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机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8294发布日期:2022-12-10 06:5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机风道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机风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机风道。


背景技术:

2.电机风道是指连接在电机上的风道,电机风道可以对风力进行输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机风道常常用于地铁动车领域。
3.在使用电机风道时,常常会有杂物通过风道进入电机内,这些杂物会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风道对风力进行输送。
4.为了使杂物不会对风道内风力输送造成影响,工作人员常常在风道的内壁安装滤网,从而对杂物进行过滤,这样使用时间较长后,工作人员需要对滤网上的杂物进行清除,由于有的滤网距离风道的端口距离较远,使得工作人员不易对距离风道端口较远处的滤网进行清洁,从而影响风道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不易对距离风道端口较远处的滤网进行清洁,从而影响风道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电机风道。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机风道,包括电机风道本体,所述电机风道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的表面设有清洁结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圆板,所述圆板的表面与滤网固定连接,所述圆板的内部固定插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表面滑动套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毛刷,所述毛刷位于滤网的表面,所述旋转板的内部固定插设有长杆,两个所述长杆远离旋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接触板,所述电机风道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位于两个接触板的表面。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清洁结构,可以对距离电机风道端口较远处的滤网进行清洁,提高了工作效率。
8.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表面与接触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杆的圆弧面螺纹连接有压筒。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转动卡杆上的压筒,压筒借助螺纹向靠近调节块的方向移动,压筒移动一定距离后,压筒的表面挤压调节块,这时接触板和调节块之间被固定,达到了固定接触板和调节块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抵架,所述抵架的截面呈“t”形,所述抵架位于两个卡杆的表面。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抵架可以对卡杆上的压筒进行遮挡,使得压筒不能移动出卡杆的表面。
12.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调节块上圆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控制杆。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将控制杆放在调节块上圆槽的端口,然后转动控制杆,控制杆借助螺纹卡入圆槽的内壁,然后转动控制杆,控制杆转动的同时带动调节块转动,达到了带动调节块转动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表面设有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开设在调节块的表面,所述方形槽的内壁固定插设有弹性垫,所述控制杆的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尺寸与弹性垫的尺寸相适配。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收纳结构,可以对清洁结构上的控制杆进行收纳,方便工作人员下次使用清洁结构。
16.优选的,所述控制杆的内部固定插设有夹杆,所述夹杆位于调节块的表面。
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滑动夹杆,夹杆滑动的同时带动控制杆滑动,达到了带动控制杆在方形槽内壁滑动的效果。
18.优选的,所述控制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的表面设有粗糙面。
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移动辅助块,辅助块移动的同时带动控制杆移动,从而将控制杆从方形槽内壁取出。
20.综上所述:
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清洁结构,可以对距离电机风道端口较远处的滤网进行清洁,提高了工作效率。
2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收纳结构,可以对清洁结构上的控制杆进行收纳,方便工作人员下次使用清洁结构。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图;
26.图4为本技术图2的b处放大图。
27.图例说明:1、电机风道本体;2、固定环;3、滤网;4、清洁结构;401、毛刷;402、圆板;403、旋转板;404、定位杆;405、长杆;406、接触板;407、安装环;408、调节块;409、矩形孔;410、卡杆;411、压筒;412、抵架;413、控制杆;5、收纳结构;51、辅助块;52、夹杆;53、圆槽;54、方形槽;55、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28.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机风道,包括电机风道本体1和调节块408,电机风道本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2,固定环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滤网3,滤网3的表面设有清洁结构4,通过设置清洁结构4,可以对距离电机风道端口较远处的滤网3进行清洁,提高了工作效率,调节块408的表面设有收纳结构5,通过设置收纳结构5,可以对清洁结构4上的控制杆413进行收纳,方便工作人员下次使用清洁结构4。
29.下面具体说一下其清洁结构4和收纳结构5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30.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清洁结构4包括圆板402,圆板402的表面与滤网3固定连接,圆板402的内部固定插设有定位杆404,定位杆404的表面滑动套有旋转
板403,旋转板4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毛刷401,毛刷401位于滤网3的表面,旋转板403的内部固定插设有长杆405,两个长杆405远离旋转板4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408,调节块40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接触板406,电机风道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环407,安装环407位于两个接触板406的表面。调节块408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矩形孔409,矩形孔40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杆410,卡杆410的表面与接触板406固定连接,卡杆410的圆弧面螺纹连接有压筒411,转动卡杆410上的压筒411,压筒411借助螺纹向靠近调节块408的方向移动,压筒411移动一定距离后,压筒411的表面挤压调节块408,这时接触板406和调节块408之间被固定,达到了固定接触板406和调节块408的效果。调节块40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抵架412,抵架412的截面呈“t”形,抵架412位于两个卡杆410的表面,抵架412可以对卡杆410上的压筒411进行遮挡,使得压筒411不能移动出卡杆410的表面。调节块408的表面开设有圆槽53,调节块408上圆槽5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控制杆413,将控制杆413放在调节块408上圆槽53的端口,然后转动控制杆413,控制杆413借助螺纹卡入圆槽53的内壁,然后转动控制杆413,控制杆413转动的同时带动调节块408转动,达到了带动调节块408转动的效果。
31.参照图4所示,具体的,收纳结构5包括方形槽54,方形槽54开设在调节块408的表面,方形槽54的内壁固定插设有弹性垫55,控制杆413的表面开设有圆槽53,圆槽53的尺寸与弹性垫55的尺寸相适配。控制杆413的内部固定插设有夹杆52,夹杆52位于调节块408的表面,滑动夹杆52,夹杆52滑动的同时带动控制杆413滑动,达到了带动控制杆413在方形槽54内壁滑动的效果。控制杆4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块51,辅助块51的表面设有粗糙面,移动辅助块51,辅助块51移动的同时带动控制杆413移动,从而将控制杆413从方形槽54内壁取出。
32.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距离电机风道端口较远处的滤网3进行清洁,首先将旋转板403套在圆板402上定位杆404的表面,随后滑动两个卡杆410,两个卡杆410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卡杆410滑动的同时带动接触板406滑动,接触板406滑动一定距离后,接触板406的表面与安装环407相接触,随后转动卡杆410上的压筒411,压筒411借助螺纹向靠近调节块408的方向移动,压筒411移动一定距离后,压筒411的表面挤压调节块408,这时接触板406和调节块408之间被固定,接着将控制杆413放在调节块408上圆槽53的端口,然后转动控制杆413,控制杆413借助螺纹卡入圆槽53的内壁,然后转动控制杆413,控制杆413转动的同时带动调节块408转动,调节块408转动的同时带动长杆405转动,长杆405转动的同时带动旋转板403转动,旋转板403在定位杆404的支撑下转动,旋转板403转动的同时带动毛刷401转动,毛刷401转动过程中,毛刷401将滤网3上的杂物清除,通过设置清洁结构4,可以对距离电机风道端口较远处的滤网3进行清洁,提高了工作效率。
33.本技术中,当不需要使用清洁结构4时,首先通过转动控制杆413将控制杆413从调节块408上取下,随后将控制杆413放在调节块408上方形槽54的内壁,然后滑动夹杆52,夹杆52向靠近弹性垫55的方向滑动,夹杆52滑动的同时带动控制杆413滑动,控制杆413滑动一定距离后,弹性垫55位于控制杆413上圆槽53的内壁,这时弹性垫55利用弹力挤压圆槽53的内壁,此时控制杆413收纳在方形槽54的内壁,当需要将使用控制杆413时,滑动夹杆52,夹杆52向远离弹性垫55的方向滑动,夹杆52滑动的同时带动控制杆413滑动,控制杆413滑动一定距离后,弹性垫55不再位于控制杆413上圆槽53的内壁,这时控制杆413失去固定,然后移动辅助块51,辅助块51移动的同时带动控制杆413移动,从而将控制杆413从方形槽54
内壁取出,通过设置收纳结构5,可以对清洁结构4上的控制杆413进行收纳,方便工作人员下次使用清洁结构4。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