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9018发布日期:2023-04-29 17:5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雷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避雷器,特别是一种避雷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避雷器(surge arrester)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时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避雷器有时也称为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限制器。避雷器通常连接在电网导线与地线之间,有时也连接在电器绕组旁或导线之间,在正常系统工作电压下,呈现高电阻状态,仅有微安级电流通过;在过电压大电流作用下它便呈现低电阻,从而限制了避雷器两端的残压。

2、避雷器分为很多种,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无间隙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每种避雷器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工作性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护通信电缆的通信设备不受损害。其中,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优异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具有响应特性好、无续流、通流容量大、残压低、抑制过电压能力强、耐污秽、抗老化、不受海拔约束、结构简单、无间隙、密封严、寿命长等特点。

3、现有的避雷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直立固定,在使用时往往多个避雷器并联使用。例如,在申请号202110616276.2、名称为一种避雷器芯体、避雷器本体及多柱并联避雷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以下内容:避雷器本体1包括:空心外套11以及避雷器芯体12,其中,空心外套11套设在避雷器芯体12的外部,以隔绝避雷器芯体12和外部空气;图3为多柱并联避雷器的剖面图,该多柱并联避雷器设置有上述避雷器本体1,该避雷器本体1可以为多柱,并且,多柱避雷器本体1之间可以并联连接。其中,各柱避雷器本体1可以为一个避雷器本体1亦可包括多节叠放的避雷器本体1。

4、然而,发明人发现,如上所述因为避雷器在使用过程中高度较高,并且周围还会存在多个避雷器并联使用的情况,仅仅依靠直立固定的方式,当风力较大及发生撞击时设备易晃动,进而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保护装置,通过固定板与多组固定组件的限位,对避雷器本体进一步固定,避免避雷器本体受到大风及撞击影响产生损坏,同时固定组件可以根据避雷器本体高度调节位置,加强了固定效果,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避雷器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为一端开口的框架结构,所述移动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以及设置在两个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移动架靠近固定板的底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滑轨相适配;所述移动架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包括正向丝杆和反向丝杆,所述正向丝杆上设置有一号滑块,所述一号滑块远离移动架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一号弧形板,所述反向丝杆上设置有二号滑块,所述二号滑块远离移动架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二号弧形板,所述一号弧形板和二号弧形板相互配合用于对避雷器进行夹持。

4、优选的,所述移动架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穿过移动架的侧壁与正向丝杆或者反向丝杆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移动架的两个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一号滑块之间、固定杆与二号滑块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一号弧形板和二号弧形板的形状与避雷器的形状相适配。

7、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设置有多组,所述固定组件沿固定板的高度方向阵列分布。

8、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背面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齿槽,所述移动架设置于通槽中央位置;所述移动架靠近上端面和靠近下端面的位置均设置有一号容纳孔,两个所述一号容纳孔的开口方向相同;两个一号容纳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二号容纳孔,两个所述二号容纳孔的开口方向相同且与两个一号容纳孔的开口方向相反。

10、优选的,两个所述一号容纳孔内滑动设置有一号横杆,一号横杆的末端设置有一号卡齿,所述一号卡齿与齿槽相适配;两个所述二号容纳孔内滑动设置有二号横杆,二号横杆的末端设置有二号卡齿,所述二号卡齿与齿槽相适配。

11、优选的,所述一号卡齿和一号横杆之间、二号卡齿和二号横杆之间均设置有长板。

12、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和两个长板之间均设置有弹簧。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保护装置通过将固定板安装在避雷器一侧,在固定板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多组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对避雷器进行有效夹持固定,通过固定板与多组固定组件的限位,对避雷器本体进一步固定,最大限度的避免大风天气或者人为碰撞造成的避雷器损伤。

15、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通过转动双向丝杆,双向丝杆转动使一号滑块和二号滑块朝相近的方向移动,进而使一号弧形板和二号弧形板闭合并套接在避雷器本体外侧,操作简单便捷,夹持效果好;同时设置了固定杆对一号滑块和二号滑块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使一号滑块和二号滑块的运动更加稳定。

16、3、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的调节固定组件对避雷器的夹持位置,还设置了通槽和齿槽,齿槽和一号卡齿、二号卡齿相互配合使用,利用弹簧的弹力作用以及设置的一号容纳孔、一号横杆和二号容纳孔、二号横杆,向相靠近的方向按压一号卡齿和二号卡齿,一号横杆在一号容纳孔内滑动、二号横杆在二号容纳孔内滑动,从而使一号卡齿和二号卡齿远离齿槽,进而滑动移动架调节位置,当滑动到需要的位置时,松开长板,弹簧推动卡齿复位与齿槽卡合,使得固定组件可以根据避雷器高度调节夹持位置。

1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避雷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为一端开口的框架结构,所述移动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以及设置在两个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移动架靠近固定板的底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滑轨相适配;所述移动架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包括正向丝杆和反向丝杆,所述正向丝杆上设置有一号滑块,所述一号滑块远离移动架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一号弧形板,所述反向丝杆上设置有二号滑块,所述二号滑块远离移动架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二号弧形板,所述一号弧形板和二号弧形板相互配合用于对避雷器进行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穿过移动架的侧壁与正向丝杆或者反向丝杆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的两个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一号滑块之间、固定杆与二号滑块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弧形板和二号弧形板的形状与避雷器的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设置有多组,所述固定组件沿固定板的高度方向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雷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背面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齿槽,所述移动架设置于通槽中央位置;所述移动架靠近上端面和靠近下端面的位置均设置有一号容纳孔,两个所述一号容纳孔的开口方向相同;两个一号容纳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二号容纳孔,两个所述二号容纳孔的开口方向相同且与两个一号容纳孔的开口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雷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一号容纳孔内滑动设置有一号横杆,一号横杆的末端设置有一号卡齿,所述一号卡齿与齿槽相适配;两个所述二号容纳孔内滑动设置有二号横杆,二号横杆的末端设置有二号卡齿,所述二号卡齿与齿槽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雷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卡齿和一号横杆之间、二号卡齿和二号横杆之间均设置有长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避雷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和两个长板之间均设置有弹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避雷器保护装置,涉及避雷器领域。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架,移动架为一端开口的框架结构,移动架靠近固定板的底壁上设置有限位块,固定板上设置有限位滑轨,限位块和限位滑轨相适配;移动架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包括正向丝杆和反向丝杆,正向丝杆上设置有一号滑块,一号滑块远离移动架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一号弧形板,反向丝杆上设置有二号滑块,二号滑块远离移动架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二号弧形板。本技术可以对避雷器本体进一步固定,避免避雷器本体受到大风及撞击影响产生损坏,同时固定组件可以根据避雷器本体高度调节位置,加强了固定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姚政宇,刘向民,刘林康,王振,姜齐文,孔亚非,张沛兵,庞丽娟,李悦,高涛,张敬敏,吴士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