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53882发布日期:2023-12-03 10:1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使可动体振动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具备磁体的可动体和具备线圈的支承体,通过使驱动电流流过线圈,而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振动。这种致动器使用弹性体或粘弹性体作为连接支承体和可动体的连接体。当使可动体振动时,经由连接体对支承体施加与可动体的振动对应的反作用力。其结果是,与支承体接触的用户能够感受到振动。

2、在专利文献1的致动器中,支承体具备规定致动器的外形的金属制的壳体和树脂制的线圈支架。线圈是空芯线圈,配置于设置在线圈支架上的线圈配置孔中。在线圈支架上,以从两侧覆盖设置有线圈配置孔的板部及线圈的方式安装有金属制的板。可动体具备从一侧与线圈对置的第一磁轭和从另一侧与线圈对置的第二磁轭,在第一磁轭及第二磁轭上分别固定有磁体。连接体在可动体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配置于覆盖线圈的板与磁轭对置的部位。

3、专利文献1的壳体具备从一侧盖在线圈支架上的第一壳体部件和从另一侧盖在线圈支架上的第二壳体部件。线圈支架具备形成于设置有线圈配置孔的板部的外缘的侧板部。通过将线圈支架的侧板部嵌入到将金属板弯曲而制造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的内侧,来组装壳体和线圈支架。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029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以往,在组装金属制的壳体和线圈支架时,向壳体和线圈支架的间隙注入粘接剂进行固定。或者,向第一壳体部件和线圈支架之间注入粘接剂进行临时固定后,从第一壳体部件的外侧覆盖并焊接第二壳体部件。但是,在通过粘接剂进行固定的情况下,由于要进行粘接剂的注入工序及固化工序,因此组装工时增加。另外,可能产生粘接剂流动到可动体侧使得可动体无法移动等不良情况。

3、鉴于以上的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不使用粘接剂而相对于壳体固定线圈支架,抑制了组装工时的增加,抑制了由于粘接剂的泄漏而产生的不良情况。

4、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其中,具有:可动体;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具备收容所述可动体的金属制的壳体及树脂制的线圈支架;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以及磁驱动电路,所述磁驱动电路具备被所述线圈支架保持的线圈及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对置的磁体,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振动,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壳体部件,其具备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可动体对置的第一端板部、及从所述第一端板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一对第一侧板部;第二壳体部件,其具备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可动体对置的第二端板部、及从所述第二端板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延伸且覆盖所述一对第一侧板部的一对第二侧板部,所述线圈支架具备被压入所述一对第一侧板部之间的压入固定部,所述压入固定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具备与所述一对第一侧板部的一方抵接的一侧固定面,比所述一侧固定面靠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部分比所述一侧固定面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凹陷,所述压入固定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具备与所述一对第一侧板部的另一方抵接的另一侧固定面,比所述另一侧固定面靠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部分比所述另一侧固定面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凹陷。

6、根据本发明,在组装壳体和线圈支架时,将线圈支架的压入固定部压入到第一壳体部件中在第二方向上对置的一对第一侧板部之间。此时,第一壳体部件成为第一侧板部的前端部分总是被压入固定部向外侧挤压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第一侧板部与第一端板部相连的角部附近,由于压入固定部向内侧凹陷,因此不会施加挤压力。由此,第一壳体部件成为第一侧板部的前端侧向外侧扩展的形状,总是被从内侧向从外侧覆盖的第二壳体部件推压。因此,能够不使用粘接剂而组装线圈支架和第一壳体部件,并且能够通过由于线圈支架的压入固定而产生的挤压力组装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因此,不需要固定用的粘接剂的注入工序及固化工序,因此,能够抑制组装工时的增加,并且能够抑制由于粘接剂的泄漏而产生的不良情况。另外,即使第一壳体部件的形状精度低,也能够容易地压入固定线圈支架,因此,组装性良好。

7、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将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所述线圈支架具有第一支架部件和第二支架部件,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具备相对于所述线圈配置于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第一线圈保持部,所述第二支架部件具备相对于所述线圈配置于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线圈保持部,所述压入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架部件中的每一个。这样,通过将压入固定部配置于线圈的第三方向的两侧,来自压入固定部的挤压力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侧板部,均衡地作用于第三方向的两端部。因此,能够使第一壳体部件的一对第一侧板部向外侧均等地扩展,向第二壳体部件的一对第二侧板部均等地推压。另外,通过将线圈支架在第三方向上分割而分成两个部件,不需要覆盖线圈的第二方向的两侧的部分,因此,能够使致动器的第二方向的外形尺寸小型化。或者,能够不增大致动器的外形而使线圈大型化,能够增大磁驱动电路的推力而产生大的振动。

8、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架部件具备第一支架侧板部和一对第一支架突出部,所述第一支架侧板部从所述第一线圈保持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端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一对第一支架突出部从所述第一支架侧板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的端缘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突出,所述第二支架部件具备第二支架侧板部和一对第二支架突出部,所述第二支架侧板部从所述第二线圈保持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端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一对第二支架突出部从所述第二支架侧板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的端缘向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突出,所述一侧固定面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支架突出部的一方及所述一对第二支架突出部的一方中的每一方,所述另一侧固定面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支架突出部的另一方及所述一对第二支架突出部的另一方中的每一方。这样,利用第一支架部件及第二支架部件中的第二方向的两侧的侧板部分(第一支架突出部、第二支架突出部)作为压入固定部,从而能够确保压入固定部的第三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够牢固地进行压入固定。

9、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可动体具备保持所述磁体的磁轭,所述磁轭具备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线圈对置的第一对置部、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线圈对置的第二对置部、以及在所述线圈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连接所述第一对置部和所述第二对置部的一对连接部,所述第一对置部及所述第二对置部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端部配置于所述一对第一支架突出部之间,所述第一对置部及所述第二对置部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配置于所述一对第二支架突出部之间。这样,第一支架突出部及第二支架突出部作为限制可动体在第二方向上的可动范围的止动件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在线圈支架上而不是在壳体上设置止动件,所以能够减少可动体由于下落等冲击与壳体碰撞而变形或破坏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提高致动器的耐冲击性。另外,因为利用作为止动件发挥作用的部位作为压入固定部,所以能够简化线圈支架的结构。

10、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将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具备从所述第一端板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一壳体第一侧板部、及从所述第一端板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一壳体第二侧板部,所述第一壳体第二侧板部具备向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线圈支架被压入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一壳体第一侧板部之间。这样,在组装壳体和线圈支架时,能够使第一突出部与线圈支架弹性接触,朝向第一壳体第一侧板部偏置地定位线圈支架。因此,能够抑制壳体内的线圈支架的晃动。另外,即使在第一壳体部件的尺寸精度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定位线圈支架,组装性也良好。

11、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一对第二侧板部的一方具备朝向所述一对第二侧板部的另一方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一对第二侧板部的另一方具备朝向所述一对第二侧板部的一方突出的第三突出部,所述一对第一侧板部被压入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三突出部之间。这样,通过在外侧的侧板(第二侧板部)设置朝向内侧突出的突出形状,即使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的尺寸精度低也能够可靠地压入,也能够抑制组装性的降低。

12、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可动体具备保持所述磁体的磁轭,所述磁轭具备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线圈对置的第一对置部、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线圈对置的第二对置部、以及在所述线圈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连接所述第一对置部和所述第二对置部的一对连接部,在将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所述一对第一侧板部中的每一个具备覆盖所述连接部的侧板中央部、和在所述侧板中央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配置于比所述侧板中央部向内侧凹陷的位置的侧板端部分,所述压入固定部被压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置的一对所述侧板端部分之间。这样,将磁轭的第三方向的中央部分大型化,以确保可动体的重量及可动体振动的空间,另一方面,压入固定部的第二方向的尺寸不会大型化,能够抑制线圈支架的大型化造成的零件成本的上升,且能够抑制致动器的大型化。

13、发明效果

14、根据本发明,在组装壳体和线圈支架时,将线圈支架的压入固定部压入到第一壳体部件中在第二方向上对置的一对第一侧板部之间。此时,第一壳体部件成为第一侧板部的前端部分总是被压入固定部向外侧挤压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第一侧板部与第一端板部相连的角部附近,压入固定部向内侧凹陷,因此不施加挤压力。由此,第一壳体部件成为第一侧板部的前端侧向外侧扩展的形状,总是被从内侧向从外侧覆盖的第二壳体部件推压。因此,能够不使用粘接剂而组装线圈支架和第一壳体部件,并且通过由于线圈支架的压入固定而产生的挤压力组装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因此,不需要固定用的粘接剂的注入工序及固化工序,因此,能够抑制组装工时的增加,并且能够抑制由于粘接剂的泄漏而产生的不良情况。另外,即使第一壳体部件的形状精度低,也能够容易地压入固定线圈支架,因此,组装性良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