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4643发布日期:2022-10-05 00:1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流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交流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2.在一些供电场合中采用三相4线制(a相、b相、c相、n相)供电,输出的是单相220v,当三相4线中a相、b相、c相有1相或2相断电时,输出必须有单相输出,考虑到模拟电子元件的离散性,切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瞬时相间短路,现今多采用mpu微处理器做裁决单元,成本高,因此需要寻求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电路。
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交流电源电路,包括:
6.第一相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触点以及第一继电器模块;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相电流,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触点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所述第一输出触点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第一相电流输入时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导通以使得所述第一输出触点导通;
7.第二相电路,包括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触点、第一延时模块以及第二继电器模块;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相电流,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触点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延时模块,所述第二输出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触点另一端;
8.第三相电路,包括第三输入端、第三输出触点、第二延时模块以及第三继电器模块;所述第三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三相电流,所述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触点一端、所述第三继电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延时模块,所述第三输出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触点另一端;
9.其中,所述第一输出触点导通时所述第二输出触点以及所述第三输出触点截断。
10.进一步,所述第一延时模块对应的延时时间小于所述第二延时模块对应的延时时间。
11.进一步,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单元、第二继电器单元、第一电路模块、第一触点以及第一延时单元,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延时单元以及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另一端、所述第一延时单元以及所述第二相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模块、所述第三继电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输出触点。
12.进一步,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路模块包括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
管,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一端,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串联,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串联,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相电路以及零线,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电阻。
13.进一步,所述第二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三继电器单元、第四继电器单元、第二电路模块、第二触点、第三触点,所述第一延时模块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八电阻;所述第三继电器单元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单元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三触点、所述第二电路模块、所述第三电容一端、所述第四电容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容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另一端,所述第六电阻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另一端并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单元,所述第四继电器单元连接所述第三触点;所述第四继电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触点,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触点,所述第三继电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触点。
14.进一步,所述第二电路模块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以及第八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相电路、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以及零线,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六电阻一端,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一端以及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
15.进一步,所述第三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五继电器单元、第六继电器单元、第三电路模块、第四触点、第五触点以及第六触点,所述第二延时模块包括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以及第十二电阻;所述第五继电器单元一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单元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六触点、所述第三电路模块、所述第六电容一端、所述第七电容一端以及所述第八电容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另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二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继电器单元以及所述第八电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端,所述第六继电器单元通过所述第五触点与所述第六触点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五触点,所述第二继电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六触点,所述第六继电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四触点,所述第五继电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输出触点。
16.进一步,所述第三电路模块包括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十一二极管以及第十二二极管,所述第九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相电路、所述第二相电路、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正极以及零线,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十电阻另一端,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六电容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负极。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相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触点以及第一继电器模块,第二相电路包括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触点、第一延时模块以及第二继电器模块,第三相电路,包括第三输入端、第三输出触点、第二延时模块以及第三继电器模块,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出触点一端以及第一继电器模块,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触点一端、第二继电器模块以及第一延时模块,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三输出触点一端、第三继电器模块以及第二延时模块,通过设置第一延时模块以及第二延时模块,在第一相电流、第二相电流以及第三相电流上电时,第二继电器模块以及第三继电器模块延时,第一输出触点导通而第二输出触点以及第三输出触点截断,防止瞬时相间短路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交流电源电路的第一部分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交流电源电路的第二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23.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流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以及第三相电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以及第三相电路按相独立供电,第一相、第二相以及第三相分别对应交流电中的a、b、c三相。
24.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相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ua、第一输出触点j1-1'以及第一继电器模块;第一输入端ua用于输入第一相电流,第一输入端ua连接第一输出触点j'1-1一端以及第一继电器模块,第一输出触点j'1-1另一端为输出端uout。
25.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第一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单元j'1、第二继电器单元j1、第一电路模块、第一触点j1-1'以及第一延时单元,第一继电器单元j'1一端与第一电路模块连接,第一继电器单元另一端通过第一触点j1-1'与第一延时单元以及第二继电器单元j1一端连接,第一电路模块与第一输入端ua、第二继电器单元j1另一端、第一延时单元以及第二相电路连接。
26.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延时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路模块包括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二极管d1、第
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第一触点j1-1'第一电容c1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以及第三电阻r3一端,第三电阻r3、第一电阻r1与第一继电器单元j'1串联,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与第二继电器单元j1串联,第一电阻r1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c2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二相电路以及零线,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第一输入端ua,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以及第二电阻r2。
27.参照图1和图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相电流输入时第一继电器模块导通以使得第一输出触点j'1-1导通,第二继电器单元j1用于控制第一触点j1-1',第一继电器单元j'1用于控制第二继电器模块、第三继电器模块以及第二输出触点j'2-1。
28.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相电路包括第二输入端ub、第二输出触点j'2-1、第一延时模块以及第二继电器模块;第二输入端ub用于输入第二相电流,第二输入端ub连接第二输出触点j'2-1一端、第二继电器模块以及第一延时模块,第二输出触点j'2-1另一端连接第一输出触点j'1-1另一端。
29.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第二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三继电器单元j'2、第四继电器单元j2、第二电路模块、第二触点j2-1'、第三触点j1-1,第一延时模块包括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以及第八电阻r8;第三继电器单元j'2一端与第七电阻r7一端连接,第三继电器单元j'2另一端通过第二触点j2-1'与第三触点j1-1、第二电路模块、第三电容c3一端、第四电容c4一端以及第五电容c5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另一端以及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另一端,第六电阻r6一端通过第二电路模块连接第二输入端ub,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另一端并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第四继电器单元j2,第四继电器单元j2连接第三触点j1-1。
30.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第二电路模块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以及第八二极管d8,第五二极管d5正极连接第二输入端ub以及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第一相电路、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以及零线,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以及第六电阻r6一端,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第四电容c4一端以及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
31.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继电器单元j2用于控制第二触点j2-1',第一继电器模块用于控制第三触点j1-1,第三继电器单元j'2用于控制第一输出触点j'1-1。
32.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相电路,包括第三输入端uc、第三输出触点j'3-1、第二延时模块以及第三继电器模块;第三输入端uc用于输入第三相电流,第三输入端uc连接第三输出触点j'3-1一端、第三继电器模块以及第二延时模块,第三输出触点j'3-1另一端连接第一输出触点j'1-1另一端。
33.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第三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五继电器单元j'3、第六继电器单元j3、第三电路模块、第四触点j3-1'、第五触点j1-2以及第六触点j2-1,第二延时模块包括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以及第十二电阻r12;第五继电器单元j'3一端与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第五继电器单元j'3另一端通过第三触点j1-1与第六触点j2-1、第三电路模块、第六电容c6一端、第七电容c7一端以
及第八电容c8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另一端与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一端以及第十二电阻r12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与第六继电器单元j3以及第八电容c8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通过第三电路模块连接第三输入端uc,第六继电器单元j3通过第五触点j1-2与第六触点j2-1连接。
34.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第三电路模块包括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以及第十二二极管d12,第九二极管d9正极连接第三输入端uc以及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第十二二极管d12的正极以及零线,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以及第十电阻r10另一端,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第六电容c6一端以及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
3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延时模块对应的延时时间小于第二延时模块对应的延时时间,例如第一延时模块对应的延时时间为td,第二延时模块对应的延时时间为2td、3td;其中td默认50ms,为通过电阻以及电容所构成的rc延时,时序通过rc延时控制。另外,第一继电器模块用于控制第五触点j1-2,第二继电器模块用于控制第六触点j2-1,第六继电器单元j3用于控制第四触点j3-1',第五继电器单元j'3用于控制第三输出触点j'3-1。
3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37.1、a、b、c三相上电过程的控制切换采用升阶延时操作,升阶投入延时ta(第一相延迟)=0,tb(第二相延迟)=td,tc(第三相延迟)=2td:
38.1)、a、b、c三相有电,ua=uout,ub、uc瞬时阻断。具体地:a、b、c三相有电,第二继电器单元j1立即得电,第一触点j1-1'闭合(导通),第三触点j1-1、第五触点j1-2断开,第三继电器单元j'2延时得电,第一输出触点j'1-1闭合,ua=uout(火线);
39.2)、a相无电,b、c相有电,ua=0,ub=uout,uc瞬时阻断。具体地:a相无电,b、c相有电,第四继电器单元j2延时得电,第二触点j2-1'闭合,第六触点j2-1断开,第一继电器单元j'1延时得电,第二输出触点j'2-1闭合,ub=uout。
40.3)、a、b相无电,c相有电,ua=ub=0,uc=uout。具体地:a、b相无电,c相有电,第六继电器单元j3延时得电,第四触点j3-1'闭合,第五继电器单元j'3继电器延时得电,第三输出触点j'3-1闭合,uc=uout。
41.2、当a相、b相、c相其中有2相没有电,1相有电时,按“逆序投切时序”(即在运行过程中,a、b、c有1相或2相掉电过程)采用降阶延时操作:
42.1)、a相无电,b、c相有电,uc瞬时阻断,延时td,ub=uout;
43.2)、b相无电,a、c相有电,uc瞬时阻断,延时td,ua=uout;
44.3)、a、b、c相有电,ub、uc瞬时阻断,延时td,ua=uout。
4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交流电源电路,1)、控制切换采用升阶延时操作,主电源切换采用降阶延时操作,从而防止同时上电或断电时有a相、b相、c相短路情况发生),当a相、b相、c相同时上电时a相延时td后断开b相、c相的控制继电器线圈;2)、共同组成的互锁切换操作电路,a相、b相、c相主相互切换时、每个继电器模块中的第2级继电器单元切换时通过rc延时,避免切换瞬间短路发生,有效保证主电源全工况操作不存在瞬时相间短路烧毁继电器;3)、利用相间不同的时差配合,解决可能出现的瞬时相间短路问题,并保证低成本、长寿命、高可靠性、输出大功率。
46.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