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4586发布日期:2022-07-16 01:38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磁阻电机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2.开关磁阻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调速范围广,在宽广的转速和功率范围内输出和效率都很高,在电动车辆、机械制造设备、航空机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电机气隙是机械能和电能交换的场所,电机气隙均匀对开关磁阻电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因此电机定转子相对位置的精度对电机性能和寿命都有很大影响,而目前市面上的磁阻电机存在端盖与定子部分装配精度欠佳问题。
3.为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该装配结构能够提高端盖与定子的配合精度,提高气隙精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左端盖、定子组件以及右端盖,左端盖上设有第一螺栓孔和第一定位柱,右端盖上设有第二螺栓孔和第二定位柱,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骨架和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安装于定子骨架上,所述定子铁芯上开有左右贯穿的连接孔以及定位孔,当所述定位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连接时,所述第一螺栓孔、连接孔以及第二螺栓孔对应。
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柱设于第一螺栓孔的外侧,第一定位柱呈半圆形且其直径与第一螺栓孔相切;第二定位柱设于第二螺栓孔的外侧,第二定位柱呈半圆形且其直径与第二螺栓孔相切。
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左端盖的中部位置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围绕第一通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周向均布的第一散热孔;右端盖的中部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围绕第二通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周向均布的第二散热孔,第一散热孔的数量与第二散热孔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的形状为三角形、扇形、矩形、梯形中的一种。
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骨架包括左骨架和右骨架,所述左骨架与右骨架分别嵌装于定子铁芯的左右两侧以将定子铁芯固定。
10.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铁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凸极,左骨架与右骨架上均设置有绕线台,绕线台上开有与凸极装配的槽位。
11.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左骨架的外沿设置有与定子铁芯的左端面抵接的左凸阶,右骨架的外沿设置有与定子铁芯的右侧面抵接的右凸阶。
12.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左端盖开有与左凸阶配合连接的左嵌腔,右端盖开有与右凸阶配合连接的右嵌腔。
13.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存在的效果是:采用该装配结构,电机端盖与定子铁芯和转子均紧密配合,提高气隙精度,维持电机定转子的相对位置,定转子不易发生相对移动,保证了气隙均匀,同时提高了电机的性能和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端盖、定子组件及右端盖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端盖、定子组件及右端盖的分解图;
16.图3为图2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子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19.请参看图1-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左端盖1、定子组件2以及右端盖3,左端盖1上设有第一螺栓孔11和第一定位柱12,右端盖3上设有第二螺栓孔31和第二定位柱32,所述定子组件2包括定子骨架和定子铁芯4,定子铁芯4安装于定子骨架上,所述定子铁芯4上开有左右贯穿的连接孔41以及定位孔42,当所述定位孔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柱12及第二定位柱32连接时,所述第一螺栓孔11、连接孔41以及第二螺栓孔31对应,通过采用上述的装配装置,左端盖和右端盖与定子组件的装配结构更加地紧密,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除了能够提供提前定位,以便于螺栓装配的功能以外,还能够起到对定子组件进一步的定位固定作用,确保定子不易发生移动,保证了气隙均匀,提升了磁阻电机的性能以及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故障问题。
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柱12设于第一螺栓孔11的外侧,第一定位柱12呈半圆形且其直径与第一螺栓孔11相切;第二定位柱32设于第二螺栓孔31的外侧,第二定位柱32呈半圆形且其直径与第二螺栓孔31相切,采用半圆结构的定位柱便于与定位孔连接,方便定位,而且更易于与装配。
21.所述左端盖1的中部位置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3,围绕第一通孔13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周向均布的第一散热孔14;右端盖3的中部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3,围绕第二通孔33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周向均布的第二散热孔34,第一散热孔14的数量与第二散热孔34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上均设置有止口,通孔供转子轴穿过,通过止口对转子轴起到进一步的定位功能,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能够提升定子组件的散热效率,提升电机性能,而且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对应设置,更有利于对流散热,提升整体的散热效果。
22.第一散热孔14与第二散热孔34的形状为三角形、扇形、矩形、梯形中的一种,本实施中采用的散热孔形状为三角形,散热孔的具体形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23.请参看图4,定子骨架包括左骨架5和右骨架6,所述左骨架5与右骨架6分别嵌装于定子铁芯4的左右两侧以将定子铁芯4固定,此外,左骨架5的外沿设置有与定子铁芯4的左
端面抵接的左凸阶51,右骨架6的外沿设置有与定子铁芯4的右侧面抵接的右凸阶61,采用上述结构对定子铁芯4进行固定,不仅可以限制定子铁芯的轴向移动,还能限制其周向移动,确保定子铁芯4被牢固的安装固定,确保安装后的气隙均匀。
24.定子铁芯4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凸极43,左骨架5与右骨架6上均设置有绕线台7,绕线台7上开有与凸极43装配的槽位8,左骨架5与右骨架6分别从定子铁芯4的左右两侧靠近定子铁芯4进行装配,最终通过两者的槽位8对接后,完成对凸极的夹持安装。
25.所述左端盖1开有与左凸阶51配合连接的左嵌腔,右端盖3开有与右凸阶61配合连接的右嵌腔,进一步加强对定子组件的固定,确保端盖与定子组件装配后,对定转子的定位作用,保证了气隙均匀,同时提高了电机的性能和寿命。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左端盖(1)、定子组件(2)以及右端盖(3),左端盖(1)上设有第一螺栓孔(11)和第一定位柱(12),右端盖(3)上设有第二螺栓孔(31)和第二定位柱(32),所述定子组件(2)包括定子骨架和定子铁芯(4),定子铁芯(4)安装于定子骨架上,所述定子铁芯(4)上开有左右贯穿的连接孔(41)以及定位孔(42),当所述定位孔(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柱(12)及第二定位柱(32)连接时,所述第一螺栓孔(11)、连接孔(41)以及第二螺栓孔(31)对应,所述定子骨架包括左骨架(5)和右骨架(6),所述左骨架(5)与右骨架(6)分别嵌装于定子铁芯(4)的左右两侧以将定子铁芯(4)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2)设于第一螺栓孔(11)的外侧,第一定位柱(12)呈半圆形且其直径与第一螺栓孔(11)相切;第二定位柱(32)设于第二螺栓孔(31)的外侧,第二定位柱(32)呈半圆形且其直径与第二螺栓孔(31)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4)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凸极(43),左骨架(5)与右骨架(6)上均设置有绕线台(7),绕线台(7)上开有与凸极(43)装配的槽位(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1)的中部位置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3),围绕第一通孔(13)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周向均布的第一散热孔(14);右端盖(3) 的中部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3),围绕第二通孔(33)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周向均布的第二散热孔(34),第一散热孔(14)的数量与第二散热孔(34)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14)与第二散热孔(34)的形状为三角形、扇形、矩形、梯形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骨架(5)的外沿设置有与定子铁芯(4)的左端面抵接的左凸阶(51),右骨架(6)的外沿设置有与定子铁芯(4)的右侧面抵接的右凸阶(6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1)开有与左凸阶(51)配合连接的左嵌腔,右端盖(3)开有与右凸阶(61)配合连接的右嵌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与端盖的装配结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左端盖、定子组件以及右端盖,左端盖上设有第一螺栓孔和第一定位柱,右端盖上设有第二螺栓孔和第二定位柱,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骨架和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安装于定子骨架上,所述定子铁芯上开有左右贯穿的连接孔以及定位孔,当所述定位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连接时,所述第一螺栓孔、连接孔以及第二螺栓孔对应。采用该装配结构,电机端盖与定子铁芯和转子均紧密配合,提高气隙精度,维持电机定转子的相对位置,定转子不易发生相对移动,保证了气隙均匀,同时提高了电机的性能和寿命。同时提高了电机的性能和寿命。同时提高了电机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 梁俊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联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2/7/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