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主轴的过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0290发布日期:2022-11-29 20:4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主轴的过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主轴机构过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主轴的过线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代领域中主轴旋转机构以及过线系统是一直被重视的问题,设计以及加工生产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保证主轴包括但不仅限于跳动性的精度,同轴度的要求,不仅如此,对于后期的走线、布线要求也需要按照不同的生产规范,这涉及到机构的运动方式以及现场操作安全,目前在此领域的设计中,往往我们不能兼顾二者。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主轴的过线系统,其具有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具备完整的过线系统,以实现机构在做旋转运动的同时,对于电器线路以及气路管道起到合理的布局以及保护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旋转主轴的过线系统,包括焊接支架,所述焊接支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设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内转动连接有空心旋转主轴,所述空心旋转主轴顶部延伸至空心筒外侧固定连接有夹爪气缸,所述夹爪气缸底部位于空心旋转主轴上开设有多个腰孔,所述空心旋转主轴底部延伸至空心筒外侧连接有大同步带轮,所述空心旋转主轴底部设有过线系统,所述过线系统包括安装于大同步带轮底部的气电滑环固定座,所述气电滑环固定座底部配套连接有气电滑环主体,所述气电滑环主体底部配套连接有气电滑环安装座,所述气电滑环安装座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电滑环支撑板,所述气电滑环支撑板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焊接支架外壁,所述气电滑环安装座底部开设有多个走线孔,多个所述走线孔与气电滑环安装座、气电滑环主体、气电滑环固定座、空心旋转主轴以及腰孔内部互相连通,所述焊接支架外壁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上设有旋转系统,所述旋转系统配合大同步带轮驱动空心旋转主轴旋转工作。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首先将导线以及导线管通过气电滑环安装座底部的走线孔进行穿过气电滑环固定座内部、接着配合气电滑环主体的工作,最终将导线穿过空心旋转主轴上的腰孔成功连接于夹爪气缸进行工作,此时旋转系统配合大同步带轮驱动空心旋转主轴以及其他装置旋转工作,导线以及导线管配合其他装置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7.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系统包括减速机、伺服电机、电机调整板、小同步带轮、同步带,所述l型支撑板上开设有u型孔,所述电机调整板安装于u型孔底部,所述减速机固定安装于电机调整板顶部,所述减速机输出轴贯穿于电机调整板并延伸于电机调整板底部与小同步带轮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套装于减速机顶部,所述同步带连接于小同步带轮与大同步带轮之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配合减速机正常旋转工作,此时减速机的输出
端配合小同步带轮转动工作,在旋转工作的同时,小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大同步带轮配合旋转工作,最后带动大同步带轮上的其他装置驱动旋转工作。
9.进一步设置:所述空心旋转主轴于空心筒之间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第二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与第二角接触球轴承之间配合工作,所述空心筒与空心旋转主轴之间位于第二角接触球轴承底部设有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外侧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角接触球轴承空心筒之间均设有轴承外圈隔套,所述轴承外圈隔套内部间隙配合有轴承内圈隔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心旋转主轴在旋转工作过程当中,通过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第二角接触球轴承分别与轴承外圈隔套以及轴承内圈隔套之间的配合,以及配合滚针轴承的工作能够保证较高的旋转精度。
11.进一步设置:所述大同步带轮与气电滑环固定座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将气电滑环固定座定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架的设置能够保证其他装置的稳固性,防止过线系统在旋转工作过程当中滑落,影响工作进度。
13.进一步设置:所述l型支撑板上位于u型孔两侧设有多个对称的安装孔,所述电机调整板上开设有与安装孔匹配的对接孔,所述安装孔与对接孔之间通过螺栓螺纹匹配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工作要求,电机调整板与u型孔之间通过螺栓螺纹匹配连接以此保证电机调整板上其他装置的稳固性。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具备过线系统,工人首先将夹爪气缸的导线以及导线管通过气电滑环安装座底部的走线孔配合接入气电滑环固定座内部、接着配合气电滑环主体的工作,最终将导线穿过空心旋转主轴上的腰孔成功连接于夹爪气缸进行工作,导线以及导线管在配合其他装置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17.2、本实用新型具备旋转系统,伺服电机配合减速机正常旋转工作,此时减速机的输出端配合小同步带轮转动工作,在旋转工作的同时,小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大同步带轮配合旋转工作,最后带动大同步带轮以及大同步带轮上的其他装置驱动旋转工作。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a-a的剖视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4.图中,1、焊接支架;2、连接孔;3、连接座;4、空心筒;5、空心旋转主轴;6、夹爪气缸;7、腰孔;8、大同步带轮;9、l型支撑板;10、旋转系统;101、减速机;102、伺服电机;103、电机调整板;104、小同步带轮;105、同步带;106、u型孔;11、过线系统;12、气电滑环固定座;13、
气电滑环主体;14、气电滑环安装座;15、气电滑环支撑板;16、走线孔;17、第一角接触球轴承;18、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9、轴承外圈隔套;20、轴承内圈隔套;21、滚针轴承;22、锁紧螺母;23、连接架;24、安装孔;25、对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5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26.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一种旋转主轴的过线系统,如图1、2、4所示,包括焊接支架1,焊接支架1上开设有连接孔2,连接孔2内固定安装有连接座3,连接座3内设有空心筒4,空心筒4内转动连接有空心旋转主轴5,空心旋转主轴5顶部延伸至空心筒4外侧固定连接有夹爪气缸6,夹爪气缸6底部位于空心旋转主轴5上开设有多个腰孔7,空心旋转主轴5底部设有过线系统11,过线系统11包括安装于大同步带轮8底部的气电滑环固定座12,气电滑环固定座12底部配套连接有气电滑环主体13,气电滑环主体13底部配套连接有气电滑环安装座14,气电滑环安装座14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电滑环支撑板15,气电滑环支撑板15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焊接支架1外壁,气电滑环安装座14底部开设有多个走线孔16,走线孔16与气电滑环安装座14、气电滑环主体13、气电滑环固定座12、空心旋转主轴5以及腰孔7内部互相连通。
28.如图1、2、5所示,空心旋转主轴5底部延伸至空心筒4外侧连接有大同步带轮8,焊接支架1外壁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板9,l型支撑板9上设有旋转系统10,旋转系统10配合大同步带轮8驱动空心旋转主轴5旋转工作,旋转系统10包括减速机101、伺服电机102、电机调整板103、小同步带轮104、同步带105,l型支撑板9上开设有u型孔106,电机调整板103安装于u型孔106底部,减速机101固定安装于电机调整板103顶部,减速机101输出轴贯穿于电机调整板103并延伸于电机调整板103底部与小同步带轮104连接,伺服电机102套装于减速机101顶部,同步带105连接于小同步带轮104与大同步带轮8之间。
29.如图4所示,空心旋转主轴5与空心筒4之间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一角接触球轴承17、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8,第一角接触球轴承17与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8之间配合工作,空心筒4与空心旋转主轴5之间位于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8底部设有滚针轴承21,滚针轴承21外侧安装有锁紧螺母22,第一角接触球轴承17、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8与空心筒4之间均设有轴承外圈隔套19,轴承外圈隔套19内部间隙配合有轴承内圈隔套20,以此保证装置旋转工作精度。
30.如图1、2所示,大同步带轮8与气电滑环固定座12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架23以此保证气电滑环固定座12以及其他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31.如图2、5所示,l型支撑板9上位于u型孔106两侧设有多个对称的安装孔24,电机调整板103上开设有与安装孔24匹配的对接孔25,安装孔24与对接孔25之间通过螺栓螺纹匹配连接以此保证电机调整板103上其他装置的稳固性。
3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工作人员首先将夹爪气缸6的线路以及导管通过气电滑环安装座14底部的走线孔16进行穿过气电滑环固定座12内部、配合气电滑环主体13工作,最终导线经过空心旋转主轴5上的腰孔7成功连接于夹爪气缸6进行工作,工作过程中导线以及导线管受到一定的保护,同时不影响其他装置正常工作,接着工人开启伺服电机102
配合减速机101正常旋转工作,此时减速机101的输出端配合小同步带轮104转动工作,在旋转工作的同时,小同步带轮104通过同步带105与大同步带轮8配合旋转工作,最后带动大同步带轮8上的空心旋转主轴5以及空心旋转主轴5上的夹爪气缸6和过线系统11配合转动工作,空心旋转主轴5在配合转动工作的同时,通过第一角接触球轴承17、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8分别与轴承外圈隔套19以及轴承内圈隔套20之间的配合,以及配合滚针轴承21的工作能够保证较高的旋转精度。
33.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