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式辅助穿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6619发布日期:2022-08-06 05:3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手摇式辅助穿管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摇式辅助穿管车。


背景技术:

2.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市民素质的提高,市容市貌也变得尤为重要,并且原有的架空线路错综复杂,不仅影响市容还更会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危及市民财产及人身安全。因此将原有的光缆及电缆等架空线缆均埋入地下一定深度,电力通信畅通无阻,并且保证安全环保的前提下还不影响市容市貌。架空线路及光缆入地施工工艺中,七孔梅花管的保护套管为hdpe-160高密度聚乙烯pe管,外径160mm,壁厚9.5mm,光缆的保护管为pvc-u-110七孔梅花管。保护套管(hdpe-160)拉管施工完成后穿入七孔梅花管,在七孔梅花管穿管的过程中,因保护套管(hdpe-160)拉管施工的管线较长并且带有一定的弧度,导致阻力较大,在穿管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拉力去拖拽七孔梅花管,消耗较多人力,施工进度缓慢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摇式辅助穿管车,解决现有技术中梅花管穿管的过程中阻力较大,在穿管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拉力去拖拽七孔梅花管,消耗较多人力,施工进度缓慢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能够将七孔梅花管穿入保护套管内,省时省力。
4.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手摇式辅助穿管车,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底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车体端部的推动机构,设置车体内部的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拖拽机构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摇动机构。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摇式辅助穿管车,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移动机构、推动机构、传动机构、拖拽机构和摇动机构的协同配合作用,用来辅助七孔梅花管的穿管工作,解决现有技术中消耗较多人力,施工进度缓慢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能够通过传动机构、拖拽机构通过手摇式辅助穿管车将七孔梅花管穿入保护套管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施工进度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8.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9.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体底部的万向轮,万向轮的数量为4个。
10.推动机构包括固定焊接在车体侧面的铁片,焊接在铁片上的推手以及套设在推手上的握把。
11.传动机构包括大齿轮单元,与大齿轮单元啮合的第一连轴单元,与第一连轴单元啮合的第二连轴单元以及与第二连轴单元啮合的小齿轮单元。
12.大齿轮单元包括第一传动轴,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轴承组,第一连轴单元包括第二传动轴,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齿轮以
及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三齿轮,第二连轴单元包括第三传动轴,设置在第三传动轴上的第四齿轮以及设置在第三传动轴上的第五齿轮,小齿轮单元包括第四传动轴,设置在第四传动轴上的第六齿轮以及设置在第四传动轴上的第二轴承组。
13.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相互平行,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均为连轴且均位于车体内,第一传动轴包括位于车体内的第一转轴和位于车体外的缠绕轴,第四传动轴包括位于车体内的第二转轴和位于车体外的手动摇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连接,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啮合连接。
14.第一轴承组和第二轴承组均包括两个对称的轴承,两个对称的轴承分别分布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
15.拖拽机构包括缠绕轴,设置在缠绕轴末端的木质挡板,设置在缠绕轴上的弯钩以及与弯钩配合连接的钢丝绳。
16.摇动机构包括手动摇把以及包裹在手动摇把端头的防滑胶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摇式辅助穿管车的俯视结构图;
18.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摇式辅助穿管车拖拽七孔梅花管过程的平面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摇式辅助穿管车拖拽七孔梅花管过程的剖面图。
21.图中标记为:车体1;万向轮2;铁片3;推手4;握把5;第一齿轮6;第二传动轴7;第二齿轮8;第三齿轮9;第三传动轴10;第四齿轮11;第五齿轮12;第六齿轮13;第一转轴14;缠绕轴15;手动摇把16;木质挡板17,弯钩18;钢丝绳19;防滑胶片20;七孔梅花管21;保护套管22;第二转轴23;工作坑24。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手摇式辅助穿管车的俯视结构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一种手摇式辅助穿管车如图1、图2所示,包括车体1,设置在车体底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车体端部的推动机构,设置车体内部的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拖拽机构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摇动机构。
24.其中,车体1是由钢板焊接而成,车体1的六个面中,四个侧面和底面均通过铁皮焊接,车体的顶面开口,将四面及底部铁板焊接完毕,顶面暂不焊接。
25.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体1底部的万向轮2,万向轮2的数量为4个。四个万向轮2固定分布在车体1的下方,起到便于车体1移动的作用。
26.推动机构包括固定焊接在车体侧面的铁片3,焊接在铁片3上的推手4以及套设在推手上的握把5。铁片3与车体1的铁板进行焊接,推手4的材质为钢管,推手4由两个平行的钢管组成,握把5套设在推手4的末端,握把5由皮质材质制成,具有较大摩擦力,防止打滑;推手4以及握把5便于将车体1进行推动。
27.传动机构为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部分,安装在车体1的内部,包括大齿轮单元,与大
齿轮单元啮合的第一连轴单元,与第一连轴单元啮合的第二连轴单元以及与第二连轴单元啮合的小齿轮单元。
28.其中:大齿轮单元包括第一传动轴,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6以及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轴承组,第一连轴单元包括第二传动轴7,设置在第二传动轴7上的第二齿轮8以及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三齿轮9,第二连轴单元包括第三传动轴10,设置在第三传动轴10上的第四齿轮11以及设置在第三传动轴上的第五齿轮12,小齿轮单元包括第四传动轴,设置在第四传动轴上的第六齿轮13以及设置在第四传动轴上的第二轴承组。
29.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7、第三传动轴10和第四传动轴均相互平行,第二传动轴7和第三传动轴10均为连轴齿轮,每个传动轴上均有两个大小不等的齿轮;另外,第二传动轴7和第三传动轴10均位于车体1的内部,两端未伸出车体1的外部,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伸出车体1的外部,其余均在车体的内部,包括位于车体内的第一转轴14和位于车体外的缠绕轴15,第四传动轴也有一端伸出车体1的外部,但与第一传动轴伸出的方向相反,其余均在车体的内部,包括位于车体内的第二转轴23和位于车体外的手动摇把16。
30.另外,第一转轴14的两端设有第一轴承组,包括两个轴承,分布在第一转轴14的两端,第二转轴23的两端设有第二轴承组,包括两个轴承,分布在第二转轴23的两端。两对轴承分别按照要求分别固定在车体1的两侧。
31.在车体1内,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8啮合连接,第三齿轮9和第四齿轮11啮合连接,第五齿轮12和第六齿轮13啮合连接。其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6的齿数为26个,第二齿轮8的齿数为26个,第三齿轮9的齿数为9个,第四齿轮11的齿数为9个,第五齿轮12的齿数为9个,第六齿轮13的齿数为9个。
32.此外,拖拽机构包括缠绕轴15,设置在缠绕轴15末端的木质挡板17,设置在缠绕轴15上的弯钩18以及与弯钩18配合连接的钢丝绳19,木质挡板17对缠绕轴15进行限位,弯钩18能够固定钢丝绳19,缠绕轴15上的弯钩18和钢丝绳配合连接去拖拽七孔梅花管。
33.摇动机构包括手动摇把16以及包裹在手动摇把端头的防滑胶片20。手动摇把16在第二转轴15伸出车体1处做成手摇把,并在端头包上防滑胶片20,用于防滑。
34.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手摇式辅助穿管车拖拽七孔梅花管过程的平面图;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手摇式辅助穿管车拖拽七孔梅花管过程的剖面图。
35.该手摇式辅助穿管车具体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36.步骤一、将移动机构、推动机构、传动机构、拖拽机构以及摇动机构等构件进行合理组装,安装在车体1上;
37.步骤二、在保护套管22(hdpe-160)拉管进入工作坑24时,施工过程中,使用手摇式辅助穿管车上的摇动机构、传动机构、拖拽机构配合作用,通过对摇动机构中的手动摇把16进行逆时针摇动,带动传动机构中的齿轮组进行啮合,从而带动缠绕轴15转动,弯钩18能够固定钢丝绳19,通过对钢丝绳19拉动对七孔梅花管21进行拖拽,具体如图3和图4所示,用来辅助七孔梅花管的穿管工作。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