层32和铝波纹护套33插入到后半段42,然后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对后半段42和铝波纹护套33进行焊接,最后就可以使前半段41、后半段42和电缆3三者稳定地固定在一起。
32.参照图1和图2,第二插槽6内设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与第二插槽6同轴设置,外套层32位于连接管10内,铝波纹护套33位于连接管10外,缆芯31留有的长度长于外套层32的长度,外套层32留有的长度长于铝波纹护套33的长度,连接管10的内壁上设有同轴设置的挡圈11,连接管10的内壁上滑移连接有移动环12,在移动环12与挡圈11之间设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分别与移动环12和挡圈11固定连接,移动环12设置在靠近第二插槽6底壁的一侧,在移动环12远离密封圈13的一端固定地设有三根延伸杆14,三根延伸杆14绕移动环12均匀设置,延伸杆14的自由端穿过牵引体4延伸至牵引体4外,牵引帽1与牵引体4旋紧后,延伸杆14的自由端抵顶在牵引帽1的端部上,同时密封圈13受挡圈11和移动环12挤压变形后,密封圈13的内侧与外套层32贴紧形成密封配合,从而也可以对外套层32进行锁紧固定。
33.参照图1,在外套层32外套设有阻挡环26,阻挡环26采用橡胶制成,阻挡环26的外壁与第二插槽6的内壁贴合,阻挡环26的内壁与外套层32贴合,铝波纹护套33的端部抵紧在阻挡环26的端面上。阻挡环26的设置使得在往第二插槽6内填充密封胶2的过程中,使密封胶2不易进入到铝波纹护套33和外套层32之间。
34.参照图1、图2和图3,牵引体4内转动地设有第一齿轮15,第一齿轮15的一端同轴设置有连接环16,连接环16延伸至第二插槽6,在牵引体4内设有供连接环16转动的环槽,环槽的上下内壁均设有橡胶环,橡胶环与连接环16贴合,使得第二插槽6内的密封圈13不易进入到滑槽内,在连接环16相对于第一齿轮15的另一端设有环切刀17,环切刀17呈l型,环切刀17位于第二插槽6内,环切刀17与第二插槽6内壁贴合,牵引头内转动地设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15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19,另一端延伸至牵引体4外形成操控端,第一齿轮15为内齿轮,第二齿轮19为外齿轮,在操控端设有内六角的凹槽,可以通过电动扳手去驱动转动杆18进行转动,转动杆18转动后可以带动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9和连接环16一起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环切刀17进行环切,使得密封胶2与第二插槽6的内壁相互分离。
35.参照图2和图4,在第二插槽6内设有用于隐藏环切刀17的遮挡体27,遮挡体27同样呈l型,遮挡体27的一端与连接管10外壁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插槽6内壁固定,遮挡体27设有供环切刀17周向通过的通槽28,遮挡体27相对于通槽28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密封通槽28开口的橡胶块29,橡胶块29的一侧与遮挡体27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插槽6内壁贴合,使得密封胶2不易进入到通槽28内。在往第二插槽6内注胶之前可以先把环切刀17隐藏到遮挡体27内,这样在注胶后,密封胶2不易粘住环切刀17。
36.参照图4,环切刀17相对于第二插槽6的侧壁为贴合第二插槽6的弧面,刀刃设置在
另一侧,这样环切刀17在转动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使环切刀17更方便地挤入到橡胶块29与第二插槽6内壁之间,使橡胶块29变形并使环切刀17更顺利地从遮挡体27内移出;另一方面,可以使环切刀17可以更顺利地切入到密封胶2与第二插槽6内壁之间,使其两者更好地进行分离。
37.参照图2和图5,在牵引体4内设有安装槽20,安装槽20内径向滑动地设有卡块21,延伸杆14上设有与卡块21卡接的卡槽22,安装槽20内设有弹簧23,弹簧23的一端与安装槽20底壁连接,另一端与卡块21连接。牵引帽1与牵引体4旋紧后,卡块21卡接在卡槽22内,这样的设计,即使牵引帽1发生旋转松动后,也可以通过卡块21对延伸杆14进行限位,使其不易发生意外移动。
38.参照图2和图5,在卡块21的侧壁设有驱动块24,在连接环16的内壁连接有拉钩25,拉钩25和驱动块24相对的端部均为圆弧面。在环切刀17进行环切的过程中,连接环16也会发生转动,连接环16转动会带动拉钩25进行转动,当拉钩25上的圆弧面抵触到驱动块24上的圆弧面后,拉钩25继续转动的过程中,会推动驱动块24往径向方向移动,并促使卡块21回缩到安装槽20内,使卡块21从卡槽22中脱离出来,同时移动环12和延伸杆14在密封圈13弹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使卡块21与卡槽22发生错位,卡块21会抵顶到延伸杆14的侧壁上,密封圈13发生回弹后就可以使外套层32与连接管10之间发生分离。
39.外套层32由内往外包括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缆3防水牵引头与电缆3的连接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将电缆3与牵引头进行连接的时候,首先将阻挡环26套设到外套层32上并抵顶到铝波纹护套33的端部,将电缆3插入到牵引头内,缆芯31插入到第一插槽5内,外套层32插入到连接管10内,铝波纹护套33插入到第二插槽6内,然后再通过设备对前半段41进行挤压,使其与缆芯31夹紧固定,然后再旋上牵引帽1,在牵引帽1与牵引体4旋紧的过程中,牵引帽1会推动延伸杆14移动,同时带动移动环12移动,通过移动环12和挡圈11去挤压密封圈13,使得密封圈13受挤压变形后,密封圈13的内壁可以贴紧在外套层32的外壁上,从而两者形成密封配合,同时也可以对外套层32进行夹紧固定,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对牵引体4与铝波纹护套33进行焊接,随后就可以通过注射孔7往第二插槽6内注射填充满密封胶2,最后旋紧堵头9即可。
41.在对牵引头进行拆卸的时候,首先将牵引帽1从牵引体4上拆卸下来,然后再将前半段41从缆芯31上拆卸下来,通过电动扳手去驱动转动杆18进行转动,使内部的环切刀17进行环切,使得密封胶2与第二插槽6内壁分离,环切刀17在环切的过程中,连接环16上的拉钩25会使卡块21从卡槽22中脱离出来,密封圈13出现回弹,然后整个电缆3就可以从牵引体4内抽拉出来,电缆3上的密封胶2进行刮出即可,或者也可以直接将带有密封胶2部分的电缆3剪断即可。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