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力调度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98723发布日期:2023-06-28 22:1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力调度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力调度控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电力调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电力调度控制作为电力使用、分配和能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其控制方式的优越性直接影响了对电能利用的高效程度以及综合实现对能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目前,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逐步发展,在电力调度控制上也逐渐实现智能化的调度控制。大部分的智能电力调度控制主要是对在供需之间做到平衡,以充分实现对可提供电力的合理分配。

2、但在智能电力调度控制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加有效的电能利用,会采集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甚至基于复杂的神经网络、大数据分析处理方式,虽然提高了电力调度控制的性能,也给分析控制带来了较大的符合,总体来说提高电能利用率的效果相对复杂化分析控制系统并不是特别突出,相对的经济效益也就并不高。

3、因此,设计一种智能电力调度控制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调度模型实现简单高效的智能化调度控制来达到对电能的合理高效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力调度控制方法,通过对调度区域内的用电对象进行基于作业目的的类型划分来分别建立起对不同作业目的的对象的合理电力调度控制,一方面针对作业目的可以合理的对用电对象进行用电有效性的控制,避免无效性的电能使用需求造成对电力调度的负荷增加,大大提高了对于电能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在针对不同作业目的的分类基础上针对性的建立合理的电力分配方式,提高对于电力分配的合理性,同时由于分配制度的提前建立,在进行智能电力调度控制时,仅需要对所需的实时参数进行采集和判断即能按照分配模型进行合理的电力调度控制,避免增加电力调度控制分析负荷的同时更加高效合理的完成对电力调度的控制。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力调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调度区域内的用电类别数据,并进行用电类别划分,形成不同的用电单元组;获取调度区域内用电单元组的实时用电需求信息,并建立电力调度控制分析模型;根据电力调度控制分析模型对用电单元组进行电力调度,并根据电力调度结果进行补差处理。

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方法通过对调度区域内的用电对象进行基于作业目的的类型划分来分别建立起对不同作业目的的对象的合理电力调度控制,一方面针对作业目的可以合理的对用电对象进行用电有效性的控制,避免无效性的电能使用需求造成对电力调度的负荷增加,大大提高了对于电能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在针对不同作业目的的分类基础上针对性的建立合理的电力分配方式,提高对于电力分配的合理性,同时由于分配制度的提前建立,在进行智能电力调度控制时,仅需要对所需的实时参数进行采集和判断即能按照分配模型进行合理的电力调度控制,避免增加电力调度控制分析负荷的同时更加高效合理的完成对电力调度的控制。

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调度区域内的用电类别数据,并进行用电类别划分,形成不同的用电单元组,包括:获取调度区域内的用电类别数据,将用电类别确定为住户用电类别、商业用电类别、农畜业用电类别以及工业用电类别;对住户用电类别进行基于组网方式的组别划分,形成不同的住户组网用电单元组;对商业用电类别进行基于商业经济产出数据为基础的组别划分,形成聚集性商业圈按经济产出排序的不同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对农畜业用电类别进行基于必要用电保障需求的组别划分,形成农畜业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和农畜业非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对工业用电类别进行基于重点行业用电需求和生产维稳用电保障的组别划分,形成工业重点生产用电单元组、工业重点辅助用电单元组、工业普通用电单元组。

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对于用电类别和用电单元组的划分方式多样,在不同的调度区域内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用电类别与用电单元组的划分。本方案中,主要针对属于城市地域的调度区域进行用电类别和用电单元组的划分。根据用电目的的不同,划分出住户用电类别、商业用电类别、农畜业用电类别以及工业用电类别这四类。对于住户用电类别来说由于对象为居民,其用电主要是支持生活使用,并且由于用电的商业化,居民对于电能的需求基本上都是刚需,所以进行用电单元组的划分时,重点考虑了电力调控的便利性,即以组网方式进行划分,这样在进行电力调度时,直接对不同的组网进行电力调度即可,不需要对电力再次进行二次分配,即提高了电力调控的效率也降低了对电能的无效损耗。对于商业用电类别的划分,基于经济产出进行用电单元组的划分,既可以满足城市商业用电的基本需求,也避免电力使用对城市商业经济的负面影响。对于农畜业用电类别的用电单元组划分,则需要考虑农畜业中存在的必要保障性用电需求,诸如孵化暖箱、充氧设备的使用等,避免电力紧张时造成对农畜业的不可逆负面影响。对于工业用电,则是考虑必要的影响生产作业的大功率设备的用电,避免电力使用对工业作业造成负面的损失。

6、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调度区域内用电单元组的实时用电需求信息,并建立电力调度控制分析模型,包括:获取不同住户组网用电单元组的实时用电需求信息,并建立基于消峰平峰模式的电力调度分析控制模型;获取不同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的实时用电需求信息,并建立基于经济产出为基础的电力调度分析控制模型;获取不同农畜业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和农畜业非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的实时用电需求信息,并建立基于农畜活动保障的电力调度分析控制模型;获取不同工业重点生产用电单元组、工业重点辅助用电单元组以及工业普通用电单元组的实时用电需求信息,并建立基于最低生产保障的电力调度分析模型。

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同的类别下的用电单元组,由于用电目的不同,其用电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基于不同类别下的用电单元组进行电力调度控制模型的建立,能够更加合理的实现对电力的调度控制。并且,针对性的建立电力调度分配模型,可以避免笼统进行电力调度下对电能造成的浪费,有效节约了能源。

8、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不同住户组网用电单元组的实时用电需求信息,并建立基于消峰平峰模式的电力调度分析控制模型,包括:获取不同住户组网用电单元组在非用电高峰段的平均非高峰用电总功率wunh,k,其中,k表示住户组网用电单元组的数量,为非零自然数;根据平均非高峰用电总功率确定每个住户组网用电单元的非用电高峰段调度功率限制wulnh,k,其中,wulnh,k=1+α)wunh,k,α为偏差调整因子;获取不同住户组网用电单元组在用电高峰段的平均高峰用电总功率wuh,k;根据平均高峰用电总功率wuh,k,并结合住户用电类别调度总功率wuht,进行不同住户组网用电单元组的用电限值分配wulh,k,其中:

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于住户组网用电单元,其影响电能的主要因素是住户在同一时期对电能的需求。所以对于住户组网用电单元的电力调度模型可以根据电网的用电高峰与否来合理建立。在非高峰用电阶段下,对于住户组网用电单元只限值最高用电功率,避免同一用电时期下对其他类别用电单元的电能的索要。由于是基于平均功率进行的限定,可以提供允许的容差来对用电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而对于用电高峰阶段下的住户组网用电单元,考虑通常情况下给与住户类别的分配功率并不能充分保证所有的住户都能够满足其需求,所以基于功率比例的分配进行电力调度控制能够合理的实现对每个住户组网下的电力分配,保证住每个户组网下的住户所能利用的电能在内部分配的百分比是持平的。

10、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电力调度控制分析模型对用电单元组进行电力调度,并根据电力调度结果进行补差处理,包括:在非用电高峰阶段,不超过非用电高峰段调度功率限制对住户组网用电单元组进行电力调度;在用电高峰阶段,根据用电限值分配wulh,k,对住户组网用电单元组进行电力调度,且当调度功率未达到平均高峰用电总功率,且在调度区域内存在具有剩余调度量的分布式发电站时,通过分布式发电站的剩余调度量进行补差。

1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在进行电力调度控制时,电力的可调度量也是实时变化的,根据实时能够获取的电力进行调度分配,尤其在用电高峰阶段,根据功率尽可能的进行电力调度,并对调度区域内的分布式电站进行电能调度的补差,可以做到对分布式电站偶发性生产电能的高效合理利用,同时也保证对住户类别用电需求的合理满足。

12、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不同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的实时用电需求信息,并建立基于经济产出为基础的电力调度分析控制模型,包括:获取不同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的经济产出时段数据,将不同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根据经济产出时段进行用电需求归类,形成第一时段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类、第二时段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类以及第三时段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类;获取第一时段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类中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的经济产出量e1,m,其中m表示第一时段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类中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按照经济产出量的排序序号,为非零自然数;获取第一时段调度总功率wct1,并结合经济产出量e1,m进行用电限值分配wcl1,m,其中:

13、获取第二时段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类中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的经济产出量e2,m;获取第二时段调度总功率wct2,并结合经济产出量e2,m进行用电限值分配wcl2,m,其中:

14、获取第三时段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类中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的经济产出量e3,m;获取第三时段调度总功率wct3,并结合经济产出量e3,m进行用电限值分配wcl3,m,其中:

15、

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商业用电类别下,不同的商业经济用电单元其进行用电活动的时间是有所不同的,本方案中,考虑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的用电在不同时段下的电能需求变化量是比较大的,所以根据用电时段建立电力调度单的模型建立。同时,在不同的用电时段基于不同商业经济用电单元组的经济产出量进行合理分配,可以切实保证电力调度控制分配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实现最小化。

17、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不同农畜业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和农畜业非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的实时用电需求信息,并建立基于农畜活动保障的电力调度分析控制模型,包括:获取不同农畜业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中作业必要保障用电功率wapp,r和作业非必要保障用电功率wapn,r,其中r表示农畜业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的数量;获取不同农畜业非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的平均用电功率wanp,t,其中t表示农畜业非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的数量;获取农畜业调度总功率waa,对农畜业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进行用电限值分配wapl,r,其中:

18、

19、对农畜业非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进行用电限值分配wanpl,t,其中:

20、

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农畜业用电单元组细分为必要保障类和非必要保障类,并且,在农畜业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中将用电需求分为了作业必要保障用电和作业非必要保障用电。这样能够更加精细的基于用电需求的划分来建立电力调度控制模型。一方面能够在第一时间满足农畜业中作业必要保障用电的需求,避免用电对农畜业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在调度区域内的用电规划时提供为农畜业用电规划的划分依据。另一方面,也能在充分保障作业必要保障用电的情况下实现基于功率比的非必要保证用电分配,以实现农畜业非必要用电的合理电力调度,实现电能的高效合理利用。

22、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电力调度控制分析模型对用电单元组进行电力调度,并根据电力调度结果进行补差处理,包括:当农畜业调度总功率waa不满足作业必要保障用电功率wapp,r的总和时,仅根据不同作业必要保障用电功率wapp,r的比例对农畜业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进行电力调度;当农畜业调度总功率waa满足作业必要保障用电功率wapp,r的总和时,在保障作业必要保障用电功率wapp,r的总和下,根据农畜业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的用电限值分配wapl,r和农畜业必要保障用电单元组的用电限值分配wapl,r进行电力调度。

2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进行农畜业的电力调度时,考虑两种调度情况,一种是作业必要保障用电总功率需求无法满足时,按照功率比进行分配,既能够保障设备和用电需求的短时有效使用,也能够尽最大程度的为用电单元提供用电的周转,进而作出合理的用电调整以保障作业的正常进行。二种是作业必要保障用电总功率需求可以被满足,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在保证作业必要用电的情况下按照功率比进行用电分配,实现高效合理的电力调度控制。

2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不同工业重点生产用电单元组、工业重点辅助用电单元组以及工业普通用电单元组的实时用电需求信息,并建立基于最低生产保障的电力调度分析模型,包括:获取不同工业重点生产用电单元组的用电功率wii,x,其中x表示工业重点生产用电单元组的数量,为非零自然数;获取不同工业重点辅助用电单元组的用电功率wia,x;获取不同工业普通用电单元组的平均用电功率wag,y,其中y表示工业普通用电生产用电单元组的数量,为非零自然数;获取工业调度总功率wia,对工业重点辅助用电单元组进行用电限值分配wial,x,其中:对工业普通用电单元组进行用电限值分配wagl,y,其中:

25、

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工业用电单元下,考虑工业用电量的巨大,所以需要将重点生产用电和作业辅助用电进行区别,以在电量不充足的情况下首先保证重点生产用电需求,避免对电能的无效浪费使用。对于重点生产用电需求以外的用电需求,可以根据用电功率进行分配,以合理高效的实现对电力的调度控制。

27、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电力调度控制分析模型对用电单元组进行电力调度,并根据电力调度结果进行补差处理,包括:当工业调度总功率wia不满足工业重点生产用电单元组的用电功率wii,x总和时,仅根据不同工业重点生产用电单元组的用电功率wii,x的比例对工业重点生产用电单元组进行电力调度;当当工业调度总功率wia满足工业重点生产用电单元组的用电功率wii,x总和时,在保障工业重点生产用电单元组的用电功率wii,x总和下,根据工业重点辅助用电单元组的用电功率wia,x和工业普通用电单元组的平均用电功率wag,y进行电力调度。

2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于工业用电单元组进行电力调度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重点生产用电需求无法完全满足,另一种是重点生产用电需求充分满足的情况。对于工业用电的电力调度均是第一时间满足重点生产用电需求,后续的电力调度则根据用电功率比进行合理高效的电力调度分配。

2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电力调度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有:

30、该方法通过对调度区域内的用电对象进行基于作业目的的类型划分来分别建立起对不同作业目的的对象的合理电力调度控制,一方面针对作业目的可以合理的对用电对象进行用电有效性的控制,避免无效性的电能使用需求造成对电力调度的负荷增加,大大提高了对于电能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在针对不同作业目的的分类基础上针对性的建立合理的电力分配方式,提高对于电力分配的合理性,同时由于分配制度的提前建立,在进行智能电力调度控制时,仅需要对所需的实时参数进行采集和判断即能按照分配模型进行合理的电力调度控制,避免增加电力调度控制分析负荷的同时更加高效合理的完成对电力调度的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