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6328发布日期:2023-03-29 11:4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适配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2.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常见于手机、液晶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等小型电子产品上,是使用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配件。
3.例如笔记本电脑配备的电源适配器,因为笔记本电脑会在出差时携带使用,使用的环境可能在一些不稳定的办公环境,那么电源适配器则会随着晃动而容易掉落,以及容易被触碰产生掉落。
4.例如笔记本电脑会在在出差时携带使用,则必然会携带电源适配器配合使用,而现有的电源适配器配合笔记本电脑在一些比如火车、列车等不稳定的办公环境进行使用时,存在随着晃动容易掉落摔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源适配器配合笔记本电脑在一些比如火车、列车等不稳定的办公环境进行使用时,存在随着晃动容易掉落摔坏的风险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包括电源适配器本体,所述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
7.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内贴缓冲组件和软护组件,所述内贴缓冲组件粘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四侧,所述软护组件卡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外侧,所述软护组件的内侧与内贴缓冲组件的外侧接触,所述防护散热机构包括防摔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防摔组件卡接在软护组件的外侧,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电源适配器本体、软护组件和防摔组件的外侧和内侧。
8.为了达到防护缓冲电源适配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优选的,所述内贴缓冲组件包括软棉垫和支撑密封棉块,所述软棉垫粘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四侧,所述支撑密封棉块粘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四侧的前侧和后侧。
9.为了达到防护电源适配器摔坏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优选的,所述软护组件包括下保护壳、第一磁吸铁、上保护壳和第二磁吸铁,所述下保护壳的内部卡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一磁吸铁的底部内嵌在下保护壳的顶部,所述上保护壳卡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的顶部,所述下保护壳和上保护壳的内侧分别与软棉垫和支撑密封棉块接触,所述第二磁吸铁的顶部内嵌在上保护壳的底部,所述第一磁吸铁与第二磁吸铁相吸,所述下保护壳和上保护壳为橡胶尼龙材料。
10.为了达到防磨损防刮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优选的,所述防摔组件包括下防摔壳、限位槽、上防摔壳和固定块,所述下防摔壳的内侧与下
保护壳的外侧栓接,所述限位槽开设在下防摔壳顶部的两侧,所述上防摔壳的内侧与上保护壳的外侧栓接,所述固定块焊接在上防摔壳底部的两侧,所述固定块与限位槽卡接。
11.为了达到电源适配器本体散热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片、流动槽和散热槽,所述散热片粘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四侧,所述流动槽开设在下保护壳内部的底部,所述散热槽开设在下防摔壳内部的底部,所述散热槽与流动槽连通。
12.为了达到提高散热量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优选的,所述软棉垫的外侧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延伸至与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外侧接触。
13.为了达到密封加固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侧粘接有加固密封垫,所述加固密封垫为橡胶材料。
14.为了达到支撑下防摔壳辅助散热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优选的,所述下防摔壳的底部内嵌有凸支块,所述凸支块为弹性材料。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该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通过设置电源适配器本体、保护机构和防护散热机构,经过保护机构将电源适配器本体进行包裹保护,且在生产制造时只需要将保护机构的组件进行连接卡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外侧即可,有效的防止电源适配器本体在使用时掉落摔坏的风险,且保护机构可手动脱离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外侧,显得比较高级实用,然后再经过保护机构外侧栓接的防护散热机构形成对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双层防护,也避免了保护机构后续易磨损的情况,同时防护散热机构还会将电源适配器本体在使用时的热量进行引导排放,便于使用人员在不同的办公环境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的整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贴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软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电源适配器本体;2、保护机构;201、内贴缓冲组件;2011、软棉垫;2012、支撑密封棉块;202、软护组件;2021、下保护壳;2022、第一磁吸铁;2023、上保护壳;2024、第二磁吸铁;3、防护散热机构;301、防摔组件;3011、下防摔壳;3012、限位槽;3013、上防摔壳;3014、固定块;302、散热组件;3021、热片;3022、流动槽;3023、散热槽;4、孔槽;5、加固密封垫;6、凸支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源适配器,包括电源适配器本体1,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护机构2,保护机构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3;
26.保护机构2包括内贴缓冲组件201和软护组件202,内贴缓冲组件201粘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四侧,软护组件202卡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外侧,软护组件202的内侧与内贴缓冲组件201的外侧接触,防护散热机构3包括防摔组件301和散热组件302,防摔组件301卡接在软护组件202的外侧,散热组件302设置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软护组件202和防摔组件301的外侧和内侧。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源适配器本体1、内贴缓冲组件201、软护组件202、防摔组件301和散热组件302,先将内贴缓冲组件201粘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外侧,然后经过软护组件202将电源适配器本体1和内贴缓冲组件201一并进行包裹保护,有效的防止电源适配器本体1在使用时掉落摔坏的风险,且软护组件202可手动脱离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外侧,显得比较高级实用,然后再经过软护组件202外侧栓接的防摔组件301形成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双层防护,也避免了软护组件202后续易磨损的情况,同时散热组件302还会将电源适配器本体1在使用时的热量进行引导排放,便于使用人员在不同的办公环境进行使用。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内贴缓冲组件201包括软棉垫2011和支撑密封棉块2012,软棉垫2011粘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四侧,支撑密封棉块2012粘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四侧的前侧和后侧。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内贴缓冲组件201,实现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预防护,经过软棉垫2011粘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四侧,实现后续连接时进行抵压,预留出足够电源适配器本体1后续散热的空间,以及实现后续在摔落时掉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缓冲,支撑密封棉块2012则是在后续起到密封以及缓冲美观的作用。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软护组件202包括下保护壳2021、第一磁吸铁2022、上保护壳2023和第二磁吸铁2024,下保护壳2021的内部卡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底部的外侧,第一磁吸铁2022的底部内嵌在下保护壳2021的顶部,上保护壳2023卡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顶部,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的内侧分别与软棉垫2011和支撑密封棉块2012接触,第二磁吸铁2024的顶部内嵌在上保护壳2023的底部,第一磁吸铁2022与第二磁吸铁2024相吸,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为橡胶尼龙材料。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软护组件202,实现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防护,经过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利用第一磁吸铁2022和第二磁吸铁2024的相吸能力,使得将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卡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外侧,并且实现对软棉垫2011和支撑密封棉块2012的抵压,实现后续电源适配器本体1摔落时产生缓冲的效果,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进行保护,以及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与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之间预留出足够电源适配器本体1后续散热的空间。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防摔组件301包括下防摔壳3011、限位槽3012、
上防摔壳3013和固定块3014,下防摔壳3011的内侧与下保护壳2021的外侧栓接,限位槽3012开设在下防摔壳3011顶部的两侧,上防摔壳3013的内侧与上保护壳2023的外侧栓接,固定块3014焊接在上防摔壳3013底部的两侧,固定块3014与限位槽3012卡接。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摔组件301,实现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和软护组件202的加强防护,经过下防摔壳3011和上防摔壳3013的限位槽3012和固定块3014二者进行卡接,使得下防摔壳3011和上防摔壳3013卡接在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的外侧,然后再进行栓接,且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为铝合金材料,实现对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以及电源适配器本体1进行防护的同时,后续使用时可做到防摔、防磨损以及做到良好散热的作用。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散热组件302包括散热片3021、流动槽3022和散热槽3023,散热片3021粘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四侧,流动槽3022开设在下保护壳2021内部的底部,散热槽3023开设在下防摔壳3011内部的底部,散热槽3023与流动槽3022连通。
3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散热组件302,实现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使用对产生的热量进行疏散,经过散热片3021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四侧,其电源适配器本体1产生的热量会随着散热片3021被引导出,然后热量依次经过下保护壳2021内部的流动槽3022,然后再经过下防摔壳3011内部的散热槽3023将热量散发出,提升实用性。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软棉垫2011的外侧开设有孔槽4,孔槽4延伸至与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外侧接触。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孔槽4,经过软棉垫2011内壁的孔槽4实现将电源适配器本体1产生的热量快速的进行散发,提升实用性。
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限位槽3012的内侧粘接有加固密封垫5,加固密封垫5为橡胶材料。
3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固密封垫5,使得限位槽3012在与固定块3014进行卡接时,以橡胶材料的加固密封垫5在限位槽3012的内侧,提升限位槽3012在与固定块3014卡接后的密封性,以提升卡接的牢固强度。
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下防摔壳3011的底部内嵌有凸支块6,凸支块6为弹性材料。
4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凸支块6,对下防摔壳3011的支撑,使得后续在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产生的热量进行输送时,经过散热槽3023时可加快热量的散发,提升实用性。
42.工作原理:首先,软将棉垫粘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四侧,经过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利用第一磁吸铁2022和第二磁吸铁2024的相吸能力,使得将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卡接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外侧,并且实现对软棉垫2011和支撑密封棉块2012的抵压,实现后续电源适配器本体1摔落时产生缓冲的效果,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进行保护,以及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与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之间预留出足够电源适配器本体1后续散热的空间,然后再经过下防摔壳3011和上防摔壳3013的限位槽3012和固定块3014二者进行卡接,使得下防摔壳3011和上防摔壳3013卡接在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的外侧,然后再进行栓接,且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为铝合金材料,实现对下保护壳2021和上保护壳2023以及电源适配器本体1进行防护的同时,后续使用时可做到防摔、防磨损以及做到良好散热的作用,以及散热片3021在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四侧,其电源适配
器本体1产生的热量会随着散热片3021被引导出,然后热量依次经过下保护壳2021内部的流动槽3022,然后再经过下防摔壳3011内部的散热槽3023将热量散发出,提升实用性。
4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