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调速器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8233发布日期:2022-09-28 00:2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调速器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调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永磁调速器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2.永磁调速是以改变永磁转子和导体转子耦合的有效部分,即可改变两者之间传递的扭矩,能实现可重复的、可调整的、可控制的输出扭矩和转速,从而实现调速节能目的的一种设备,永磁调速因其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节能降耗的特点,所以,在现代石油、石化、电力、矿山、化工等行业的电机拖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3.现有的永磁调速器调节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运行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轴承处于长时间的运行且难以及时的对轴承进行润滑,而在对轴承添加润滑油时多为人工进行操作,难以有效的对轴承进行润滑油的添加,易影响永磁调速器调节结构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永磁调速器调节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一种永磁调速器调节结构,包括调速器外壳;
6.所述调速器外壳内部右侧设置有轴承,所述调速器外壳上设置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用于对所述轴承提供润滑油;
7.所述调速器外壳外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调速器外壳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环形板、挡板和防尘网,所述环形板设有两块并活动嵌入环形槽,所述挡板设有多块并与环形板内表面固定,所述防尘网设于多块并位于调速器外壳内部。
8.特别的,所述调速器外壳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所述调速器外壳左侧设置有贯穿其内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导体转子连接。
9.特别的,所述调速器外壳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散热口,所述挡板内端贯穿至散热口内部。
10.特别的,右侧所述挡板插入左侧所述挡板内部,所述防尘网位于两块所述挡板下端。
11.特别的,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储油箱、导管、总管和固定套,所述储油箱设于调速器外壳上表面,所述储油箱后侧设置有微型泵,所述导管连接于微型泵上,所述总管固定于导管下端,所述固定套固定于调速器外壳右侧。
12.特别的,所述固定套左侧上下端均固定有喷头,所述总管外表面固定有两根分管,所述分管与喷头连接,所述调速器外壳内部右侧开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输液通道,所述输液通道位于轴承右侧并与其内部滚珠对应,所述喷头左端插入输液通道内。
13.特别的,所述传动轴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套,所述调速器外壳左侧表面上端固定有与所述调节套连接的电动缸。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5.通过储油箱、导管、总管、固定套和分管以及喷头的结合,通过微型泵让润滑油沿着导管、总管和分管流动,最终通过喷头注射到输液通道并对轴承进行润滑,能较为快速的对轴承进行润滑,能解决人工对轴承添加润滑油较为不便的问题,能解决以往永磁调速器上的轴承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润滑程度不够而影响永磁调速器正常使用的问题,能减少轴承的磨损并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16.通过环形槽、环形板、挡板和防尘网以及散热口的结合,不仅能实现对永磁调速器使的散热,同时,能防止异物掉落进调速器外壳内并影响永磁调速器的使用,且挡板的打开方式简便,便于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局部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速器外壳与环形板连接处右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记:调速器外壳1、传动轴2、导体转子3、永磁转子4、轴承5、储油箱6、喷头7、导管8、总管9、固定套10、分管11、输液通道12、微型泵13、环形槽14、环形板15、挡板16、防尘网17、散热口18、调节套19、电动缸20。
具体实施方式
23.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是一种永磁调速器调节结构,包括调速器外壳1,所述调速器外壳1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导体转子3和永磁转子4,所述调速器外壳1左侧设置有贯穿其内部的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与导体转子3连接,所述传动轴2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套19,所述调速器外壳1左侧表面上端固定有与所述调节套19连接的电动缸20;
24.通过让电动缸20通电并向右拉动调节套19,由于调节套19转动嵌套于传动轴2表面,因此,在电动缸20拉动调节套19时传动轴2会一同移动,由于传动轴2与导体转子3连接,因此,在传动轴2的推动下导体转子3转子会不断靠近永磁转子4,反之,通过让电动缸20通电并向左推动调节套19,调节套19会通过传动轴2带动导体转子3远离永磁转子4,以此,便可实现对转速的调节,操作方式简便;
25.所述调速器外壳1内部右侧设置有轴承5,所述调速器外壳1上设置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用于对所述轴承5提供润滑油,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储油箱6、导管8、总管9和固定套10,所述储油箱6设于调速器外壳1上表面,所述储油箱6后侧设置有微型泵13,所述导管8连接于微型泵13上,所述总管9固定于导管8下端,所述固定套10固定于调速器外壳1右侧,所述固定套10左侧上下端均固定有喷头7,所述总管9外表面固定有两根分管11,所述分管11与喷头7连接,所述调速器外壳1内部右侧开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输液通道12,所述输液通道12位于轴承5右侧并与其内部滚珠对应,所述喷头7左端插入输液通道12内;
26.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将用于轴承5润滑的润滑油倒入储油箱6内,之后,通过让微型泵13与外部电源连接并使其通电,随后,在微型泵13的作用下储油箱6内的润滑油会进入到导管8内,之后,导管8内的润滑油会沿着导管8流动至总管9内,随后,进入到总管9内的
润滑油会分别通过两根分管11由喷头7注射进输液通道12内,由于输液通道12与轴承5内的滚珠对应,因此,润滑油会沿着输液通道12进入到轴承5内并对轴承5进行润滑,以此,通过储油箱6、导管8、总管9、固定套10和分管11以及喷头7的结合,通过微型泵13让润滑油沿着导管8、总管9和分管11流动,最终通过喷头7注射到输液通道12并对轴承5进行润滑,能较为快速的对轴承5进行润滑,能解决人工对轴承5添加润滑油较为不便的问题,能解决以往永磁调速器上的轴承5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润滑程度不够而影响永磁调速器正常使用的问题,能减少轴承5的磨损并延长轴承5的使用寿命;
27.所述调速器外壳1外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环形槽14,所述调速器外壳1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环形板15、挡板16和防尘网17,所述环形板15设有两块并活动嵌入环形槽14,所述挡板16设有多块并与环形板15内表面固定,所述防尘网17设于多块并位于调速器外壳1内部,所述调速器外壳1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散热口18,所述挡板16内端贯穿至散热口18内部,右侧所述挡板16插入左侧所述挡板16内部,所述防尘网17位于两块所述挡板16下端;
28.进一步的,在永磁调速器使用过程中,通过向调速器外壳1左右两端拉动环形板15并使其脱离环形槽14,之后,在两块环形板15的带动下两块相互连接的挡板16会分离,之后,随着挡板16取消对散热口18的遮挡,随后便可对永磁调速器运行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由于设置有防尘网17,因此,在散热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异物掉落进调速器外壳1内并影响永磁调速器的使用,在需要使用永磁调速器时,将两块环形板15向调速器外壳1所在位置推动,并使其嵌入环形槽14内,同时,两块挡板16受到与之固定的环形板15推动会连接在一起,此时两块挡板16会对散热口18进行遮挡,能防止尖锐的异物掉入散热口18内并出现防尘网17破碎的情况,以此,通过环形槽14、环形板15、挡板16和防尘网17以及散热口18的结合,不仅能实现对永磁调速器使的散热,同时,能防止异物掉落进调速器外壳1内并影响永磁调速器的使用,且挡板16的打开方式简便,便于使用者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