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绕线上料夹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3850发布日期:2022-11-15 19:4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定子绕线上料夹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夹具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绕线上料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2.定子绕组是指安装在定子上的绕组,也就是绕在定子上面的铜线。绕组是由多个线圈或线圈组构成一相或整个电磁电路的统称。电动机根据线圈绕制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集中式绕组的绕制和嵌装比较简单,但效率较低,运行性能也差。交流电动机定子绝大部分都是应用分布式绕组,根据不同机种、型号及线圈嵌绕的工艺条件,电动机各自设计采用不同的绕组型式和规格。定子绕组根据电动机的磁极数与绕组分布形成实际磁极数的关系,可分为显极式与隐式两种类型,在定子上绕线通常通过人工来完成。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绕线未经收卷四处散落使得在电机的定子上布线的效率降低,上料机构在上料时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使得绕线的速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绕线上料夹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绕线未经收卷四处散落使得在电机的定子上布线的效率降低,上料机构在上料时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使得绕线的速率受到影响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定子绕线上料夹具结构,包括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内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有上料机构,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分别延伸出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外侧;
6.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有圆板,顶端的所述圆板和底端的圆板上均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圆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圆板,所述夹持机构设在通孔的外侧。
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设在第二弧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均设在通孔的外侧,夹持机构的设置使得绕线得到固定,防止绕线未经收卷四处散落使得在电机的定子上布线的效率降低。
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均固定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设置防止上料机构滑落。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端与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设有短杆,所述短杆的一端贯穿有手柄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手柄设在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的外侧,使得上料机构被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端固定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设在第一夹板与手柄、第二夹板与手柄之间,对第一螺纹杆进行限位。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设有两个第二螺纹杆,两个第二螺纹杆的两端均贯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均与第二螺纹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端螺纹设有两个螺母,两个所述螺母分别与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外侧接触,便于对绕线进行夹持。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圆板的底端和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圆板的底端和顶端滑动接触,便于对绕线进行夹持。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绕线线圈的一端通过下方的第一弧形板进入上方的第一弧形板后穿出,其一端位于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推动第二弧形板使得第二弧形板的内侧与绕线的外端接触,拧紧其上两个螺母使得螺母的与第二弧形板的外侧抵紧,此时绕线的一端被固定,将绕线一圈圈地缠在收卷辊的外端上,绕线的另一端穿进最靠近的一个第一弧形板并延伸出该第一弧形板的外侧,按照上述的固定方式,将绕线的另一端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对电机的定子绕线进行收卷,防止绕线散落的情况出现,便于在电机的定子上布线,提高绕线的效率;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两个手柄,则两个手柄分别带动各自连接的第一螺纹杆和短杆向内侧移动,此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不断靠近,直至两个橡胶垫内侧与收卷辊的外端紧紧抵住,此时上料机构被固定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将上料机构进行夹持,防止上料机构在上料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使得绕线的速率不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螺纹杆、短杆以及手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橡胶垫;4、上料机构;5、第一螺纹杆;6、短杆;7、手柄;8、收卷辊;9、圆板;10、第一弧形板;11、第二弧形板;12、第二螺纹杆;13、螺母;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参照说明书附图2、4以及5,该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线上料夹具结构,包括第一夹板1,所述第一夹板1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板2,所述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内侧均开设
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有上料机构4,所述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之间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一端分别延伸出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外侧;
24.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收卷辊8,所述收卷辊8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有圆板9,顶端的所述圆板9和底端的圆板9上均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圆板9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4,所述通孔14贯穿圆板9,所述夹持机构设在通孔14的外侧。
25.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1,所述第一弧形板10设在第二弧形板11的一侧,所述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1均设在通孔14的外侧,夹持机构的设置使得绕线得到固定,防止绕线未经收卷四处散落使得在电机的定子上布线的效率降低。
26.实施场景具体为:将绕线线圈的一端通过下方的第一弧形板10进入上方的第一弧形板10后穿出,其一端位于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1之间,推动第二弧形板11使得第二弧形板11的内侧与绕线的外端接触,拧紧其上两个螺母13使得螺母13的与第二弧形板11的外侧抵紧,此时绕线的一端被固定,将绕线一圈圈地缠在收卷辊8的外端上,绕线的另一端穿进最靠近的一个第一弧形板10并延伸出该第一弧形板10的外侧,按照上述的固定方式,将绕线的另一端固定,本装置对电机的定子绕线进行收卷,防止绕线散落的情况出现,便于在电机的定子上布线,提高绕线的效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线未经收卷四处散落使得在电机的定子上布线的效率降低的问题。
27.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线上料夹具结构,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均固定设有橡胶垫3,橡胶垫3的设置防止上料机构4滑落,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外端与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一端固定设有短杆6,所述短杆6的一端贯穿有手柄7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手柄7设在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的外侧,使得上料机构4被固定,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外端固定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设在第一夹板1与手柄7、第二夹板2与手柄7之间,对第一螺纹杆5进行限位,所述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1之间设有两个第二螺纹杆12,两个第二螺纹杆12的两端均贯穿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1,所述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1均与第二螺纹杆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外端螺纹设有两个螺母13,两个所述螺母13分别与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1的外侧接触,便于对绕线进行夹持,所述第一弧形板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圆板9的底端和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圆板9的底端和顶端滑动接触,便于对绕线进行夹持。
28.实施场景具体为:将收卷辊8的外端放置于两个橡胶垫3内侧,如图1所示,转动两个手柄7,则两个手柄7分别带动各自连接的第一螺纹杆5和短杆6向内侧移动,此时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不断靠近,直至两个橡胶垫3内侧与收卷辊8的外端紧紧抵住,此时上料机构被固定在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之间,本装置将上料机构进行夹持,防止上料机构在上料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使得绕线的速率不受到影响,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料机构在上料时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使得绕线的速率受到影响的问题。
29.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