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装置、油冷电机、推进器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8818发布日期:2022-11-15 21:2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接装置、油冷电机、推进器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接装置、油冷电机、推进器及船舶。


背景技术:

2.油冷电机技术是指采用冷却油对电机内部的定子、转子进行导热,并最终通过冷却油将热量传导至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再将热量传导至外部的水或空气进行散热的冷却方式,其散热效率较高,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但是由于电机壳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油,为了防止冷却油泄露,电机的线束转接处密封变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防止外部水进入,一方面要防止内部油液泄漏。
3.现有的油冷电机密封方案中,设置有线束铜鼻子,通过在线束铜鼻子上面开密封槽,再加入密封圈,配合其他零件,达到电机出线的密封效果。但是在对铜鼻子处密封后,还需要将线束转接连接至电源端口,增加操作步骤,使用不友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转接装置、油冷电机、推进器及船舶。
5.提供一种转接装置,转接装置包括转接套筒、第一密封件、转接固定件、第二密封件以及中空壳体,转接套筒的一端用于与第一线束连接,其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线束连接;第一密封件紧密套设在转接套筒外;转接固定件设置有第一通孔,转接套筒嵌设在第一通孔内,且第一密封件密封于第一通孔的侧壁与转接套筒之间;第二密封件紧密套设在转接固定件周侧;中空壳体设有线束腔体,转接固定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位于线束腔体内,第二密封件密封于线束腔体内壁与转接固定件之间。
6.提供一种油冷电机,油冷电机包括上述的转接装置,油冷电机还包括壳体和导电线缆;壳体设有容置腔及连通容置腔的穿线孔;导电线缆从穿线孔向容置腔内延伸;中空壳体与壳体连接,线束腔体与穿线孔连通,导电线缆位于穿线孔的一端形成第一线束。
7.提供一种推进器,推进器包括上述的油冷电机。
8.提供一种船舶,船舶包括上述的推进器。
9.本技术提出的转接装置,通过转接套筒连接第一线束与第二线束,然后将转接套筒嵌设在转接固定件的第一通孔内,其中,第一密封件紧密套设在转接套筒外,密封于第一通孔的侧壁与转接套筒之间,能够提高转接固定件与转接套筒之间的密封性,线束腔体容置转接固定件,第二密封件密封于线束腔体内壁与转接固定件之间,能够提高转接固定件与中空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转接装置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将第一线束与第二线束的连接点进行密封,提高第一线束与第二线束转接处的密封性,安装操作方便,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1.图1是本技术转接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技术转接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13.图3是图2实施例中转接装置爆炸图的剖面示意图;
14.图4是本技术油冷电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本技术推进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是本技术船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8.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19.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0.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技术转接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转接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2实施例中转接装置爆炸图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转接装置10包括转接套筒110、第一密封件120、转接固定件130、第二密封件140以及中空壳体150,转接套筒110的一端用于与第一线束200连接,其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线束300连接;第一密封件120紧密套设在转接套筒110外;转接固定件130设置有第一通孔131,转接套筒110嵌设在第一通孔131内,且第一密封件120密封于第一通孔131的侧壁与转接套筒110之间;第二密封件140紧密套设在转接固定件130周侧;中空壳体150设有线束腔体151,转接固定件130和第二密封件140均位于线束腔体151内,第二密封件140密封于线束腔体151内壁与转接固定件130之间。
22.转接装置10包括转接套筒110、第一密封件120、转接固定件130、第二密封件140以及中空壳体150。转接套筒110的一端用于与第一线束200连接,转接套筒110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线束300连接,即第一线束200以及第二线束300在转接套筒110内实现电气连接。转接套筒110与线束的连接,可以通过将线束压接在转接套筒110上,实现转接套筒110与线束的连接。转接套筒110可以由铜管制成,第一线束200与第二线束300分别与铜管连接,实现两者的电气连接。
23.其中,第一线束200、第二线束300可以是相同材质的线束;第一线束200、第二线束
300可以是火线、零线或者信号线等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的线束;第一线束200、第二线束300还可以是由较粗的电缆线分为多股较细的电缆线。第一线束200、第二线束300可以连接不同的设备;或者第一线束200、第二线束300来自同一个设备,但是分别处于不同的环境,无论第一线束200、第二线束300是否来自同一个设备,均可以通过转接套筒110实现电气连接。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线束200与第二线束300来自同一个设备,但是第一线束200容置于充斥着润滑油的环境中,第二线束300则处于外界环境中。
24.第一密封件120紧密套设在转接套筒110外,可以用于将第一线束200与第二线束300与转接套筒110的接线端口进行进一步密封。
25.转接固定件130设置有第一通孔131,而转接套筒110连接第一线束200、第二线束300后,嵌设在第一通孔131内,并且第一密封件120密封于第一通孔131的侧壁与转接套筒110之间。转接固定件130可以是格兰头,格兰头具有防尘防水的性质。其中,第二密封件140紧密套设在转接固定件130的周侧,将转接固定件130进行密封。中空壳体150设有线束腔体151,转接固定件130和第二密封件140均位于线束腔体151内,第二密封件140密封于线束腔体151内壁与转接固定件130之间。
26.其中,第一密封件120与第二密封件140可以是o型密封圈,或者是其他密封膜等。
27.本技术提出的转接装置10,通过转接套筒110连接第一线束200与第二线束300,然后将转接套筒110嵌设在转接固定件130的第一通孔131内,其中,第一密封件120紧密套设在转接套筒110外,密封于第一通孔131的侧壁与转接套筒110之间,能够提高转接固定件130与转接套筒110之间的密封性,线束腔体151容置转接固定件130,第二密封件140密封于线束腔体151内壁与转接固定件130之间能够提高转接固定件130与中空壳体150之间的密封性。转接装置10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将第一线束200与第二线束300的连接点进行密封,提高第一线束200与第二线束300转接处的密封性,转接装置10的安装操作方便,提高用户体验。
28.可选地,第一密封件120包括两个第一密封圈,两个第一密封圈沿转接套筒110的轴向间隔设置。
29.两个第一密封圈可以对转接套筒110与转接固定件130进行密封,提高转接套筒110与转接固定件130之间的密封性。或者两个第一密封圈可以分别对转接套筒110与第一线束200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以及转接套筒110与第二线束300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液体类介质直接接触到转接套筒110与线束的连接处,损坏第一线束200、第二线束300的电气连接。其中,第一密封圈可以是丁腈橡胶密封圈,丁腈橡胶密封圈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即其能够适应较多环境、且成本低。
30.转接装置10通过设置沿转接套筒110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密封圈,两个第一密封圈可以对转接套筒110与转接固定件130进行密封,提高转接套筒110与转接固定件130之间的密封性。或者两个第一密封圈对转接套筒110与第一线束200、第二线束300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能够防止第一线束200、第二线束300与转接套筒110的连接处直接接触液体类介质,从而减少第一线束200与第二线束300电气连接的损坏。
31.可选地,中空壳体150包括第一壳体152和与第一壳体152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壳体153,第一壳体152具有第一内腔151a,第二壳体153具有第二内腔151b,第一内腔151a和第
二内腔151b共同形成线束腔体151,转接固定件130部分收容于第一内腔151a内,另一部分收容于第二内腔151b内。
32.中空壳体150包括第一壳体152和第二壳体153,并且第一壳体152具有第一内腔151a,第二壳体153具有第二内腔151b,而第一内腔151a和第二内腔151b共同形成了线束腔体151。其中,第一壳体152与第二壳体153可以拆卸连接。第一内腔151a可以容置部分第一线束200,第二壳体153可以容置部分第二线束300,其中,转接固定件130部分收容于第一内腔151a内,另一部分收容于第二内腔151b。则转接固定件130可以将第一内腔151a与第二内腔151b进行隔绝,当第一内腔151a与第二内腔151b容置有液体介质时,能够防止第一内腔151a与第二内腔151b中的介质互通。
33.第一壳体152与第二壳体153可以拆卸连接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52靠近第二壳体153的一端形成有外螺纹,第二壳体153靠近第一壳体152的一端形成有内螺纹,则第一壳体152与第二壳体153可以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旋转连接。
34.第一壳体152与第二壳体153可以拆卸连接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52靠近第二壳体153的一端设置有卡槽,第二壳体153靠近第一壳体152的一端设置有卡榫,则第一壳体152与第二壳体153可以通过卡槽与卡榫卡扣,实现第一壳体152与第二壳体153的拆卸连接。
35.中空壳体150通过设置可以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152与第二壳体153,可以在中空壳体150安装前,将转接套筒110与第一线束200、第二线束300连接,然后将转接套筒110嵌设在转接固定件130的第一通孔131内,再将转接固定件130与第二密封件140容置于第一壳体152的第一腔体内,最后将第二壳体153安装在第一壳体152上。通过上述方式,使得转接装置10的安装更为方便,提高使用体验;并且转接固定件130可以将第一内腔151a与第二内腔151b进行隔绝,能够防止容置于第一内腔151a与第二内腔151b中的液体介质互通。
36.可选地,第二壳体153靠近第一壳体152的一端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凸台152a;转接固定件130设有凸起部132,凸起部13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壳体152插入第二壳体153的一端的端面153a及所述凸台152a抵接。
37.第二壳体153在靠近第一壳体152的一端,第二内腔151b的内侧壁沿周向设置有凸台152a。而第一壳体152在靠近第二壳体153的一端,在第一内腔151a内,形成有一端面153a。其中,转接固定件130设置有凸起部132,转接固定件130部分设置在第二内腔151b内时,转接固定件130的凸起部132的一侧与第二壳体153的凸台152a抵接,则第一壳体152与第二壳体153连接时,转接固定件130的凸起部132的另一侧与第一壳体152的端面153a抵接,从而将转接固定件130固定在线束腔内。
38.转接固定件130通过在第二壳体153靠近第一壳体152的一端内侧壁沿周向设置凸台152a,第一壳体152在靠近第二壳体153的一端在第一内腔151a内形成有一端面153a,并且转接固定件130设有凸起部132,凸起部13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壳体152插入第二壳体153的一端的端面153a及凸台152a抵接。通过上述方式,转接固定件130能够固定在线束腔内,从而固定转接套筒110。
39.可选地,第二密封件140包括两个第二密封圈,两个第二密封圈沿转接固定件130的轴向间隔设置,其中一个第二密封圈设置于第一内腔151a与转接固定件130之间,另一个第二密封圈设置于第二内腔151b与转接固定件130之间。
40.第二密封件140包括两个第二密封圈,且两个密封圈沿转接固定件130的轴向间隔设置。其中,一个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内腔151a与转接固定件130之间,另一个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二内腔151b与转接固定件130之间。其中,第二密封圈可以是o型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可以紧密贴近转接固定件130的凸台152a的两侧设置。
41.转接装置10通过设置沿转接固定件130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密封圈,用于对转接固定件130与第一内腔151a、第二内腔151b进行密封,能够提高转接固定件130与中空壳体150之间的密封性。
42.一个实施例中,转接装置10包括转接套筒110、转接固定件130、两个第一密封圈、两个第二密封圈和设置有线束腔体151并且第一壳体152与第二壳体153可拆卸连接的中空壳体150。转接装置10的主要装配过程如下:
43.步骤一,转接套筒110的一端与第一线束200连接,转接套筒110的另一端与第二线束300连接。
44.步骤二,转接套筒110嵌设在转接固定件130第一通孔131内,并且两个第一密封圈沿转接套筒110轴向间隔设置,密封于第一通孔131的侧壁与转接套筒110之间。
45.步骤三,转接固定件130安装于第一壳体152的第一内腔151a,一个第二密封件140密封于第一内腔151a与转接固定件130之间;一个第二密封件140密封于第二内腔151b与转接固定件130之间,最后将第二壳体153与第一壳体152固定连接。
46.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油冷电机40,参阅图4,图4是本技术油冷电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油冷电机40包括转接装置10、壳体420和导电线缆430;转接装置10是上述转接装置实施例中任意一项转接装置。壳体420设有容置腔421及连通容置腔421的穿线孔422;导电线缆430从穿线孔422向容置腔421内延伸;转接装置的中空壳体150与壳体420连接,中空壳体150设置的线束腔体151与穿线孔连通422,导电线缆430位于穿线孔422的一端形成第一线束。
47.油冷电机40包括转接装置10、壳体420和导电线缆430。其中,转接装置10是上述转接装置实施例中任意一项转接装置。壳体420设置有容置腔421以及连通容置腔421的穿线孔422,导电线缆430从穿线孔422向容置腔421内延伸。中空壳体与壳体420连接,线束腔体与穿线孔422连通,导电线缆430位于穿线孔422的一端形成第一线束,则导电线缆430可以通过转接装置10进行密封转接。
48.可选地,壳体420与中空壳体一体成型。壳体420通过与中空壳体一体成型,相对非一体成型来说,能够减少壳体420与中空壳体固定连接带来的密封问题。
49.可选地,壳体420与中空壳体密封对接。壳体420与中空壳体密封对接,其中,中空壳体靠近壳体42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外螺纹,壳体420与中空壳体对接部位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壳体420的内螺纹与中空壳体的外螺纹进行旋转连接,实现中空壳体与壳体420的紧密对接。油冷电机40通过设置壳体420与中空壳体紧密对接,即导电线缆430可以预先穿过穿线孔422进入线束腔体,并在线束腔体内完成密封转接,最后再将中空壳体与壳体420紧密对接,则导电线缆430能够快速进行密封转接。
50.可选地,油冷电机40还包括定转子440和冷却油450,定转子440设置于容置腔421内,并与导电线缆430电连接,冷却油450收容于容置腔421内,以对定转子440冷却。
51.油冷电机40还包括定转子440和冷却油450。其中,定转子440设置在容置腔421内,
并与导电线缆430电连接。冷却油450收容于容置腔421内,在定转子440工作发热升温时,能够对定转子440进行冷却,降低定转子440的温度,从而延长油冷电机40的使用寿命。其中,转接装置10能够对导电线缆430进行密封转接,防止冷却油450从导电线缆430出线处泄露,同时将外部的杂质例如水、颗粒等隔绝在壳体420外。
52.可选地,导电线缆430为三相线。导电线缆430为三相线时,油冷电机40可以为三相电机。
5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推进器50,参阅图5,图5是本技术推进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推进器50包括油冷电机40,油冷电机40主要用于为推进器50提供动力。其中,油冷电机40可以是上述油冷电机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油冷电机。推进器50还包括驱动器520和螺旋桨530,驱动器520和螺旋桨530分别与油冷电机40连接,油冷电机40在驱动器520的驱动下,将转动扭矩传导至螺旋桨530,从而带动螺旋桨530转动。
5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船舶,参阅图6,图6是本技术船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船舶60包括推进器50,推进器主要用于推动船舶60在水中移动。其中,推进器50可以是上述推进器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推进器。船舶60还包括船体620和操控机构630,推进器50和操控机构630分别设置在船体620上,并且推进器50与操控机构630连接,操控机构630用于操控推进器50的转向,从而改变船体620的移动方向。
5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