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44480发布日期:2023-02-03 21:1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3.目前市场的配电柜在安装时都是在现场工人用螺栓进行现场组装,非常的麻烦,还需要多个工人一起进行组装,大大增加了劳动成本,而且这种配电柜在组装好后,不方便进行拆卸,致使实际的实用性大大降低;现有的配电柜,通常都是密闭的,这容易导致散热情况不好,影响元件使用寿命,即使设置通风口,则通风口通常也都是固定设置的,进风量都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内部的温度实时调整进风量,并且进风口如果长时间处于敞开状态,灰尘也容易进入柜体内部,影响元件的使用寿命,故而提出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包括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侧围板,所述固定安装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安装盖板,所述侧围板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安装盖板的内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安装盖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旋转门,所述旋转门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安装盖板的内部设置有调整机构。
6.优选的,所述固定安装板和安装盖板的内壁均开设有收纳槽、限位槽和滑槽,且收纳槽位于限位槽和滑槽之间,所述旋转门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限位杆和移动杆,且移动杆位于限位杆的前部,所述侧围板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旋转杆和收纳杆,且收纳杆位于旋转杆的右侧,滑槽是与外界连通的,因此旋转门可以通过滑槽进行旋转打开。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表面与固定安装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收纳杆的表面与收纳槽的内壁活动连接,先进行侧围板的折叠、再进行旋转门及安装盖板进行折叠,否则装置则无法进行折叠收纳。
8.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传动连接杆,所述传动连接杆的底端焊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底端和传动连接杆的顶部均焊接有传动固定螺杆,所述蜗杆的表面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的轴心处通过连杆焊接有导风旋转板,所述传动连接杆的表面焊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二号锥齿轮,所述二号锥齿轮的轴心处焊接有传动连接
轴,蜗轮蜗杆可以实现自锁,因此可以防止导风旋转板自动旋转,进而影响配电柜的散热效果。
9.优选的,所述传动连接杆和传动连接轴的表面均与侧围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轮的轴心处与侧围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旋转板的两侧与侧围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固定螺杆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传动固定螺杆的表面与侧围板的内壁转动连接,传动连接轴向内部延伸,在安装好元件后使其与内部的电机连接,进而使配电柜进行智能控制传动机构的运作,进而自动调整进风角度。
10.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焊接有限位导向板,所述限位导向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限位导向板的底部焊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可以使固定板在插进安装盖板后可以使传动连接杆继续旋转,这时复位弹簧会进行收缩,在固定后导风旋转板依然可以继续旋转调整。
11.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内壁与传动固定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与固定板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与安装盖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表面与侧围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与侧围板的内壁滑动连接,螺纹连接可以实现自锁,因此在固定装置固定后移动板不会自行移动,进而可以防止配电柜的固定失效,进而发生坍塌。
12.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有传动安装螺杆,所述传动安装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传动安装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位于伸缩板的左侧,所述传动安装螺杆的表面焊接有三号锥齿轮,所述三号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四号锥齿轮,所述四号锥齿轮的轴心处焊接有转轴,传动安装螺杆的长度小于安装盖板的宽度,因此传动安装螺杆不会妨碍安装盖板的旋转。
13.优选的,所述传动安装螺杆的表面与安装盖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板和固定块的表面均与安装盖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与安装盖板的内壁转动连接,伸缩板的右侧和左侧与传动安装螺杆的螺纹连接方向相反,因此传动安装螺杆旋转时伸缩板会进行收缩,进而使出风口打开。
14.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收纳槽、限位槽和滑槽可以对侧围板、安装盖板和旋转门进行折叠,从而可以方便配电柜在现场进行组装或者进行收纳拆卸,进而可以大大减少劳动成本的投入,还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15.2、通过传动机构可以对前部和后部的进风口进行打开,使其可以更具实际内部元件的安装来进行单侧的打开或者两侧都打开,从而可以防止元件的安装位置会将进风口挡住,进而影响配电柜内部的散热情况。
16.3、通过传动机构可以对导风旋转板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其可以自由调整进风角度,进而增加配电柜的散热效果,使其对元件的散热效果达到最大。
17.4、通过传动机构中的固定装置可以对组装好的配电柜进行固定,防止组装好的配电柜不牢固,进而可以会发生坍塌,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18.5、通过调整机构可以对出风口进行开关,使配电柜在不使用时可以进行关闭,进而可以减少灰尘的进入,防止灰尘的大量堆积,进而影响内部元件的寿命。
19.6、通过传动机构中传动连接杆的旋转可以同时对导风旋转板进行旋转整体并同
时对侧围板进行固定,而调整机构中的传动安装螺杆也可以同时带动伸缩板的调整和安装盖板的固定,从而可以减少动力源的放置,进而减少成本的投入,还可以减少空间的占用,增加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折叠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旋转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侧围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固定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传动机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传动机构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固定装置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调整机构示意图。
21.图中:1、固定安装板;2、侧围板;3、传动机构;31、传动连接杆;32、蜗杆;33、传动固定螺杆;34、固定装置;341、移动板;342、限位导向板;343、固定板;344、复位弹簧;35、蜗轮;36、导风旋转板;37、一号锥齿轮;38、二号锥齿轮;39、传动连接轴;4、安装盖板;5、出风口;6、旋转门;7、把手;8、调整机构;81、传动安装螺杆;82、伸缩板;83、固定块;84、三号锥齿轮;85、四号锥齿轮;86、转轴;9、收纳槽;10、限位槽;11、滑槽;12、限位杆;13、移动杆;14、旋转杆;15、收纳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如图1-图9所示,包括固定安装板1,固定安装板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侧围板2,固定安装板1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安装盖板4,侧围板2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3,安装盖板4的内部开设有出风口5,安装盖板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旋转门6,旋转门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把手7,安装盖板4的内部设置有调整机构8。
24.本实施例中,固定安装板1和安装盖板4的内壁均开设有收纳槽9、限位槽10和滑槽11,且收纳槽9位于限位槽10和滑槽11之间,旋转门6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限位杆12和移动杆13,且移动杆13位于限位杆12的前部,侧围板2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旋转杆14和收纳杆15,且收纳杆15位于旋转杆14的右侧,通过收纳槽9、限位槽10和滑槽11可以对侧围板2、安装盖板4和旋转门6进行折叠,从而可以方便配电柜在现场进行组装或者进行收纳拆卸,进而可以大大减少劳动成本的投入,还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25.进一步的是,限位杆12的表面与限位槽10的内壁活动连接,移动杆13的表面与滑槽11的内壁活动连接,旋转杆14的表面与固定安装板1的内壁转动连接,收纳杆15的表面与
收纳槽9的内壁活动连接,滑槽11是与外界连通的,因此旋转门6可以通过滑槽11进行旋转打开,先进行侧围板2的折叠、再进行旋转门6及安装盖板4进行折叠,否则装置则无法进行折叠收纳。
26.更进一步的是,传动机构3包括有传动连接杆31,传动连接杆31的底端焊接有蜗杆32,蜗杆32的底端和传动连接杆31的顶部均焊接有传动固定螺杆33,蜗杆32的表面啮合有蜗轮35,蜗轮35的轴心处通过连杆焊接有导风旋转板36,传动连接杆31的表面焊接有一号锥齿轮37,一号锥齿轮37的表面啮合有二号锥齿轮38,二号锥齿轮38的轴心处焊接有传动连接轴39,通过传动机构3可以对前部和后部的进风口进行打开,使其可以更具实际内部元件的安装来进行单侧的打开或者两侧都打开,从而可以防止元件的安装位置会将进风口挡住,进而影响配电柜内部的散热情况。
27.此外,传动连接杆31和传动连接轴39的表面均与侧围板2的内壁转动连接,蜗轮35的轴心处与侧围板2的内壁转动连接,导风旋转板36的两侧与侧围板2的内壁转动连接,传动固定螺杆33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装置34,传动固定螺杆33的表面与侧围板2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传动机构3可以对导风旋转板36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其可以自由调整进风角度,进而增加配电柜的散热效果,使其对元件的散热效果达到最大。
28.除此之外,固定装置34包括有移动板341,移动板341的底部焊接有限位导向板342,限位导向板34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板343,限位导向板342的底部焊接有复位弹簧344,通过传动机构3中的固定装置34可以对组装好的配电柜进行固定,防止组装好的配电柜不牢固,进而可以会发生坍塌,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29.如图9-图10所示,移动板341的内壁与传动固定螺杆33的表面螺纹连接,复位弹簧344的底端与固定板343的内壁焊接固定,固定板343的表面与安装盖板4的内壁滑动连接,移动板341的表面与侧围板2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板343的表面与侧围板2的内壁滑动连接,弹簧中支承圈根据产品要求可选用冷并和热并两种方法,采用热并方式不允许将簧加热至打火花或发白,硅锰钢温度不得高于850℃,支承圈与有效圈应有效接触,间隙不得超过圈间公称间隙的10%,多股簧特性可由调整导程决定,绕制时索距可进行必要调整,拧距可取3~14倍钢丝直径,但一般取8~13倍为佳,其簧力还与自由高度、并端圈、外径及钢丝性能等有密切关系,可通过调整其中某项或几项予以改变,不带支承圈的弹簧和钢丝直径过细的弹簧不应焊接簧头,但端头钢索不应有明显的松散,应去毛刺,凡需焊接头部的多股簧,其焊接部位长度应小于3倍索径最长不大于10毫米,加热长度应小于一圈,焊后应打磨平滑,气焊时焊接部位应进行局部低温退火,弹簧表面处理一般进行磷化处理即可,也可进行其它处理,凡要进行镀层为锌与镉时,电镀后应进行除氢处理,除氢后抽3%不少于3件复试立定处理,复试中不得有断裂,弹簧应清除表面脏物、盐痕、氧化皮,方法可采用吹砂或汽油清洗的办法,但不能采用酸洗,重要弹簧紧压时间为24小时,普通弹簧为6小时或连续压缩3~5次,每次保持3~5秒,紧压时弹簧与芯轴的间隙以芯轴直径的10%为宜,间隙过小则难于操作,间隙过大则易使弹簧发生弯曲变形,紧压时若其中一件弹簧折断,则其余应重新处理。
30.值得注意的是,调整机构8包括有传动安装螺杆81,传动安装螺杆8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伸缩板82,传动安装螺杆8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块83,且固定块83位于伸缩板82的左侧,传动安装螺杆81的表面焊接有三号锥齿轮84,三号锥齿轮84的表面啮合有四号锥齿
轮85,四号锥齿轮85的轴心处焊接有转轴86,本装置中的锥齿轮在制作时需要进行淬火处理,可以使锥齿轮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
31.值得说明的是,传动安装螺杆81的表面与安装盖板4的内壁转动连接,伸缩板82和固定块83的表面均与安装盖板4的内壁滑动连接,转轴86的表面与安装盖板4的内壁转动连接,螺纹连接可以适用于承受拉、压双向作用力的各类构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连接施工,节材、节能,不受钢筋成份及种类的限制、可全方位连接,可提前预制,工厂化作业,不占用工期,全天候施工,且操作方便、快捷,施工速度快,可大大缩短工期。
32.工作原理,将两个安装盖板4旋转九十度后,再将旋转门6拉出,并旋转开打,再将两个侧围板2进行旋转,这时工人可以通过旋转转轴86,使转轴86带动四号锥齿轮85旋转,四号锥齿轮85带动三号锥齿轮84旋转,三号锥齿轮84带动传动安装螺杆81旋转,传动安装螺杆81带动固定块83移动,固定块83会插进固定安装板1中实现安装盖板4的固定,在旋转传动连接轴39,使传动连接轴39带动二号锥齿轮38旋转,二号锥齿轮38带动一号锥齿轮37旋转,一号锥齿轮37带动传动连接杆31旋转,传动连接杆31带动蜗杆32旋转,蜗杆32和传动连接杆31方便带动两个传动固定螺杆33旋转,传动固定螺杆33带动移动板341移动,移动板341带动限位导向板342移动,限位导向板342通过复位弹簧344带动固定板343移动使固定板343插进安装盖板4中实现固定,从而防止组装好的配电柜不牢固,进而可以会发生坍塌,进而引发安全事故,这时配电柜组装完毕,将元件安装在配电柜中,然后根据元件的位置使内部的电机与前部的传动机构3或后部的传动机构3中的传动连接轴39进行连接,同时再与转轴86连接,这时配电箱内部的温度传感器会对元件的温度进行感应,使电机带动传动连接轴39和转轴86旋转,传动连接轴39带动传动连接杆31旋转,传动连接杆31带动蜗杆32旋转,蜗杆32带动蜗轮35旋转,蜗轮35带动导风旋转板36旋转,从而可以对导风旋转板36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其可以自由调整进风角度,进而增加配电柜的散热效果,使其对元件的散热效果达到最大,同时转轴86带动传动安装螺杆81旋转,传动安装螺杆81带动伸缩板82收缩,进而使出风口5打开,从而可以对出风口5进行开关,使配电柜在不使用时可以进行关闭,进而可以减少灰尘的进入,防止灰尘的大量堆积,进而影响内部元件的寿命。
3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智能配电柜,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