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及铆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66387发布日期:2023-06-28 1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包括工作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上设有传送机构(400)、铆压机构(700)、堆垛机构(200)、中转装置(600)以及轴上料机构(500),所述堆垛机构(200)上放置有料盘(220),所述料盘(220)用于放置待铆压转子和成品转子,堆垛机构(200)上方设有转子抓放机构(300),所述中转装置(600)上设有沿x轴分布的工位a(631)和工位b(632),所述工位a(631)用于放置待铆压的转子,所述工位b(632)用于放置成品转子,工位a(631)和工位b(632)可180度同步转动,所述转子抓放机构(300)用于将待铆压转子放置在工位a(631)上并将成品转子从工位b(632)上夹取并放置在料盘(220)内,所述传送机构(400)包括能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夹爪a(441)、夹爪b(442)以及能沿x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夹爪c(443),所述夹爪a(441)和夹爪b(442)用于夹取工位a(631)上待铆压转子并放置到铆压机构(700)上,且夹爪a(441)还用于将成品转子夹取并放置在工位b(632)上,夹爪c(443)用于夹取轴上料机构(500)上输出的轴并将轴放置在铆压机构(700)上,铆压机构(700)用于铆压转子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垛机构(200)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0)上并用于放置料盘(220)的框架(210)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210)下的第一线性模组(230),框架(210)沿长度方向分为第一放置区(211)、第二放置区(212)和第三放置区(213),所述第一线性模组(230)用于将第一放置区(211)上的料盘(220)水平推送至第二放置区(212)和第三放置区(213),转子抓放机构(300)设置在第二放置区(212)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区(211)下方设有进料气缸(240),第一放置区(211)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放置上层料盘(220)的支撑杆a(241),所述支撑杆a(241)上设有用于防止料盘(220)向下滑动的侧挡机构(260),所述侧挡机构(260)包括通过固定板(261)固定设置在支撑杆a(241)上的侧挡气缸(262),所述侧挡气缸(262)的伸缩端连接有承接板(263),上层料盘(220)放置在所述承接板(263)上,进料气缸(240)处于收缩状态时,进料气缸(240)的伸缩端抵接在第一放置区(211)底层料盘(220)底面,进料气缸(240)处于伸出状态时,进料气缸(240)的伸缩端抵接在第一放置区(211)上层料盘(220)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220)上设有支撑柱(223),承接板(263)上设置有多个上层料盘(220),所述多个上层料盘(220)通过所述支撑柱(223)堆叠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放置区(213)下方设置有出料气缸(250),第三放置区(213)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放置上层料盘(220)的支撑杆b(251),料盘(220)可沿所述支撑杆b(251)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出料气缸(250)的伸缩端处于收缩状态时,出料气缸(250)的伸缩端抵接在料盘(220)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b(251)上设置限位组件(270),所述限位组件(270)包括限位部(271)和呈一体式结构的安装部(272)和铰接部(273),所述安装部(272)固定在支撑杆b(251)上,所述限位部(271)铰接在铰接部(273)上,铰接部(273)上设有用于限制限位部(271)转动自由度的接触面a(2731)和接触面b(2732),限位部(271)上设有分别与接触面a(2731)和接触面b(2732)对应的接触面c(2711)和接触面d(2712),所述接触面a(2731)和接触面c(2711)为斜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a(241)和支撑杆b(251)上均设有限位板(28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气缸(240)和出料气缸(250)的伸缩端均设有支撑块(290),进料气缸(240)和出料气缸(250)的伸缩端通过所述支撑块(290)抵接在料盘(220)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10)上设有贯通第一放置区(211)、第二放置区(212)和第三放置区(213)的滑杆(214),料盘(220)通过所述滑杆(214)沿框架(210)的长度方向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220)上设有多排沿x轴布置的放置槽(221),所述放置槽(221)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待铆压转子和成品转子的槽孔(22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模组(230)上固定有推杆(231),第一线性模组(230)通过所述推杆(231)使料盘(220)沿框架(210)的长度方向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抓放机构(300)包括固定在框架(210)两侧的支撑架(310),所述支撑架(310)上固定有第二线性模组(320)和与所述第二线性模组(320)固定连接的抓取板(330),所述抓取板(330)上固定有抓取上下气缸(340),所述抓取上下气缸(340)的伸缩端上固定有用于夹取转子的夹爪d(350),第二线性模组(320)通过抓取板(330)驱动所述夹爪d(350)来回移动,夹爪d(350)置于第二放置区(212)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装置(600)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00)上的底座(610)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610)上的旋转气缸(620),所述旋转气缸(620)的旋转轴上固定有支撑平台(630),所述支撑平台(630)上设有用于放置转子的工位a(631)和工位b(632),旋转气缸(620)带动工位a(631)和工位b(632)180度同步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400)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00)上的支撑底板(410),所述支撑底板(410)上设有第三线性模组(420)和直线滑轨(430),第三线性模组(420)上固定有运动板(440),所述运动板(440)滑动配合在直线滑轨(430)上,运动板(440)上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有夹爪a(441)、夹爪b(442)以及夹爪c(44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410)上固定有运料前后气缸a(411)和运料前后气缸b(412),运动板(440)上设有沿y轴方向布置的夹爪滑轨a(4111)和夹爪滑轨b(4121),夹爪滑轨a(4111)和夹爪滑轨b(412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运动平台a(450)和运动平台b(460),夹爪a(441)和夹爪b(442)分别固定在所述运动平台a(450)和运动平台b(460)上,运动平台a(450)和运动平台b(460)分别与运料前后气缸a(411)和运料前后气缸b(41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夹爪a(441)和夹爪b(442)分别通过运料前后气缸a(411)和运料前后气缸b(412)沿夹爪滑轨a(4111)和夹爪滑轨b(4121)滑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平台a(450)和运动平台b(460)均由安装板a(480)和安装板b(481)组成,所述安装板a(480)上固定有能沿z轴方向伸缩的上下气缸a(451)和上下气缸b(461),所述安装板b(481)的一侧固定在上下气缸a(451)和上下气缸b(461)上,夹爪a(441)和夹爪b(442)固定在安装板b(481)的另一侧,夹爪a(441)和夹爪b(442)通过安装板b(481)分别沿上下气缸a(451)和上下气缸b(461)的伸缩方向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机构(700)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00)上的铆压底板(710)、固定在铆压底板(710)上的铆压座(720)和支撑模架(730),所述支撑模架(730)上固定有成型增压缸(740)和与成型增压缸(740)输出端连接的上冲头(741),所述上冲头(741)与铆压座(720)同轴设置,所述铆压座(720)用于放置转子。

18.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上料机构(500)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0)上的支撑板a(510)、支撑板b(520)以及分别放置在支撑板a(510)和支撑板b(520)上的轴料摆盒(530)以及第四线性模组(540),所述轴料摆盒(530)下方设有用于驱动轴料摆盒(530)摆动的震动控制器(531),轴料摆盒(530)的底部倾斜设置且底端设有出料槽口(532);所述第四线性模组(540)上固定连接有接料板(550),所述接料板(550)上设有用于放置轴的凹槽(551),第四线性模组(540)驱动接料板(550)沿y轴方向来回运动并使所述凹槽(551)在轴出料位(552)和轴中转位(553)之间来回动作,所述出料槽口(532)设于轴出料位(552)正上方;第四线性模组(540)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支撑板b(520)上的旋转装置(560),所述旋转装置(560)上固定有夹爪e(570),旋转装置(560)驱动夹爪e(570)沿竖直方向垂直翻转,夹爪e(570)用于夹取轴中转位(553)上的轴并将轴放置在待料位(555),接料板(550)上方还设有用于推动轴中转位(553)内的轴向夹爪e(570)方向运动的滑台气缸(58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b(520)上通过立柱固定有支撑板c(521),第四线性模组(540)固定在所述支撑板c(521)上,支撑板c(521)上还固定有耳板(522),滑台气缸(580)通过所述耳板(522)固定安装在接料板(550)上方,滑台气缸(580)的伸缩端固定有用于推动轴的导板(58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581)的底部设有与凹槽(551)匹配的凸耳(582),所述凸耳(582)近接料板(550)一侧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抵触轴端部的凸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560)包括固定在支撑板b(520)上的伸缩气缸(561),所述伸缩气缸(561)的伸缩端设有齿条(562),所述齿条(562)上啮合有翻转轴(563),所述翻转轴(56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头(564),所述连接头(564)与夹爪e(570)固定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560)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板b(520)上的外壳(565),所述外壳(565)内套设有轴承,翻转轴(563)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

23.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b(520)上还设有用于使夹爪e(570)沿x轴方向来回动作的滑动机构(590),所述滑动机构(590)包括推进气缸(591)、轨道(592)以及固定在外壳(565)下方的置物板(593),所述置物板(593)固定在伸缩气缸(561)的伸缩端并与轨道(592)滑动配合。

24.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轴(563)远离连接头(564)的一端延伸至外壳(565)外侧并固定有限位块(566),外壳(565)底部还设有向外壳(565)外侧延伸的棱条(567),当夹爪e(570)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限位块(566)抵接在棱条(567)外表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上设有透明玻璃外罩(800),所述透明玻璃外罩(800)上设有操作控制器(810),所述操作控制器(810)分别与堆垛机构(200)、转子抓放机构(300)、中转装置(600)、传送机构(400)以及轴上料机构(500)电连接。

2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的铆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的铆压步骤如下: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的铆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抓放机构(300)将料盘(220)上的待铆压转子放置在工位a(631)上和转子抓放机构(300)将工位b(632)上的成品转子夹取放置在料盘(220)的过程中,具体步骤如下: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的铆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a1步骤中,还包括将多层料盘(220)堆叠放置在第一放置区(211),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的铆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a5步骤中,取走第三放置区(213)上的料盘(220)的具体步骤如下: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上料机构(500)上的夹爪e(570)将轴夹至待料位(555)的过程中,具体步骤如下: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d3步骤中,夹爪e(570)将轴待料位(555)上的轴夹取至待料位(555)的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机转子铆压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传送机构、铆压机构、堆垛机构、中转装置以及轴上料机构,堆垛机构上放置有料盘,堆垛机构上方设有转子抓放机构,所述中转装置上设有沿x轴分布的工位A和工位B,工位A用于放置待铆压的转子,所述工位B用于放置成品转子,工位A和工位B可180度同步转动,转子抓放机构用于将待铆压转子放置在工位A上并将成品转子从工位B上夹取并放置在料盘内,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能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夹爪A、夹爪B以及能沿x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夹爪C;每个机构间相互衔接形成自动化生产线,无需人工介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人工物料装配出错,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丁贇,郭文光,王亚,钟义荣,周卫华,陈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合愉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