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4057发布日期:2023-04-19 20:5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变电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1、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

2、箱式变电站由于结构较为单一,在进行户外使用时,通过内部散热进行保证内部温度的适宜,目前市面上多通过散热器来进行完成,但是由于变电站放置于底面,对于内部电器元件的底部无法进行排热工作,同时缺少对于电器元件本身进行降温的机构,无法从根本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箱体的正面安装有开合门,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安装有散热架,所述电器元件安装于散热架的顶部,所述散热架的中部安装有通风机构,所述散热架的底部安装有水冷机构,所述箱体的内壁开设有三个散热槽,每个所述散热槽的内部均安装有一组散热器,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安装有三个分别与三个散热槽相对应的滤网板。

2、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开设于散热架中部的通孔,通孔的内部安装有扇叶,且扇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安装于通孔内壁的筛网。

3、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直径值小于电器元件的宽度值。

4、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机构包括两个水冷箱,水冷箱通过内部的泵机处分别安装有相适配的水冷管,两个水冷管分别呈s状安装于散热架顶部的两个限位板的内部。

5、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散热管,两个散热管的输入端分别位于通孔的底部并与箱体内部相连通,两个散热管的输出端分别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并与箱体的外部相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安装有防水机构,防水机构为遇水膨胀止水条。

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壁的外层安装有隔热板。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相比较传统的箱式变电站而言,对于内部电器元件具有一定的降温效果,方便后续的散热效果;同时对电器元件进行太高处理,电器元件与箱体之间不接触,使电器元件的底部也可进行散热工作,增加内部散热的效率,同时通过增加的隔热板减少由外部热量进入导致内部温度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箱体(1)的正面安装有开合门,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安装有散热架(2),所述散热架(2)的顶部安装有电器元件,所述散热架(2)的中部安装有通风机构(3),所述散热架(2)的底部安装有水冷机构,所述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三个散热槽(7),每个所述散热槽(7)的内部均安装有一组散热器(9),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三个分别与三个散热槽(7)相对应的滤网板(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3)包括开设于散热架(2)中部的通孔,通孔的内部安装有扇叶,且扇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安装于通孔内壁的筛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值小于电器元件的宽度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构包括两个水冷箱(4),水冷箱(4)通过内部的泵机处分别安装有相适配的水冷管(5),两个水冷管(5)分别呈s状安装于散热架(2)顶部的两个限位板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散热管(6),两个散热管(6)的输入端分别位于通孔的底部并与箱体(1)内部相连通,两个散热管(6)的输出端分别位于箱体(1)的左右两侧并与箱体(1)的外部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7)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安装有防水机构(8),防水机构(8)为遇水膨胀止水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外层安装有隔热板(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箱体的正面安装有开合门,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安装有散热架,所述电器元件安装于散热架的顶部,所述散热架的中部安装有通风机构;对于内部电器元件具有一定的降温效果,方便后续的散热效果;同时对电器元件进行太高处理,电器元件与箱体之间不接触,使电器元件的底部也可进行散热工作,增加内部散热的效率,同时通过增加的隔热板减少由外部热量进入导致内部温度升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辛,王艳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朗兴共创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