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4096发布日期:2022-07-30 00:5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山地光伏项目的增多,用地条件变得越来越苛刻,部分光伏项目全部使用沟壑未利用地,由于沟壑的侧坡坡度较大,往往不稳定,传统光伏支架难以生根;而采用柔性支架方案,两端基础庞大,施工精度要求高,山地条件复杂,难以保证柔性支架两端基础的质量,故使用可靠性较难保证。
3.所以,研究一种可适用于不稳定斜坡体(或轻微滑坡体)的光伏支架系统迫在眉睫,对于大力发展山地光伏项目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适用于不稳定斜坡体或轻微滑坡体。
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包括依次铺设的多套固定机构,每套固定机构包括:
7.压块模块,所述压块模块位于山峰向阳的一侧,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压块模块远离山峰的一侧,所述压块模块包括多组压块,多组所述压块呈网状铺设;
8.第一固定绞线,所述第一固定绞线具有多条,其一端分别与多组所述压块连接;
9.配重模块,所述配重模块位于山峰背阴的一侧,所述配重模块为配重块,多条所述第一固定绞线越过山顶与一组所述配重块连接,每组配重块的个数可以不同,每组配重块的个数根据山峰向阳一侧的倾斜角度、土质情况以及对应的压块受力特点确定,每套固定机构中压块模块与所述配重模块的受力保持平衡。
10.进一步地,所述压块形状呈“凹”形,且其开口朝向山峰的一面。
11.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每套固定机构的多组压块中:
12.相邻所述压块纵向之间通过第二固定绞线连接;
13.相邻所述压块的横向之间采用刚性杆铰接。
14.进一步地,每组配重块通过三条第一固定绞线与三组压块相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绞线和第二固定绞线均为钢绞线。
16.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太阳能电池组件布置在具有一定重量的压块上,压块呈网状铺设,形成稳定的结构,同时,在梁顶通过第一固定绞线将向阳侧的压块与背阴侧的配重块相连。压块用于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不被风荷载掀翻,配重块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不顺山体滑动。
18.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对压块起到牵拉的作用,适用于不稳定斜坡体或轻微滑坡
体。
1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过程均在梁顶完成,效率和安全性均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的侧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的向阳面主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的压块模块与配重模块的关系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的压块与充气袋的关系图;
25.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的压块与充气袋的截面关系图(充气袋充气时);
26.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的压块与充气袋的截面关系图(充气袋未充气时);
27.图示说明:
28.其中,1-压块模块;11-压块;12-第二固定绞线;13-刚性杆;
29.2-配重模块;21-配重块;
30.3-第一固定绞线;
31.4-充气袋。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示例。
33.由于传统光伏支架施工时需要修部分梯田和“之”字形道路或悬挂打桩机施工,效率低而且安全性难以保障。且传统光伏支架采用柔性支架方案,两端基础庞大,施工精度要求高,山地条件复杂,难以保证柔性支架两端基础的质量,故使用可靠性较难保证。
3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35.参见图1至图5b。
3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包括依次铺设的多套固定机构,每套固定机构包括:
37.压块模块,所述压块模块位于山峰向阳的一侧,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压块模块远离山峰的一侧,所述压块模块包括多组压块,多组所述压块呈网状铺设;
38.第一固定绞线,所述第一固定绞线具有多条,其一端分别与多组所述压块连接;
39.配重模块,所述配重模块位于山峰背阴的一侧,所述配重模块为配重块,多条所述第一固定绞线越过山顶与一组所述配重块连接,每组配重块的个数可以不同,每组配重块的个数根据山峰向阳一侧的倾斜角度、土质情况以及对应的压块受力特点确定,每套固定机构中压块模块与所述配重模块的受力保持平衡。
40.进一步地,所述压块形状呈“凹”形,且其开口朝向山峰的一面。
41.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每套固定机构的多组压块中:相邻所述压块纵向之间通过第二固定绞线连接;相邻所述压块的横向之间采用刚性杆铰接,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固定绞线为钢绞线。压块横向采用刚性杆铰接,保证山体在发生轻微滑坡时,相邻模块不会过度挤压,导致变形破坏。
42.进一步地,每组配重块通过三条第一固定绞线与三组压块相连接。
43.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压块具体为混凝土块,配重块具体为混凝土块,当然,还可以将其他适合的产品作为压块和配重块,在此不多做赘述。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节约土地和建设成本,配重块的体积和重量均远大于压块,提高单位面积上配重块的重量有利于建设成本的控制;压块的形状及重量应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相匹配,通常较为固定。
44.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绞线和第二固定绞线均为钢绞线,所述一钢绞线一端与所述压块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重模块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绞线和第二固定绞线均采用钢绞线,可以起到更好的牵拉作用,保证了使用寿命。
45.需要说明的是,配重块是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不顺山体滑动的装置,配重块的个数及单块重量均可根据地形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但应保持山体两侧配重块和压块受力平衡。配重块数量的确定因素包含以下几点:

山峰向阳一侧压块铺设的长度;

铺设压块的山体陡峭情况;

山体的土质情况(摩擦系数);

压块受力特点等。具体地:
46.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布置在具有一定重量的压块上,相邻压块纵向通过钢绞线连接,横向采用刚性杆铰接,呈网状铺设,在梁顶通过钢绞线与背阴侧的配重块相连。压块用于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不被风荷载掀翻,配重块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不顺山体滑动,压块横向采用刚性杆铰接,保证山体在发生轻微滑坡时,相邻模块不会过度挤压,导致变形破坏。
47.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的施工方法,用于实施如上所述的用于不稳定斜坡体的光伏支架,包括:
48.s100:在山峰向阳的一侧放置多条连通山顶与山底的充气袋,并给充气袋充满空气。
49.s200:在山顶组装首套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压块模块、配重模块以及连接压块模块与配重模块的第一固定绞线,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装设在压块模块远离山峰的一侧,所述压块模块包括多组压块且呈网状铺设,所述配重模块为配重块,多条所述第一固定绞线一端与多组压块连接,另一端与一组所述配重块连接,每组配重块的个数可以不同。
50.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块形状呈“凹”形,且其开口朝向山峰的一面,所述开口与所述充气袋相适应。
51.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每套固定机构的多组压块中:相邻所述压块纵向之间通过第二固定绞线连接;相邻所述压块的横向之间采用刚性杆铰接。
52.s300:将组装完成的首套固定机构中的压块模块以及其上设置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沿多条充气袋依次朝山峰向阳一侧山底方向滑下,将对应的所述配重模块沿山峰背阴一侧放下,其中,每组配重块的个数根据山峰向阳一侧的倾斜角度、土质情况以及对应的压块受力特点确定,每套固定机构中压块模块与所述配重模块的受力保持平衡。
53.s400:待太阳能电池组件、压块模块与配重模块均放下后,释放充气袋内空气,使压块落地,与山体接触,将充气袋抽出,完成首套固定机构的施工过程。
54.s500:将多条充气袋放置于首套固定机构的邻侧,并给充气袋充满空气。
55.s600:在山顶组装下一套固定机构,再次执行步骤s22~s400,直至完成整个光伏支架的施工过程。
56.进一步地,每组配重块通过三条第一固定绞线与三组压块相连接。
57.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绞线和第二固定绞线均为钢绞线。
58.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布置在具有一定重量的压块上,压块呈网状铺设,形成稳定的结构,同时,在梁顶通过第一固定绞线将向阳侧的压块与背阴侧的配重块相连。压块用于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不被风荷载掀翻,配重块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不顺山体滑动。
59.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对压块起到牵拉的作用,适用于不稳定斜坡体或轻微滑坡体。
6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过程均在梁顶完成,效率和安全性均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61.其中,凡山地光伏项目均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及其施工方法。可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62.需要说明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64.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己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内容,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