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安装支架及其线缆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2977发布日期:2023-03-24 18:3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安装支架及其线缆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安装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安装支架及其线缆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带动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蓬勃发展,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加工好的太阳能电池板需通过支架安装固定。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安装支架在进行使用时,对于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固定很不方便,并且固定的效果也不够好,并且在光伏组件安装现场,支架上的线缆容易缠绕在一起,交叉的电缆不仅不美观,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安装支架及其线缆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光伏安装支架及其线缆收集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线缆收集装置。
8.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的顶部,所述固定框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顶块。
9.所述线缆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的底部,所述收集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顶部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活动连接在固定框的内部,所述锥齿轮一的侧面啮合连接有锥齿轮二。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驱动杆、锥齿轮一、锥齿轮二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光伏板的安装固定进行控制。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锥齿轮二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所述螺纹滑块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卡板。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螺纹杆、螺纹滑块、推板、固定卡板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螺纹杆的转动能够带动螺纹滑块进行移动,并通过推板能够将固定卡板进行推出,从而卡在光伏板的侧面,能够对光伏板进行固定。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卡板包括卡块,所述卡块活动连接在推板的顶端,所述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弯板,所述弹性弯板的内侧设置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活动连接在卡块的内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卡块、弹性弯板、挤压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方便使得对光伏板的固定效果更好。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挤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杆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侧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固定连接在卡块的侧面。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挤压弹簧、推杆、挤压板、橡胶垫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推杆推动挤压板对橡胶垫进行挤压,从而能够使得对光伏板的固定更加紧密。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杆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折叠顶杆,所述折叠顶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固定连接在驱动板的内部,所述滑杆的侧面设置有顶紧弹簧,所述顶紧弹簧固定连接在滑动块的侧面,所述折叠顶杆的左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延伸至收集盒的侧面。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折叠顶杆、滑动块、滑杆、顶紧弹簧、固定块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顶紧弹簧顶动滑动块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折叠顶杆能够将固定块顶进收集盒的侧面,从而能够对收卷辊进行固定,避免了电缆的滑出。
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安装支架及其线缆收集装置,通过固定框、顶块、驱动杆、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螺纹杆、螺纹滑块、推杆、固定卡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光伏板放置在固定框的内部,通过对驱动杆进行转动,从而能够通过锥齿轮一带动锥齿轮二进行转动,并通过螺纹杆能够带动螺纹滑块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推板能够将固定卡板进行推出,并卡在光伏板的侧面,能够对光伏板进行固定,提高了对光伏板的固定效果,方便了对光伏板进行安装。
2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安装支架及其线缆收集装置,通过收集盒、收卷辊、驱动板、转动杆、折叠顶杆、滑动块、滑杆、顶紧弹簧、固定块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转动杆能够带动驱动板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收卷辊能够对电缆进行收卷,通过顶紧弹簧顶动滑动块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折叠顶杆能够将固定块顶进收集盒的侧面,从而能够对收卷辊进行固定,避免了电缆的滑出,方便了对电缆的收集,避免了线缆缠绕在一起,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卡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收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收集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安装支架;2、支撑腿;3、固定支架;31、固定框;32、顶块;33、驱动杆;34、锥齿轮一;35、锥齿轮二;36、螺纹杆;37、螺纹滑块;38、推板;39、固定卡板;391、卡块;392、弹
性弯板;393、挤压杆;394、挤压弹簧;395、推杆;396、挤压板;397、橡胶垫;4、线缆收集装置;41、收集盒;42、收卷辊;43、驱动板;44、转动杆;45、折叠顶杆;46、滑动块;47、滑杆;48、顶紧弹簧;49、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实施例1
3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安装支架及其线缆收集装置,包括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安装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3,安装支架1的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线缆收集装置4,固定支架3包括固定框31,固定框31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1的顶部,固定框31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顶块32,固定框3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驱动杆33,驱动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34,锥齿轮一34活动连接在固定框31的内部,锥齿轮一34的侧面啮合连接有锥齿轮二35,锥齿轮二3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6,螺纹杆36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37,螺纹滑块37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推板38,推板3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卡板39。
32.在本实施例中,将光伏板放置在固定框31的内部,通过对驱动杆33进行转动,从而能够通过锥齿轮一34带动锥齿轮二35进行转动,并通过螺纹杆36能够带动螺纹滑块37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推板38能够将固定卡板39进行推出,并卡在光伏板的侧面,通过与顶块32的配合能够对光伏板进行固定,提高了对光伏板的固定效果,方便了对光伏板进行安装。
33.实施例2
34.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固定卡板39包括卡块391,卡块391活动连接在推板38的顶端,卡块39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弯板392,弹性弯板392的内侧设置有挤压杆393,挤压杆393活动连接在卡块391的内部,挤压杆39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394,挤压杆393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推杆395,推杆39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挤压板396,挤压板396的侧面设置有橡胶垫397,橡胶垫397固定连接在卡块391的侧面。
35.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固定卡板39对光伏板进行固定时,卡块391会卡进光伏板的内部,并通过光伏板能够对卡块391顶部的弹性弯板392进行挤压,从而能够使得挤压杆393进行移动,并对挤压弹簧394进行挤压,从而通过推杆395推动挤压板396对橡胶垫397进行挤压,并对光伏板的内部进行挤压,从而能够使得对光伏板的固定更加紧密,使得固定的效果更好。
36.实施例3
37.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线缆收集装置4包括收集盒41,收集盒41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1的底部,收集盒4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收卷辊42,收卷辊4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板43,驱动板43的顶部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44,转动杆44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折叠顶杆45,折叠顶杆45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滑动块46,滑动块46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杆47,滑杆47固定连接在驱动板43的内部,滑杆47的侧面设置有顶紧弹簧48,顶紧弹簧48固定连接在滑动块46的侧面,折叠顶杆45的左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49,固定块49延伸至收集盒41的侧面。
3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杆44能够带动驱动板43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收卷辊42能够对电缆进行收卷至收集盒41中,通过顶紧弹簧48顶动滑动块46在滑杆47的侧面进行滑动,从而通过折叠顶杆45能够将固定块49顶进收集盒41的侧面,从而能够对收卷辊42进行固定,避免了电缆的滑出,方便了对电缆的收集,避免了线缆缠绕在一起,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39.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光伏安装支架及其线缆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
40.如图1-5所示,在对光伏板进行安装时,将光伏板放置在固定框31的内部,通过对驱动杆33进行转动,从而能够通过锥齿轮一34带动锥齿轮二35进行转动,并通过螺纹杆36能够带动螺纹滑块37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推板38能够将固定卡板39进行推出,并卡在光伏板的侧面,通过与顶块32的配合能够对光伏板进行固定,通过转动杆44能够带动驱动板43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收卷辊42能够对电缆进行收卷至收集盒41中,避免了光伏板之间的线缆缠绕在一起,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方便了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
41.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