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机载大功率控制器预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5193发布日期:2023-07-25 15:2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机载大功率控制器预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涉及航空领域电机统型控制器研制,特别是一种预充电电路技术


背景技术:

1、航空机载大功率控制器直流母线要有(必须有)预充电电路,因为直流母线上有大电容存在。电容并联在电源两端的时候,当电源接通瞬间,电容两端电压不会突变,而电容两端的电流会突变。电源刚接通瞬间,电容器两端相当于短路,由于大电压大电流使得负载电容的充电电流瞬间增大,瞬间增大的电流会使得电容产生危险。

2、常见的预充电电路是在干路中加一个充电电阻,此时充电电路就相当于一个rc,过长的rc时间将导致充电电流下降缓慢,从而导致电阻的平均功率较大,产生不必要的损耗和过长的上电时间,进一步可能会导致控制器故障,从而影响系统功能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的目的:本专利提供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机载大功率控制器预充电电路,减少上电时的冲击电流,保护控制器。

2、本专利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机载大功率控制器预充电电路,包括:

4、开关u5、防反接mos管u10、软开关mos管u11、功率电阻r11、负载电阻r10、吸收电容c1;

5、防反接mos管u10漏极接电源负极,防反接mos管源极接软开关mos管u11源极和功率电阻r11的一端,软开关mos管u11漏极接功率电阻r11的另一端,功率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吸收电容c1的负端和负载电阻r10的一端,吸收电容c1的正端和负载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开关u5的一端,开关u5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防反接mos管u10的栅极和软开关mos管u11的栅极与开关u5的所述一端连接。

6、防反接mos管u10的栅极和软开关mos管u11的栅极与开关u5的所述一端之间串接第一电阻r9。

7、防反接mos管u10的源极连接第二电阻r12的一端,第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9的一端连接;防反接mos管u10的源极连接第一电容c2的负端,第一电容c2的正端与第一电阻r9的一端连接。

8、吸收电容c1正端与开关u5的一端之间串接第三电阻r1。

9、负载电阻r10的电阻值为15ω;功率电阻r11的电阻值为40ω;吸收电容c1的电容值为150uf。

10、第一电阻r9的电阻值为440kω;第二电阻r12的电阻值为30kω;第三电阻r1的电阻值为0.002ω;第一电容c2的电容值为0.3uf。

11、本专利的有益效果:通常情况下,电路中设计与电阻并联一个开关,在适当的时间将开关打开,使充电电阻短路,在电阻上的功率降低,从而降低电路的预充电模块的功耗。而传统的开关并不易于控制,故我们利用mos管搭建一个软开关电路作为开关,通过控制mos的开通关断来控制充电电阻的通断。

12、在使用时,电路可以连接在电源与负载之间。

13、在该流程中,配置开关状态有任一点不满足要求,则程序升级失败,进入正常工作模式,仅在满足所有的配置开关置位的状态及在规定时间内操作,程序升级过程有效,大幅度避免误操作。若配置开关状态检测顺利,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未检测到程序升级数据传输,则跳出升级过程,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提高了升级可靠性,减少了设备程序维护的复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机载大功率控制器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机载大功率控制器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防反接mos管u10的栅极和软开关mos管u11的栅极与开关u5的所述一端之间串接第一电阻r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机载大功率控制器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防反接mos管u10的源极连接第二电阻r12的一端,第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9的一端连接;防反接mos管u10的源极连接第一电容c2的负端,第一电容c2的正端与第一电阻r9的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机载大功率控制器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吸收电容c1正端与开关u5的一端之间串接第三电阻r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机载大功率控制器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负载电阻r10的电阻值为15ω;功率电阻r11的电阻值为40ω;吸收电容c1的电容值为150uf。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机载大功率控制器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r9的电阻值为440kω;第二电阻r12的电阻值为30kω;第三电阻r1的电阻值为0.002ω;第一电容c2的电容值为0.3uf。


技术总结
本专利涉及航空领域电机统型控制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机载大功率控制器预充电电路,包括:开关U5、防反接MOS管U10、软开关MOS管U11、功率电阻R11、负载电阻R10、吸收电容C1;防反接MOS管U10漏极接电源负极,防反接MOS管源极接软开关MOS管U11源极和功率电阻R11的一端,软开关MOS管U11漏极接功率电阻R11的另一端,功率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吸收电容C1的负端和负载电阻R10的一端,吸收电容C1的正端和负载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开关U5的一端,开关U5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防反接MOS管U10的栅极和软开关MOS管U11的栅极与开关U5的所述一端连接。本专利已经成功应用于某型机的研制中,经验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用性强,并已推广至其他型号的控制器中采用。

技术研发人员:潘忠,王俊奎,李峰,屠敏,王波,吴凌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