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3599发布日期:2022-12-24 06:0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


背景技术:

2.电机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机械装置的一种,但是电机这个词本身指的是电动机、发动机和原动机等动力设备意思,汽车电机是一种转换、传递电能的设备,主要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发展越来越快,汽车电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车用电机,是用于汽车等机械的一类专用电机,泛指车辆上一切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装置,特指发电机、电能机和电动机,电动车用电机一般是直流电机,用有、无永久磁铁分类,有永磁电机和串激电机两类,电动汽车电机的性能要求在允许范围内做到高电压,转速高,质量轻、体积小,具有较大的启动转矩和较大范围的调速性能等。
4.但是现有的车用电机的固定端结构固定化,在安装过程中可调节性不高,导致安装位置处减震效果较差,整体稳定性不高,没有辅助结构来辅助固定整体减少整体振动的结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解决了现有的车用电机的固定端结构固定化,在安装过程中可调节性不高,整体稳定性不高,没有辅助结构来辅助固定整体减少整体振动的结构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包括:电机主体;
7.l型固定脚,所述l型固定脚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主体的下底面四侧角位置处,所述l型固定脚的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栓的第一螺栓预留口;
8.圆环套圈槽,所述圆环套圈槽设置与所述电机主体的表面的前后两侧位置处,所述圆环套圈槽的外表面通过第一半圆套框、第二半圆套框活动安装有连接套框,所述连接套框的上侧均通过弹簧减震圈设置有外翻固定板,所述外翻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栓进行固定的第三螺栓预留口;
9.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固定安装与所述电机主体的背面位置处,所述电机主体的前侧表面连接有输出模块。
10.所述散热模块、所述输出模块均为现有的电机固有结构。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套框与所述第二半圆套框为上下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半圆套框与所述第二半圆套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螺栓预留口,所述第二螺栓预留口的外表面通过插入螺栓扣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套框与所述第二半圆套框的内壁表面均连接有与所述电机主体对应的橡胶棉板。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套框的上表面左斜侧连接有连接套框,所述连接套框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半圆套框与所述第二半圆套框的活动连接关系在所述圆环套圈槽的表面转动调节固定位置。
13.优选的,所述连接套框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连接套框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滑动槽滑动安装有底座隔板,所述底座隔板的两侧均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对应的第一滑动块,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多个弹簧减震圈。
14.优选的,所述底座隔板的下底面从左往右依次通过多个弹簧减震圈与所述连接套框内部底面进行连接,所述底座隔板的上表面连接有y型支板,所述y型支板的头部内壁通过活动杆活动连接有外翻固定板,所述外翻固定板能够通过所述活动杆的活动连接作用进行转动调节固定位置。
15.优选的,所述电机主体的上表面后侧通过所述圆环套圈槽活动安装有辅助固定板。
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安装固定过程中可以通过电机主体前后两侧圆环套圈槽外表面安装的外翻固定板配合底面的l型固定脚进行辅助固定,极大地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与减震性能,并且外翻固定板通过第一半圆套框、第二半圆套框的活动固定关系,能够进行适应性调节,并且固定端可以通过活动杆的活动连接关系进行进一步活动调节,极大地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可控效果,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第一半圆套框的拆卸效果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y型支板的拆卸效果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1、电机主体,2、l型固定脚,3、第一螺栓预留口,4、圆环套圈槽,5、散热模块,6、输出模块,7、第一半圆套框,8、第二半圆套框,9、橡胶棉板,10、第二螺栓预留口,11、螺栓扣,12、连接套框,13、第一滑动槽,14、弹簧减震圈,15、底座隔板,16、第一滑动块,17、y型支板,18、活动杆,19、外翻固定板,20、第三螺栓预留口,21、辅助固定板,22、空腔套框,23、第二滑动槽,24、定位口,25、第二滑动块,26、插销口,27、固定插销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第一实施例
26.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
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第一半圆套框的拆卸效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y型支板的拆卸效果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
27.l型固定脚2,l型固定脚2固定安装于电机主体1的下底面四侧角位置处,l型固定脚2的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栓的第一螺栓预留口3;
28.圆环套圈槽4,圆环套圈槽4设置与电机主体1的表面的前后两侧位置处,圆环套圈槽4的外表面通过第一半圆套框7、第二半圆套框8活动安装有连接套框12,连接套框12的上侧均通过弹簧减震圈14设置有外翻固定板19,外翻固定板19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栓进行固定的第三螺栓预留口20;
29.散热模块5,散热模块5固定安装与电机主体1的背面位置处,电机主体1的前侧表面连接有输出模块6。
30.第一半圆套框7与第二半圆套框8为上下对称结构,第一半圆套框7与第二半圆套框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螺栓预留口10,第二螺栓预留口10的外表面通过插入螺栓扣11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半圆套框7与第二半圆套框8的内壁表面均连接有与电机主体1对应的橡胶棉板9。
31.第一半圆套框7的上表面左斜侧连接有连接套框12,连接套框12能够通过第一半圆套框7与第二半圆套框8的活动连接关系在圆环套圈槽4的表面转动调节固定位置。
32.连接套框12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3,连接套框12的内部通过第一滑动槽13滑动安装有底座隔板15,底座隔板15的两侧均连接有与第一滑动槽13对应的第一滑动块16,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多个弹簧减震圈14。
33.底座隔板15的下底面从左往右依次通过多个弹簧减震圈14与连接套框12内部底面进行连接,底座隔板15的上表面连接有y型支板17,y型支板17的头部内壁通过活动杆18活动连接有外翻固定板19,外翻固定板19能够通过活动杆18的活动连接作用进行转动调节固定位置。
34.电机主体1的上表面后侧通过圆环套圈槽4活动安装有辅助固定板21。
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安装固定过程中可以通过电机主体1前后两侧圆环套圈槽4外表面安装的外翻固定板19配合底面的l型固定脚2进行辅助固定,使用螺栓贯穿第一螺栓预留口3、第三螺栓预留口20进行固定,极大地提高了电机主体1整体的稳定性与减震性能,并且外翻固定板19通过第一半圆套框7、第二半圆套框8的活动固定关系,能够进行适应性调节,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套框12内部安装的多个弹簧减震圈14减少y型支板17的震动,并且固定端可以通过活动杆18的活动连接关系进行进一步活动调节,极大地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可控效果,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
3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7.安装固定过程中可以通过电机主体前后两侧圆环套圈槽外表面安装的外翻固定板配合底面的l型固定脚进行辅助固定,极大地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与减震性能,并且外翻固定板通过第一半圆套框、第二半圆套框的活动固定关系,能够进行适应性调节,并且固定端可以通过活动杆的活动连接关系进行进一步活动调节,极大地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可控效果,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
38.第二实施例
39.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40.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稳定性高的车用电机,所述底座隔板15的上表面连接有空腔套框22。
41.所述空腔套框22的上下侧面均设置有第二滑动槽23,所述空腔套框22的左右两侧均依次设置有多个定位口24,所述空腔套框2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所述y型支板17。
42.所述y型支板17的上下侧面均连接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槽23对应的第二滑动块25,所述y型支板17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口24对应的插销口26。
43.所述插销口26的内部用于插入固定插销杆27进行定位固定。
44.工作原理:在固定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空腔套框22的内部利用第二滑动块25在第二滑动槽23的内壁调节滑动,改变长度,通过固定插销杆27进行定位固定,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固定灵活度。
45.有益效果: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固定灵活。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