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电设备的缓启动装置及核电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46884发布日期:2023-06-13 11:0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核电设备的缓启动装置及核电机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不间断电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设备的缓启动装置及核电机柜。


背景技术:

1、功率变换电路中通常采用电容作为滤波储能器件,在此基础上,当闭合功率变换电路和电源之间的开关s1时,电容相当于短路,此时电路中会产生很大的瞬时电流,此瞬时电流会对功率变换电路中的器件造成损坏。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通常会在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入侧增设缓冲电路来对功率变换电路中的电容进行预充电以实现电容的缓冲,缓冲电路一般包括串联的开关s2、缓冲电阻和二极管,在电源供电时,可先闭合开关s2,电源可通过缓冲电路对电容充电,当电容电压与电源输入电压差较小时,再闭合开关s1,并断开开关s2,即可避免电源启动时的大冲击电流。在不间断电源的机柜中,由于空间有限,缓冲电路的器件往往分散装配,接线不便,且占用面积大,不易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核电设备的缓启动装置,易于维护,接线便捷,且占用面积小。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技术方案一中,一种用于核电设备的缓启动装置,用于对核电设备的功率变换电路中的电容进行预充电,所述核电设备具有机柜,所述机柜的前端形成挡板,所述机柜还于挡板的后端设有与挡板彼此平行且相对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装设有用于核电设备的操作件和设于核电设备的功率变换电路和电源之间的断路器,所述操作件和所述断路器的操作端均露出于所述挡板,所述缓启动装置包括缓启动开关、支撑架和缓冲组件;所述缓启动开关装设于机柜前端的立柱上且其输入端和输出端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布设,其操作端露出于所述挡板;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缓启动开关固接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与安装板配合形成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接线通道;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连接件、二极管和缓冲电阻,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接线通道内且其两端分别设有伸出所述接线通道并适于与安装板可拆卸地固接的连接部,所述二极管和缓冲电阻装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断路器支撑于所述支撑架的前表面以使其操作端露出于所述挡板,其输入端和输出端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布设;所述二极管、缓冲电阻和所述缓启动开关通过线缆依次串接形成缓启动模块,所述缓启动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断路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线缆连接。

4、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缓启动开关和所述缓冲组件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布设;所述二极管和缓冲电阻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布设。

5、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支撑架上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布设有第一扎线孔。

6、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支撑架设有开口朝向安装板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容置槽的槽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扎线孔;所述支撑架于容置槽的槽壁的自由端相向设有适于贴合并固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壁。

7、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缓启动开关位于所述缓冲组件的上方;所述二极管为整流桥二极管并位于缓冲电阻的上方;所述缓冲电阻包括并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沿机柜的宽度方向排布;所述缓启动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位于其上下两端且分别设有两个接线端口;所述断路器的输入端位于其下端并设有两个接线端口,其输出端位于其上端且分别设有两个接线端口;所述二极管与缓冲电阻通过线缆连接,所述二极管与断路器的输出端的一接线端口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缓冲电阻与缓启动开关的输出端的一接线端口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缓启动开关的输出端的另一接线端口与断路器的输出端的另一接线端口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缓启动开关的输入端的两个接线端口分别与断路器的输入端的两个接线端口通过线缆连接。

8、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连接件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板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机柜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件于凹槽的槽壁的自由端彼此远离设有适于贴合并固接于所述安装板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形成所述连接部;所述二极管和缓冲电阻背离所述凹槽的开口固接于所述凹槽的槽底壁上。

9、基于技术方案六,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所述凹槽的槽底壁上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布设有若干第二扎线孔;所述第二扎线孔靠近所述缓启动开关。

10、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沿机柜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一端固接于所述立柱的后表面,另一端伸出所述立柱设有安装部,所述缓启动开关嵌设于安装部。

11、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九,技术方案九中,所述断路器沿前后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支撑架。

12、技术方案十,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核电机柜,其采用技术方案一至九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电设备的缓启动装置。

13、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4、1、技术方案一中,安装板和挡板的间距由安装板上的电气件决定,由于核电设备的操作件的体积往往较大,安装板和挡板之间也形成较大的间距,本技术方案中,断路器通过支撑架固接于安装板,从而使其操作端得以露出于挡板,也因此,支撑架与安装板之间有较大的空间,本方案中支撑架与安装板之间形成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接线通道,可将缓冲组件置于接线通道内,从而不必占用机柜表面上的其他空间即可安装缓冲组件,布局合理巧妙,且使得缓冲组件与缓启动开关和断路器的线缆部分被隐藏于接线通道中,更为美观,还使得缓冲组件与断路器和缓启动开关的接线便捷;需要维护缓冲组件时,将挡板拆卸后,只需要将连接件的两个连接部拆卸,再将缓冲组件与缓启动开关和与断路器的连接线缆拆卸即可将整个缓冲组件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取出,缓冲组件更换好之后,再将缓冲组件沿机柜的高度方向插入接线通道中,将连接部与安装板固接即可,缓冲组件的维护较为便捷;其中,缓启动开关由于其体积较小,设置于立柱上,断路器由于其体积较大,其还需要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还需要设置铜排,设置于支撑架的前端,布局合理,且使得缓启动开关和断路器均朝前设置且操作端均可露出于挡板,便于操作。

15、2、技术方案二中,缓启动开关和缓冲组件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布设,二极管和缓冲电阻沿机柜的高度方向布设,便于接线。

16、3、技术方案三中,支撑架上设有第一扎线孔,使得缓冲组件与断路器和缓启动开关的线缆可通过扎带固定,更为规整。

17、4、技术方案四中,支撑架的结构简单实用,且加大了整个支撑架的强度,安装结构稳定;两个安装壁相向设置,使得支撑架与安装板的连接结构隐藏于接线通道内,更为美观。

18、5、技术方案五中,各电气件的布设使得线缆可基本通过接线通道,更为美观;需要拆卸缓冲组件时,仅需要拆卸两根线缆即可,便于维护;二极管为整流桥二极管,体积更小,成本低廉,且接线便捷;缓冲电阻包括并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沿机柜的宽度方向排布,便于散热,且可满足多种功率需求。

19、6、技术方案六中,连接件的结构设置加大了其强度,使得缓冲组件安装后结构稳定;第二扎线孔的设置便于固定缓冲电阻与整流桥二极管之间的线缆,不易于其他线缆缠绕,维护更为便捷。

20、7、技术方案七中,第二扎线孔靠近缓启动开关,使得第二扎线孔的前方形成走线空间,便于缓冲组件与断路器和缓启动开关的走线。

21、8、技术方案八中,固定件的结构设置便于安装缓启动开关,且其固接于立柱的后表面,更为美观。

22、9、技术方案九中,断路器沿前后方向的投影覆盖支撑架,使得缓冲组件基本位于操作人员的视线盲区,更为美观。

23、10、技术方案十中,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核电机柜,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缓启动装置,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优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