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应急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6203发布日期:2023-01-04 03:3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应急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行车应急切换系统,属于天车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轧钢厂行车属于特种设备,分为a/b/c类,其中a类天车主要负责现场生产吊运,三类行车均为单向控制,如若出现控制系统故障将无法使用,出现安全隐患及直接影响生产,且由于行车属于特种设备,出现故障维修时人员难以快速完成故障处理工作,行车平时在高处运转,出现故障时人员抢修涉及高处作业,存在安全隐患;故障处理需要将制动器人工打开吊物下放到地面,如不及时方下造成热钢坯弯曲报废,再拆除同跨间行车大车限位,使用同跨行车顶运到其他位置,极为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
3.如图1所示,现有的行车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三相电通过断路器接入到天车驱动电机m,断路器qf1和驱动电机m安装线路上设置有行车控制系统,行车控制系统包括接触器和控制接触器通断的控制回路,一旦接触器出现触头粘连、主回路出现故障或控制回路故障时,整个主回路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天车停运状态,影响生产节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行车应急切换系统,在a类行车组装应急控制系统,将其中配电柜有起升、大小车控制系统安装在行车应急配电柜上,与另一套系统并联在一起,分别由断路器控制;出现问题后可通过两个断路器将控制系统切换至应急控制系统。
5.本实用新型的行车应急切换系统,包括行车电机,所述行车电机通过主行车控制系统和主断路器接入到三相电;还包括应急断路器、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
6.所述应急断路器输入端并接到主断路器输入端;所述应急断路器输出端连接到应急主路;
7.所述应急主路包括与应急断路器输出端连接的正转接触器和反转接触器;所述正转接触器和反转接触器输出端接入到行车电机的线圈首端;所述行车电机的线圈尾端分别连接有降压电阻;所述降压电阻另一端并接;所述降压电阻靠近行车电机一端并接有电阻切除接触器;所述电阻切除接触器另一端并接;所述电阻切除接触器为通电延时接触器;
8.所述应急控制回路包括380/220v的变压器和转换开关;所述变压器输入端并接于应急断路器输入端;所述转换开关输入端接入到变压器一输出端;所述转换开关两输出端分别通过正转支路和反转支路连接到变压器另一输出端;
9.所述正转支路由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与正转接触器线圈串接;所述反转支路由正转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与反转接触器线圈串接构成;
10.所述正转接触器常开触点和反转接触器常开触点并接,并接后与电阻切除接触器线圈串接形成电阻延时切除支路;所述电阻延时切除支路并接到变压器输出端。
11.进一步地,所述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包括主钩的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
大车的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小车的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
12.再进一步地,所述主钩的应急主路的降压电阻设置有两级,两级相互串接,并设置有两组电阻切除接触器;两组电阻切除接触器一组为通电延时接触器,另一组为普通接触器,所述通电延时接触器常开端与普通接触器线圈串接后并接到变压器输出端。
13.进一步地,所述应急断路器、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分别布置到行车应急配电柜上;所述行车应急配电柜上设置有与应急断路器和应急主路连接的引出端子,所述引出端子并接到主行车控制系统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行车应急切换系统,涉及a类行车遇有控制系统故障,员工能在3分钟内快速切换至应急系统,快速消除行车故障,保证生产同时避免次生安全隐患,待停机后可从容处理原控制系统故障。
附图说明
15.图1为现有行车控制系统电路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钩应急主路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大车应急主路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应急主路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钩应急控制回路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大车应急控制回路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应急控制回路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车应急配电柜正面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车应急配电柜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如图2至图7所示的行车应急切换系统,包括行车电机,所述行车电机通过主行车控制系统和主断路器接入到三相电;还包括应急断路器、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
26.所述应急断路器qf2输入端并接到主断路器qf1输入端;所述应急断路器qf2输出端连接到应急主路;
27.所述应急主路包括与应急断路器输出端连接的正转接触器zcs(kmz、km1z)和反转接触器fcs(kmf、km1f);所述正转接触器zcs(kmz、km1z)和反转接触器fcs(kmf、km1f)输出端接入到行车电机m的线圈首端;所述行车电机m的线圈尾端分别连接有降压电阻r;所述降压电阻r另一端并接;所述降压电阻r靠近行车电机一端并接有电阻切除接触器k51、k52(k53、 k54)或(k55);所述电阻切除接触器k51、k52(k53、 k54)或(k55)另一端并接;所述电阻切除接触器k51(k53)或(k55)为通电延时接触器;
28.所述应急控制回路包括380/220v的变压器bk和转换开关sa1(sa2、sa3);所述变压器bk输入端并接于应急断路器qf2输入端;所述转换开关sa1(sa2、sa3)输入端接入到变压器bk一输出端;所述转换开关sa1(sa2、sa3)两输出端分别通过正转支路和反转支路连接到变压器bk另一输出端;
29.所述正转支路由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fcs(kmf、km1f)与正转接触器线圈
zcs(kmz、km1z)串接;所述反转支路由正转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zcs(kmz、km1z)与反转接触器线圈fcs(kmf、km1f)串接构成;
30.所述正转接触器常开触点zcs和反转接触器常开触点fcs并接,并接后与电阻切除接触器线圈k51(k53)或(k55)串接形成电阻延时切除支路;所述电阻延时切除支路并接到变压器bk输出端。
31.所述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包括主钩的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大车的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小车的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
32.所述主钩的应急主路的降压电阻r设置有两级,两级相互串接,并设置有两组电阻切除接触器k51、k52;两组电阻切除接触器k51一组为通电延时接触器,另一组为普通接触器,所述通电延时接触器常开端与普通接触器线圈串接后并接到变压器输出端。
33.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应急断路器、应急主路和应急控制回路分别布置到行车应急配电柜上;所述行车应急配电柜上设置有与应急断路器和应急主路连接的引出端子,所述引出端子并接到主行车控制系统上。
34.应急状态工作时,将主断路器断开,将应急断路器接电;应急控制回路通过变压器将380v电压转换为220v控制电压,根据场合需要,通过转换开关sa1选择主钩电机正反转,或通过转换开关sa2选择大车电机正反转,或通过转换开关sa3选择小车电机正反转;当转换开关切换后,变压器输出电压通过转换开关给正转的接触器线圈或反转的接触器线圈供电,供电时,正转支路和反转支路实现互锁,如当正转接触器线圈接电时,正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将反转支路断开,当反转接触器线圈接电时,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将正转支路断开,当正转的接触器线圈或反转的接触器线圈得电后,应急主路的正转接触器或反转接触器得电;并通过降压电阻实现行车电机低压启动进行正转或反转,当正转的接触器线圈或反转的接触器线圈的常开触点闭合后,电阻切除接触器线圈得电,此时,通电延时接触器进行通电延时,当行车电机低压启动后,通过电阻切除接触器将电阻切除掉(将电阻旁路),此时,行车电机进行高压运行。
35.本实用新型的行车应急切换系统,根据使用需求自行配置合适的配电柜,组装应急控制系统;利用停机时间在行车上进行安装,并与原控制系统并联,分别安装断路器控制;制作单点教程,对行车全员进行培训学习,掌握切换方法。
36.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