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用的防供电回路打火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51589发布日期:2023-02-03 22:5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用的防供电回路打火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用的防供电回路打火电路。


背景技术:

2.目前,通用的便携式锂电池包通常都是可以插拔的,当外接设备连接上锂电池包通电的瞬间,锂电池包为外接设备的控制器的输入电容进行充电,而瞬间产生大电流会导致接插件打火,易造成接插件的损坏,甚至烧化变形进而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电池用的防供电回路打火电路。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包括:
5.一种锂电池用的防供电回路打火电路,配置在锂电池mcu以及锂电池供电电路之间,所述锂电池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支路,所述第一供电支路上配置有放电mos和充电mos,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锂电池负极和供电负接口;所述防供电回路打火电路包括预充控制模块和侦测模块;所述预充控制模块包括预充电单元、预充mos以及启动单元,所述预充电单元一端连接在锂电池供电电路负极,其另一端与所述预充mos的源极以及所述侦测模块连接;所述预充mos的漏极连接在所述放电mos和所述充电mos之间,其栅极与所述启动单元连接,所述启动单元与锂电池mcu连接,接收锂电池mcu的控制信号。
6.优选的,所述启动单元包括第一启动电阻、第二启动电阻、第一启动三极管以及第二启动三极管;所述第一启动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启动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一启动电阻的一端与锂电池mcu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启动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启动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启动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启动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连接,其集电极与所述预充mos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启动电阻并联在所述第二启动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其基极之间。
7.优选的,所述启动单元还包括第三启动电阻、第四启动电阻、第五启动电阻和启动二极管,所述第三启动电阻并联在所述第一启动三极管的基极和其发射极之间;所述第四启动电阻串联在所述第一启动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启动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二启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启动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启动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启动电阻与所述预充mos的栅极连接。
8.优选的,所述预充电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一预充电阻和第二预充电阻。
9.优选的,所述侦测模块包括侦测电阻和侦测电容,所述侦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预充
10.mos的源极连接,其另一端与锂电池mcu的adc采样接口连接;所述侦测电容的一端与锂电池mcu的adc采样接口连接,其另一端接地。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电池用的防供电回路打火电路,当外接设备接入锂电池的充电电路时,锂电池mcu断开放电mos,并通过启动单元闭合
预充mos,使得预充电单元以小电流为外接设备的充电电容进行充电,避免了接插件插入时因大电流而产生打火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电池用的防供电回路打火电路,配置在锂电池mcu以及锂电池供电电路之间,其中,所述锂电池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支路,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锂电池负极和供电负接口p-,其上配置有放电mos q46和充电mos q47。
15.具体地,所述防供电回路打火电路包括预充控制模块和侦测模块30;其中,所述预充控制模块包括预充电单元10、预充mos q5以及启动单元20;其中,所述预充电单元10为外接设备控制器的充电电容充电,所述预充mos q5通过所述驱动单元20接收所述锂电池mcu的控制进行开闭,从而使得通过所述预充电单元10供电或者通过锂电池包供电。
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充电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一预充电阻r151和第二预充电阻r156,其一端与锂电池包的负极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预充mos q5的源极连接;而所述预充mos q5漏极通过第三预充电阻r203连接在所述放电mos和所述充电mos之间;其栅极与所述启动单元连接。
17.而所述启动单元包括第一启动电阻r179、第二启动电阻r165、第三启动电阻r174、第四启动电阻r171、第五启动电阻r162和启动二极管d34、第一启动三极管q38以及第二启动三极管q33;具体地,所述第一启动三极管q38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启动三极管q33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一启动电阻r179的一端与锂电池mcu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启动三极管q38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启动三极管q38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通过第四启动电阻r171与所述第二启动三极管q3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启动三极管q33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12v)连接,其集电极通过启动二极管d34和第五启动电阻r162与所述预充mos q5的栅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启动三极管q33的集电极与所述启动二极管d34的正极连接,所述启动二极管d34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启动电阻r162与所述预充mos q5的栅极连接。而所述第二启动电阻r165并联在所述第二启动三极管q33的发射极和其基极之间。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侦测模块30包括侦测电阻r202和侦测电容c97,所述侦测电阻r202的一端与所述预充mos q5的源极连接,其另一端与锂电池mcu的adc采样接口连接;所述侦测电容c97的一端与锂电池mcu的adc采样接口连接,其另一端接地。
19.当锂电池包未与外界设备的控制器连接时,此时放电mos q46断开,供电正接口p+和供电负接口p-之间无电压,此时,锂电池mcu的管脚输出高电平给所述第一启动电阻r179,使得所述第一启动三极管q38导通,接着供电电源通过启动二极管d34和所述第五启动电阻r162给预充mos q5的栅极,使得预充mos q5被打开;而当供电正接口p+和供电负接口p-之间接入负载,即外接设备的控制器时,电流由供电正接口p+流入负载,经过充电mos q47后,到所述第三预充电阻r203,再经过预充mos q5,流经所述第一预充电阻r151和第二
预充电阻r156,再到锂电池的负极。当电流流经所述第一预充电阻r151和第二预充电阻r156时,在其上产生的压降经过所述侦测电阻r202,后被送入锂电池mcu的adc采样接口,所述锂电池mcu获取到该电流后,经过设定的瞬间,即等待所述第一预充电阻r151和第二预充电阻r156为负载的充电电容充满电后,再闭合所述放电mos q46,以使得通过锂电池为负载供电。
20.即锂电池mcu首先通过启动单元20控制预充mos q5闭合,使用预充电单元10以小电流为外接设备的控制器中的大电容进行充电;然后mcu通过侦测模块30采集到充电电流,经设定时间的等待后,使得大电容充满电,再闭合放电mos q46,使锂电池正常为外接设备的控制器供电。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