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低压无线充电发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2397发布日期:2023-02-10 21:0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低压无线充电发射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流低压无线充电发射电路。


背景技术:

2.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指不借助输电导线,通过物理空间的电磁场、电磁波等其它传能介质实现供电电源到用电负载的无直接电气接触的能量传输方式。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将极大改变人们生产生活中使用电能的方式,在没有电缆电线的约束下,人们在使用电能的过程中将更加的便捷。
3.无线充电因被充电设备与电源间少了电线连接,其使用安全性和便利性广受用户欢迎。但是,目前市场无线充电产品品种不多,且以手机充电较多,像其他家用小电器如小夜灯、台灯、剃须刀、电子玩具等,仍缺少合适的无线充电产品。特别是儿童电子玩具,如果有低压无线充电,玩具缺电时只需要放到充电坐上即可,充电座可以保持事先或长期连接状态,儿童无需其他操作,则可保证儿童玩乐时的充电方便及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直流低压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直流低压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包括电源接入模块、mcu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外部电源通过电源接入模块给mcu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mcu模块与无线发射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无线发射模块;无线发射模块包括天线l5、mos管q1、mos管q7、电容c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阻r6、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21;mos管q1的源极连接电源接入模块的输出端,mos管q1和mos管q7的栅极分别通过电阻r6和r10与mcu模块对应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8和电容c9并联连接,其一公共端分别连接mos管q1和mos管q7的漏极,其另一公共端连接天线l5的一端;天线l5的另一端和mos管q7的源极均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mcu模块对应的输入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容c8和电容c9的另一公共端,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cu模块对应的输入端、电阻r21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电阻r21和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4的一端连接天线l5的另一端和mos管q7的源极,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3的一端与mcu模块对应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
6.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电源接入模块包括usb1和电容c1,usb1的接口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usb1接口输出端的引脚1一端通过电容c1接地,一端输出工作电压;输出工作电压的一端分别与mcu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和mos管q1的源极连接;usb1接口输出端的引脚4和引脚5均接地。
7.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磁珠l4,电源接入模块输出工作电压的一端通过磁珠l4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
8.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mcu模块包括mcu芯片u2、电阻r1和电容c4;mcu芯片u2的引脚1接地;mcu芯片u2的引脚4连接mos管q1和mos管q7的栅极、mcu芯片u2的引脚5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mcu芯片u2的引脚6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mcu芯片u2的引脚7经电阻r1接地;mcu芯片u2的引脚8与电源接入模块输出工作电压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与电源接入模块输出工作电压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电源接入模块输出的工作电压为5-12v。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直流低压无线充电发射电路通过连接了外部电源的电源接入模块给mcu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mcu模块与无线发射模块电性连接以控制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出,无线发射模块为待充电设备提供所需的充电磁能。该直流低压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无需复杂控制,充电便携,降低了制造及使用的难度,并且其工作电压低,进一步提高了充电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流低压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低压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电源接入模块、mcu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外部电源通过电源接入模块给mcu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mcu模块与无线发射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无线发射模块。
15.如图1所示,无线发射模块包括天线l5、mos管q1、mos管q7、电容c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阻r6、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21;mos管q1的源极连接电源接入模块的输出端,mos管q1和mos管q7的栅极分别通过电阻r6和r10与mcu模块对应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8和电容c9并联连接,其一公共端分别连接mos管q1和mos管q7的漏极,其另一公共端连接天线l5的一端;天线l5的另一端和mos管q7的源极均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mcu模块对应的输入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容c8和电容c9的另一公共端,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cu模块对应的输入端、电阻r21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电阻r21和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4的一端连接天线l5的另一端和mos管q7的源极,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3的一端与mcu模块对应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
16.可选的,电阻r6和r10的阻值为100ω;电阻r13和r14的阻值为10kω;电阻r14的阻值为1ω。
17.可选的,电容c5和c7的容量为10*104pf,最大工作电压为50v;电容c9的容量为22*103pf,最大工作电压为50v。
18.电源接入模块包括usb1和电容c1,usb1的接口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usb1接口输出端的引脚1一端通过电容c1接地,一端输出工作电压;输出工作电压的一端分别与mcu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和mos管q1的源极连接;usb1接口输出端的引脚4和引脚5均接地。
19.可选的,电容c1的容量为10*106pf,最大工作电压为16v。
20.可选的,电源接入模块输出的工作电压为5-12v。
2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usb1接口输出端的引脚1输出的工作电压为5v。
22.mcu模块包括mcu芯片u2、电阻r1和电容c4;mcu芯片u2的引脚1接地;mcu芯片u2的引脚4连接mos管q1和mos管q7的栅极、mcu芯片u2的引脚5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mcu芯片u2的引脚6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mcu芯片u2的引脚7经电阻r1接地;mcu芯片u2的引脚8与电源接入模块输出工作电压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与电源接入模块输出工作电压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23.可选的,电阻r1的阻值为10kω。
24.可选的,电容c4的容量为10*103pf,最大工作电压为50v。
25.可选的,本实施例直流低压无线充电发射电路还包括磁珠l4,电源接入模块输出工作电压的一端通过磁珠l4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磁珠l4的作用主要用于抑制电磁干扰。
26.本实施例的直流低压无线充电发射电路通过usb1给mcu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mcu模块控制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出,无线发射模块中的天线l5与待充电设备的天线配套,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为待充电设备提供所需的充电电磁能,实现无线充电。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发射电路的工作电压为5v,发射功率为1.4w,待充电设备接收端的充电电流/电压为50ma/3.7v。
27.本实施例的充电发射电路可供小夜灯、电子玩具等低压直流用电设备的无线充电。
2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