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液压油路的电机端盖及具有其的电机以及液压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7224发布日期:2022-11-15 23:5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集成液压油路的电机端盖及具有其的电机以及液压站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液压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集成液压油路的电机端盖、电机以及液压站。


背景技术:

2.液压站又称液压泵站,电机带动油泵旋转,泵从油箱中吸油后打油,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液压油通过集成块(或阀组合)被液压阀实现了方向、压力、流量调节后经外接管路传输到液压机械的油缸或油马达中,从而控制了液动机方向的变换、力量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推动各种液压机械做功。
3.市场现有液压站的动力源部分主要由电机、钟形罩、联轴器、液压泵等组成。钟形罩作为中间体将电机与泵连接起来,电机轴与泵轴的连接是通过联轴器。还有的液压站将泵与电机直接连接,省去了钟形罩(但是联轴器还有),节省了空间。但是两种电机的前端盖功能均较单一,液压站的体积都较大,不适合安装空间较小的场合。
4.而在某些场合,例如高档数控机床,有时需要液压站安装在执行机构附近(比如主轴顶端等),这就对相应液压站的整体尺寸和重量就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和重量尽量减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液压油路的电机端盖及具有其的电机以及液压站;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站体积较大,不易适用于高档数控机床等需要小体积且功能不减的液压站。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液压油路的电机端盖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集成液压油路的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内部集成有油路;所述端盖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侧壁,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别凸设有连接部;所述油路自所述侧壁开设并延伸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端盖本体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油路相隔开。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油路集成在端盖本体内部,使电机端盖具有油路块的功能,从而液压站在使用具有本电机端盖的电机时,能够通过电机端盖替代油路块来减小液压站的体积。
9.可选的,所述安装孔包括自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开设的第一孔、自所述第二表面朝向第一表面开设的第二孔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孔与第二孔的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的直径均大于第三孔的直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孔用于与电机连接,第二孔用于与液压泵、油箱相连,第三孔用于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并与另一端的液压泵相连。
11.可选的,所述侧壁设有多个间隔的凸台,所述凸台远离侧壁的外表面为平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电机端盖与外部执行机构、油路块连接。
13.可选的,所述油路包括输出路及回油路,所述输出路及回油路均自同一凸台的外表面开设并分别延伸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油路块的基本功能,从而实现不用油路块或缩减油路块的体积与重量,从而达到缩减液压站体积与重量的目的;所述输出路及回油路的一端均设置在同一凸台的外表面,使得高压流动的液压油产生的反作用力相抵消,保持结构连接稳定。
15.可选的,所述油路还包括溢流路,所述溢流路一端连通输出路,另一端连通回油路,所述端盖本体的又一个凸台的外表面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与溢流路连通,所述溢流孔内设置有溢流阀。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压泵输出压力过高时,能够通过溢流阀进行泄压,将多余的液压油循环回油箱内,在需要液压站具备溢流功能时,在端盖本体内集成溢流路能够实现该功能,并且不需要增加油路块来实现溢流功能,若仍需要油路块来实现其他的功能,也能够通过减少油路块溢流模块,从而降低油路块的体积和/或重量,从而降低液压站的体积和/或重量。
17.可选的,所述端盖本体的第一表面的连接部与第二表面的连接部分别设置有外螺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与电机、油箱相连。
19.可选的,还包括地脚,所述地脚设置在所述侧壁,且与开设有输出路的凸台相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独立固定电机端盖,从而降低油路内流动的高压油与端盖的作用力对电机端盖的冲击,防止电机端盖与电机本体、液压泵以及油箱之间的连接松动。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2.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以及上述电机端盖;所述电机本体与端盖本体的第一表面的连接部相连,且电机本体的电机轴插设于所述安装孔,电机本体还包括电机轴承,电机轴承环绕电机轴设置也位于所述安装孔。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电机集成有油路块的功能,来代替油路块或替代油路块的部分功能,不使用油路块或降低油路块的体积、重量,从而降低液压站的体积、重量。
2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5.一种液压站,具有上述电机、油箱与油路块,所述油箱内设置有液压泵及回油管,所述液压泵与端盖本体的第二表面连接且与电机本体的电机轴直连;所述油路块与端盖本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端盖本体的油路连通油路块的油路与液压泵的油路。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路块能够增加液压站的功能性,实现液压执行机构的动作,同时油路块的基础功能已经集成在电机端盖内,使得油路块的体积重量相应减小。
27.可选的,所述油箱内还设置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与所述液压泵连通。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液压泵将油箱底部的油抽出。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通过将油路集成到端盖本体内,实现油路块的功能,代替或部分代替油路块的作用,从而达到不使用油路块或对油路块的体积、重量进行降低,从而降低液压站的体积与
重量;
31.2.液压油在油路中流动时,会与端盖进行热交换,对端盖进行散热,从而降低电机的温度。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3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8.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端盖本体;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侧壁;14、连接部;15、第一孔;16、第二孔;17、第三孔;18、凸台;2、油路;21、输出路;22、回油路;23、溢流路;24、溢流孔;25、泄油路;3、电机本体;31、电机轴;32、电机轴承;4、液压泵;5、油箱;51、回油管;52、吸油管;6、地脚;7、油路块。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1.实施例1
42.请参阅图1-2及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液压油路的电机端盖,具体包括端盖本体1,端盖本体1内部集成有油路2,所述油路2就是油流过的通路,是在端盖的某些特定位置形成的孔路,实现液压站工作时油的流通,以替代管道。端盖本体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第二表面12用于与电机连接,第一表面11与液压泵4以及油箱5连接;连接所述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的侧壁13用于与外部执行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分别凸设有连接部14。所述油路2自所述侧壁13开设并延伸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端盖本体1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油路2相隔开。
43.所述端盖本体1的第一表面11的连接部14与第二表面12的连接部14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分别与油箱5的壳体、液压泵4以及电机的壳体连接。
44.请参阅3及图4,所述安装孔包括自所述第一表面11朝向第二表面12开设的第一孔15、自所述第二表面12朝向第一表面11开设的第二孔16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孔15与第二孔16的第三孔17,第一孔15、第二孔16及第三孔17均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孔15及第二孔16的直径均大于第三孔17的直径。所述的电机端盖在用于形成液压站时,第一孔15用于与电机的壳体连接,第二孔16用于与液压泵4连接,第三孔17用于供电机的电机轴31穿过,以使电机的电机轴31与液压泵4连接。
45.所述侧壁13设有多个间隔的凸台18,所述凸台18远离侧壁13的外表面为平面;平整表面的凸台18便于外部执行机构或油路块与端盖本体1的连接。
46.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所述油路2包括输出路21、回油路22、溢流路23以及泄油路
25,所述输出路21及回油路22均自同一凸台18的外表面开设并分别延伸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12。
47.所述溢流路23一端连通输出路21,另一端连通回油路22,所述端盖本体1的又一个凸台18的外表面开设有溢流孔24,所述溢流孔24与溢流路23连通,所述溢流孔24内设置有溢流阀。
48.所述端盖本体1的侧壁13上设置有地脚6,地脚6与开设有输出路21的凸台18相对。本技术的地脚6设置在端盖本体1的侧壁13,能使整个液压站固定在一个装置的侧壁或者墙壁。
49.实施例2
50.请参阅图7,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3以及实施例1中的电机端盖;所述电机本体3与端盖本体1的第一表面11的连接部14相连,且电机本体3的电机轴31插设于所述安装孔,电机本体3还包括电机轴承32,电机轴承32环绕电机轴31设置也位于所述安装孔。
51.实施例3
52.请参阅图7,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液压站,所述液压站具有实施例2中的电机、油箱5与油路块7。所述油箱5内设置有液压泵4、回油管51以及吸油管52,所述液压泵4与端盖本体1的第二表面12连接且与电机本体3的电机轴31直连;所述油路块7与端盖本体1的侧壁13连接,本技术的油路块7与端盖本体1可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两者的接触面上相应位置的油孔相对,实现油路2的连通,也即所述端盖本体1的油路2连通油路块7的油路与液压泵4的油路;所述油箱5内还设置吸油管52,所述吸油管52与所述液压泵4连通。
53.本实施例的液压站的工作原理是:电机上的电机轴31转动,带动液压泵4工作,将油箱5内的液压油经吸油管52抽出,并通过端盖本体1内的输出路21输出至油路块7,并导向外部执行机构;外部执行机构内的液压油回油经油路块7进入回油路22内,并经过回油管51回到油箱5内。
54.当输出路21内液压油的输出压力过高时,溢流阀打开,将多余的液压油经溢流路23导回油箱5内,从而起到溢流保护的作用。
55.外部执行机构在运作中,产生的漏油经过泄油路25回流至油箱5内。
56.本技术的电机端盖集成了油路2以及设置有安装孔,油路2位于端盖本体1内,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油路管道,避免了外部散乱的液压管路;通过安装孔实现了电机与液压泵4的直接插装,可以省掉联轴器以及保护联轴器的钟形罩,可以减轻液压站的体积及重量,使结构更加紧凑,也即本技术的电机端盖实现了多功能集成,采用本技术的电机端盖,可以使液压站的体积减小。
5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