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用移动式故障实时巡检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8531发布日期:2023-05-26 21:2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用移动式故障实时巡检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缆巡检,具体为一种变电站用移动式故障实时巡检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变电站是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对变电站的巡视检查,可通过人工或机器人定期完成,通过观察设备的外观、颜色,有无杂物,表针状态,声音状态,气味和温度是否正常,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2、变电站中处于地面的设备和线路,人工可以较为方便的完成,但是对于处于空中的线路,地面人员难以直接观察到,对巡检存在较大的影响,目前对于空中的线缆有开发出可攀附于线缆,并沿线缆前进的同时对线缆进行检测的设备。

3、中国专利cn112736762b提出一种线缆巡检机器,所述机器人包括的动力单元设置有驱动轮,用于驱动机器人运动,包括的检测单元用以检测被测线缆性质、状态;还包括平衡单元和用于安装外接设备的模块安装单元,平衡单元一端与机身安装连接,另一端与模块安装单元连接,所述平衡单元用以保持安装单元水平稳定,所述平衡单元与机身之间可相对移动,所述机身设置有力传感器用以监测平衡单元及模块安装单元对机身施加的力的大小与方向;

4、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若干专利,在使用中通过驱动轮的转动,沿线缆前进,这种方式在面对松垮和倾斜的线缆时,存在较大问题,松垮的线缆会导致驱动轮的输出不稳,难以用既定的状态前进,而电缆架高度不同导致出现的斜向线缆,由于对驱动轮的支持力进一步下降,会导致驱动轮打滑等情况出现,而斜向的线缆也是工人更加难以进行检查的路段,为此提出一种变电站用移动式故障实时巡检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用移动式故障实时巡检定位装置,具备面对松垮和倾斜电缆时均具有良好运动能效的优点,解决了轮式驱动,面对松垮线缆和斜向电缆输出不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用移动式故障实时巡检定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的中间处开设有环槽,环槽贯通壳体的前后端,所述环槽中通过有线缆,所述壳体的内部沿环槽左右对称设置有转动组件和驱动组件,二者均可作用于线缆,转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涂覆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壳体沿线缆移动,所述转动组件驱动壳体围绕线缆转动,转动过程中涂覆辊作用于线缆蒙皮;

3、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传动组件和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为往复运动结构,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活动组件往复运动,单组传动组件对应驱动两组活动组件运动;

4、每个所述活动组件均包括有抵杆,以及与抵杆弹性连接的强化板和胶皮,所述强化板对胶皮进行支撑,两组所述胶皮循环交替作用于环槽中以用于抵紧线缆。

5、通过往复循环运动的方式,设置四组活动组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有两侧各一组活动组件抵紧线缆,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驱动装置整体进行前进,由于始终有活动组件抵紧线缆,可为装置整体提供稳定的支撑,在面对松垮电缆或斜向电缆时均可达到良好的运动效能,避免出现滑动,而导致漏检的情况发生,同样的对斜向电缆具有良好的攀爬效果,可避免人工巡检斜向电缆难的问题。

6、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定位件,安装在定位件中间处的飞轮,以及两侧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与定位件转动连接,所述飞轮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位置完全相反的驱动轴,所述抵杆的两端开设有销孔,上方的一根驱动轴和限位轴插入一根抵杆上的销孔中,下方的一根驱动轴和限位轴对应插入另一根抵杆上的销孔中,定位件安装在壳体上,通过马达驱动飞轮转动,使得飞轮的转动可带动抵杆同步转动,由于设置有另外的限位轴与抵杆连接,使得抵杆的转动,可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为其所连接的胶皮与电缆的对接保持稳定。

7、优选地,所述抵杆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强化板之间连接有伸缩臂,两根伸缩臂与强化板和滑块均为转动连接,所述滑槽中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与两侧的滑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定位杆贯通其两侧,滑块与弹簧均套装在定位杆上,抵杆推动强化板与胶皮与线缆对接时,由于存在滑块与伸缩臂的连接方式,使得抵杆的转动不受到影响,在其向线缆方向转动时,滑块挤压弹簧,伸缩臂收缩,保证胶皮抵紧线缆,使整个运动保持稳定,同时在装置前进的过程中,另一放松的胶皮贴近线缆前进,可对线缆表面的鸟粪等杂物进行清除。

8、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在壳体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组,转动组件沿环槽两侧分列设置,所述转动组件与环槽的对接点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有传动齿轮和摩擦轮,摩擦轮的中间部分开设有齿口,齿口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齿轮驱动摩擦轮围绕其转动,同时驱动摩擦轮自转,所述摩擦轮可转动穿过通孔作用于环槽内的电缆上,由于装置是吊装在线缆下方的,在检测到需要进行修复或清理的点位时,可通过转动组件,对壳体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围绕线缆转动,调整至既定点位,对定位进行清理或修复。

9、优选地,所述通孔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根限位杆,限位杆为弧形结构,其内侧开设有对应的弧槽,弧槽与传动齿轮圆心位置一致,所述摩擦轮的两端各延伸有插轴,插轴上转动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置于弧槽内,连接件与弧槽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根曲簧,传动齿轮转动,首先带动摩擦轮围绕其转动,在转动至弧槽末端,无法转动时,驱动其自转,此时其处于环槽中,转动作用于线缆上,可带动装置整体转动转向,停止转动时,曲簧带动摩擦轮复位至壳体内部,避免对装置的继续前进造成影响。

10、优选地,所述壳体顶端的两边各转动安装有一根拨杆,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扣环,同端的两个扣环对接可形成完全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顶端对接,底端存在开口,弧形结构内径与环槽内径相同,可通过扣环的对接将线缆包裹在内,以使得装置在前进中,保证与线缆的对接,避免出现打滑,导致装置脱落的情况。

11、优选地,所述拨杆存在两个限定角度,分别为张开状态和对接状态,对接状态下,同端两个扣环对接,置于环槽的两端,张开状态下,扣环从环槽中脱离,同端两个扣环底部对接,顶部处于敞开状态,张开状态下,从下方将装置撑起,张开的两个扣环与线缆接触,继续向上撑起,线缆将扣环推入环槽中,同时扣环也将线缆包裹在内。

12、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开设有空腔,空腔中设置有若干模块与单片机,模块为检测单元,包括有红外检测单元、热感应单元以及电加热单元,所述红外检测单元与热感应单元分别对线缆表面与内部进行检测,所述单片机控制若干模块以及转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动力源的工作,与现有技术相同,通过若干检测单元,对线缆进行检测。

13、优选地,所述电加热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涂覆辊,所述涂覆辊的内部存储有修复胶水,胶水自溢于涂覆辊的表面,所述电加热单元对胶水进行加热干燥,可通过涂覆辊对破损点进行覆胶,搭配电加热电源,对胶水进行速干,可快速完成破损点的修复。

14、优选地,所述涂覆辊的一侧设置有横向导轨和弧形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为环形结构,所述弧形导轨在环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横向导轨和弧形导轨上均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作用于环槽中,通过切刀的转动与工作,可在既定点位上形成切口,将破损点位切除,方便涂覆辊的工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用移动式故障实时巡检定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往复循环运动的方式,设置四组活动组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有两侧各一组活动组件抵紧线缆,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驱动装置整体进行前进,由于始终有活动组件抵紧线缆,可为装置整体提供稳定的支撑,在面对松垮电缆或斜向电缆时均可达到良好的运动效能,避免出现滑动,而导致漏检的情况发生,同样的对斜向电缆具有良好的攀爬效果,可避免人工巡检斜向电缆难的问题;

17、2、由于装置整体是包覆在线缆上进行前进的,在前进的过程中,可直接对部分杂物进行刮除,例如鸟粪等,保证线缆的干净,避免部分点位散热异常,而出现击穿的问题,同样得益于包覆的形式,装置整体在前进的过程中,完成对线缆的检测时,可直接对破损点进行修复,简单的修复工作可由装置进行,避免人工成本的升高,也避免斜向电缆人工操作难的问题;

18、3、常见的巡检机器人有攀线和沿线设置导轨的方式,导轨成本高,而攀线结构的机器人,在使用中也一般是通过导轮挂装在线缆上进行前进的,需要人工或其他升高设备,将机器人送上高空,再将导轮挂在线缆上,操作较为不便,而本装置可使用人工手动,使用杆状物,将装置撑上空中,对准线缆即可,安装操作快捷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