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9333发布日期:2022-12-28 12:1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箱安装架。


背景技术:

2.箱式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箱式配电箱在家用或建筑工地用领域均有涉及。
3.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3341323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配电箱安装架,其包括长底架、第一支框、侧架、第二支框、纵支架、横支架和调节机构,该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置了调节机构,夹片顶部通过固定螺栓可与立柱上不同位置的圆槽进行锁紧配合,从而可根据需要对支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以改变对配电箱整体的支撑高度,并且支板顶部四端均设有微调结构,可通过旋转转动架使内螺纹块在螺纹杆表面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以改变连接片的高度位置,对配电箱四端的高度进行微调,保证配电箱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平行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配电箱使用的安全性。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上述申请在对支板的高度位置调节完毕后,使用螺丝将配电箱的底部四端分别与四个连接片相固定;由于四个连接片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可调,从而在对配电箱进行限位固定时,当配电箱尺寸小于相连的连接片之间的间距时,存在无法安装较小尺寸配电箱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得安装架可适应于不同尺寸的配电箱进行固定,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安装架。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电箱安装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配电箱安装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架设有用于对配电箱进行支撑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滑移设置有将配电箱进行夹紧固定的两个夹爪,所述夹爪包括第一夹部和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夹部上的第二夹部;所述第一夹部及第二夹部相互远离的端部均设置有弯折部;所述第一夹部与所述第二夹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固定的紧固件;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爪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驱动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上架设安装板,安装板为配电箱提供支撑,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夹爪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使得两个夹爪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配电箱;同时通过第二夹部滑移设置在第一夹部上使得两者间距可调,紧固件对滑移后的第二连接部进行锁止,从而使得夹爪尺寸适应于不同宽度的配电箱,进而实现将不同尺寸的配电箱固定于安装架上。
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双向螺杆及两根分别与所述双向螺杆螺纹适配的驱动块;所述安装板顶壁开设有与所述驱动块滑移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长度方向沿所述双向螺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两个驱动块顶壁均固接有连接杆,所
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部固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侧壁及连接杆共同限制驱动块转动,此时转动双向螺杆,双向螺杆即可驱动两个驱动块朝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进而驱动块带动连接杆运动、连接杆带动其上的第一连接部运动至与配电箱尺寸相适配,皆可对不同尺寸的配电箱实现夹紧固定。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夹部及所述第二夹部靠近配电箱的一侧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第一夹部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夹部端部滑移适配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底壁开设有燕尾槽,所述条形槽及所述燕尾槽长度方向均沿所述第二夹部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夹部上固接有与所述燕尾槽滑移适配的凸条;所述第一夹部与所述第二夹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夹部运动后复位的弹性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侧端位于同一竖直面,从而减小了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侧端与配电箱抵紧的缝隙,提升了夹爪对配电箱的夹紧固定效果;第二夹部滑移设置于第一夹部开始的条形槽内,设置凸块滑移且限位于燕尾槽中,使得第二夹部不从第一夹部脱离;弹性件实现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滑移后位置复位,提升了调整两者位置时的操作便捷度;同时紧固件对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的滑移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提升夹爪对配电箱的夹紧效果。
13.可选的,所述第二夹部顶壁间隔开设有多个锁止螺纹孔,所述第一夹部顶壁开设有腰型孔,所述紧固件设置为螺栓,所述螺栓穿设所述腰型孔后于所述锁止螺纹孔处与所述第一夹部螺纹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夹部滑移至其弯折部与配电箱抵紧,螺栓穿设腰型孔后于锁止螺纹孔处与第一夹部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将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稳固连接;腰型孔增加了螺栓固定时可供连接的锁止螺纹孔数量,以增大第一夹部于第二夹部的距离调节范围。
15.可选的,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部端面及所述第二夹部于所述条形槽内壁固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实现将第二夹部连接于条形槽侧壁内,使得第二夹部不从第一夹部中脱离;同时在调整第二夹部与第一夹部时,弹簧受拉,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可自动驱使夹爪的弯折部与配电箱相贴,起到预定位的效果,从而便于使用螺栓将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固定。
17.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夹部及两个所述第二夹部相互靠近的壁面上固接有橡胶垫。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爪夹紧配电箱时,橡胶垫增大第一夹部及第二夹部侧壁与配电箱外壁之间摩擦力,从而提升夹爪对配电箱的固定效果。
19.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上活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万向轮进行锁止的锁止组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万向轮便于配电箱安装完毕后移动,提升其位置摆设的灵活性;同时设置锁止组件实现对万向轮进行锁止,使得其位置固定稳固。
21.可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与地面活动抵接的抵紧块及固接于所述抵紧块顶壁的调节螺杆,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适配的调节螺纹孔,所述抵紧螺杆的
长度大于所述万向轮底壁至所述支撑座顶壁的距离。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螺杆即可带动抵紧块在支撑座上竖向升降,当节螺杆转动至抵紧块与地面紧贴时,即可限制万向轮的滑动,从而实现对配电箱的稳定支撑。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支撑座及安装板为配电箱提供支撑;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夹爪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使得两个夹爪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配电箱;通过第一夹部滑移设置在第二夹部上使得两者间距可调,紧固件对滑移后的第二连接部进行锁止从而使得夹爪尺寸适应于不同宽度的配电箱,进而实现将不同尺寸的配电箱固定于安装架上;
25.2.第二夹部滑移设置于第一夹部的条形槽内,凸块使得第二夹部不从第一夹部脱离;弹性件实现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滑移后位置复位,提升了调整两者位置时的操作便捷度;同时紧固件对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的滑移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提升夹爪对配电箱的夹紧效果;
26.3.橡胶垫增大夹爪侧壁与配电箱外壁之间摩擦力,从而提升夹爪对配电箱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板、双向螺杆、驱动块及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夹爪的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支撑座;11、万向轮;12、风扇;121、圆孔;13、支撑杆;14、调节螺纹孔;2、锁止组件;21、抵紧块;22、调节螺杆;3、安装板;31、滑槽;4、夹爪;41、第一夹部;411、条形槽;412、燕尾槽;413、凸条;414、腰型孔;42、第二夹部;421、锁止螺纹孔;43、弯折部;44、橡胶垫;5、弹性件;51、弹簧;6、紧固件;61、螺栓;7、驱动组件;71、双向螺杆;711、轴承;712、操作盘;72、驱动块;721、连接杆;8、配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配电箱安装架。参照图1和图2,配电箱8安装架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底壁转动连接有四个万向轮11;支撑座1上设置有用于对万向轮11进行锁止的锁止组件2;支撑座1中部开设有圆孔121,圆孔121内嵌设有风扇12;支撑座1顶壁沿竖向一体成型有四个支撑杆13,支撑杆13上固接有用于对配电箱8进行支撑的安装板3;其中支撑座1及安装板3的板体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安装板3上滑移设置有将配电箱8两侧壁夹紧固定的两个夹爪4;安装板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夹爪4沿朝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7。
33.从而在使用时,通过四个万向轮11实现安装架的灵活移动,当安装架移动至适宜位置后,锁止组件2实现对安装架的快速定位和支撑;两个夹爪4实现对不同尺寸配电箱8的夹紧固定;同时配电箱8架设于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多个通孔及风扇12的设置保证配电箱8具备良好散热性能。
34.其中,参照图1,锁止组件2包括与地面活动抵接的抵紧块21及固接于抵紧块21顶壁的调节螺杆22,抵紧螺杆的长度大于万向轮11底壁至支撑座1顶壁的距离;抵紧块21形状设置为棱台形使得其具备抗倾覆能力,从而使安装架稳定性提升;支撑座1上开设有与调节螺杆22螺纹适配的调节螺纹孔14,调节螺杆22一端螺纹贯穿该调节螺纹孔14,转动调节螺杆22时,即可实现调节螺杆22带动抵紧块21升降的效果,使得通过移动安装架至适宜位置后,通过将抵紧块21降低至与地面抵紧,实现定位支撑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四个抵紧块21可分别调节,因此使得支撑座1可适应于不同水平面的地面。
35.参照图2和图3,两个夹爪4滑移设置在配电箱8长度方向的两侧,且两个夹爪4均包括第一夹部41和滑移设置于第一夹部41上的第二夹部42;第一夹部41与第二夹部42靠近配电箱8的一侧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从而减小了第一夹部41与第二夹部42侧端与配电箱8抵紧的缝隙,提升了夹爪4对配电箱8的夹紧固定效果;同时第一夹部41及第二夹部42相互远离的端部均设置有弯折部43,弯折部43的弯折设置使得可沿配电箱8宽度方向将配电箱8侧壁抵紧,进一步提升了夹爪4的夹紧效果;第一夹部41靠近配电箱8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夹部42端部滑移适配的条形槽411;条形槽411远离于配电箱8的底壁开设有燕尾槽412,条形槽411及燕尾槽412的长度方向均沿第二夹部4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夹部42上固接有与燕尾槽412滑移适配的凸条413,凸条413竖向截面的形状也呈燕尾状;从而第一夹部41可从条形槽411槽口端部卡入第一夹部41内、相应地凸块卡入燕尾槽412内,在凸条413与燕尾槽412的配合作用下,可限制第二夹部42从条形槽411中脱离。
36.参照图2和图3,第一夹部41与第二夹部42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第二夹部42运动后复位的弹性件5,弹性件5设置为弹簧51,弹簧51两端分别与第一夹部41中条形槽411靠近弯折部43的底壁及第二夹部42的端面固接;从而在固定配电箱8时,先拉动第二夹部42至第一夹部41与第二夹部42相互远离的两端距离大于将配电箱8前后两侧壁的距离,此时弹簧51受拉,在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释放第二夹部42,即可使得第一夹部41的弯折部43与配电箱8后侧壁相抵、第二夹部42的弯折部43与配电箱8前侧壁相抵,从而实现对配电箱8前后侧壁的初步夹紧固定。
37.参照图2和图3,为提升对配电箱8前后侧壁的夹紧效果,第一夹部41与第二夹部4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固定的紧固件6;其中第二夹部42顶壁间隔开设有多个锁止螺纹孔421,第一夹部41顶壁对应多个锁止螺纹孔421处开设有腰型孔414,紧固件6设置为螺栓61,螺栓61穿设腰型孔414后于锁止螺纹孔421处与第一夹部41螺纹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夹部41与第二夹部42滑移至与配电箱8宽度尺寸匹配后连接稳固。
38.参照图3,两个第一夹部41及两个第二夹部42相互靠近的壁面上均固接有橡胶垫44,橡胶垫44增大夹爪4侧壁与配电箱8外壁之间摩擦力,进一步提升夹爪4对配电箱8的固定效果。
39.参照图2和图3,驱动组件7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3上的双向螺杆71及两个分别与双向螺杆71的两端螺纹适配的驱动块72;两个驱动块72顶壁均沿竖向垂直固接有连接杆721,连接杆721另一端与第一夹部41的底壁固接。
40.参照图2和图3,双向螺杆7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正螺纹段和反螺纹段,两个驱动块72分别螺纹连接于正螺纹段及反螺纹段上;其中,安装板3顶壁开设有与驱动块72滑移适配的滑槽31,滑槽31开设方向沿双向螺杆71长度方向延伸,滑槽31沿双向螺杆71长度法方向
的一侧端开设有供双向螺杆71穿过的穿孔,滑槽31另一侧端及穿孔处均同轴设置有轴承711,双向螺杆71通过轴承711转动架设于滑槽31的两侧端壁上,且双向螺杆71一端伸出于滑槽31端部之外;从而通过转动双向螺杆71,即可带动其上的两个驱动块72沿着滑槽31朝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驱动块72带动连接杆721、连接杆721带动其上的第一夹部41移动,进而实现夹爪4夹紧固定于不同尺寸的配电箱8的效果。
41.参照图2和图3,同时为提升转动双向螺杆71的便捷度,双向螺杆71的端部固接有操作盘712,操作盘712增大旋转时与双向螺杆71的接触面积,使得转动过程更为省力。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配电箱安装架的实施原理为:
43.将配电箱8放置于安装架中部,转动操作盘712带动双向螺杆71转动,双向螺杆71驱动其上两个驱动块72及其设置的夹爪4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至两个夹爪4靠近配电箱8的两侧;朝远离第一夹部41的方向拉动第二夹部42直至其尺寸适用于配电箱8宽度,在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夹部42回弹,夹爪4的弯折部43将配电箱8的前后侧壁分别抵紧,再使用螺栓61将第一夹部41和第二夹部42调节后的距离固定;再继续转动双向螺杆71直至夹爪4侧壁与配电箱8抵紧,即可实现对不同尺寸配电箱8的夹紧固定。配电箱8架设于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多个通孔及风扇12的设置保证配电箱8具备良好散热性能。
44.在配电箱8夹紧固定完毕后,通过四个万向轮11实现安装架的灵活移动,当安装架移动至适宜的放置位置后,转动调节螺杆22,调节螺杆22带动抵紧块21降低至其与地面抵紧,即可实现对安装架的快速定位和支撑。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