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箱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9672发布日期:2023-08-30 12:1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地埋式箱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特别涉及地埋式箱变。


背景技术:

1、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可以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使电能可以正常传输与使用的一种设备或场所。

2、以前的普通变电站,一般采用室外平台放置或架空放置在电杆上,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建设,深入市中心的变电站越来越多,其建设难度也越来越大,变电站室外平台放置或架空放置在电杆上不仅占地面积大、施工难度大,而且影响绿化,破坏城市整体景观,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严重影响城市的规划建设,因此现在的变电站大多都埋入地下,由于该变电站位于地下,在其上方可以种植绿化草坪、修筑公路,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机场、桥梁、公路和商业中心的建设,为城市用地节约了大量的宝贵空间,但是现有的地埋式箱变在具体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3、现有的地埋式箱变所处的位置为地下,通常只有地埋式箱变的顶端与地面持平,使变电站外壳上的盖板露出来,以便于工作人员随时检修,而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通常会在变电站顶部的外壳上设置一个通风口用来通风散热,但是这些通风口裸露在外,很容易有灰尘通过通风口进入变电站外壳中,或者通风口被杂物堵住,同时在对变电站进行检修的时候,需要通过拉动盖板上的把手来将盖板从变电站外壳上取下来,而为了提高美观效果以及把手凸起很容易因为外力损坏,因此把手通常设置在盖板上的凹槽中,使把手的高度低于盖板的高度,由于盖板与把手裸露在外,因此盖板上的凹槽很容易被灰尘或泥土堵住,进而导致工作人员难以通过把手来将盖板提起来,以及盖板是设置在变电站外壳的顶端,因此盖板与变电站外壳之间会存在缝隙,在雨水或者其他水源流到盖板上的时候,水会从盖板与变电站外壳之间的缝隙中流到变电站外壳中,导致变电站内部的线路出现短路等风险,而将盖板与变电站外壳之间的缝隙堵住,会影响变电站内部空气流通的同时,在进行检修的时候,难以将盖板取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地埋式箱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通风口裸露在外,很容易有灰尘通过通风口进入变电站外壳中,或者通风口被杂物堵住,同时由于盖板与把手裸露在外,因此盖板上的凹槽很容易被灰尘或泥土堵住,进而导致工作人员难以通过把手来将盖板提起来,以及在雨水或者其他水源流到盖板上的时候,水会从盖板与变电站外壳之间的缝隙中流到变电站外壳中,导致变电站内部的线路出现短路等风险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埋式箱变,包括变电站外壳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变电站外壳的表面,所述变电站外壳的表面设置有通风机构、导流机构、防入侵机构、集水机构和清淤机构,所述盖板的表面设置有防堵塞机构和复位机构;

3、所述通风机构包括通风管与出风管,所述通风管与变电站外壳顶端的内部固定插接,所述通风管的截面形状为“s”形,所述变电站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层盒,所述通风管与隔层盒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出风管与通风管的表面相连通,所述出风管的截面形状为“j”形,由于出风管的出口端朝下,因此可以减少杂物进入出风管的可能性。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机构包括扇叶和驱动扇,所述通风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变电站外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均转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传动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扇,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传动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扇叶,变电站外部的风可以吹动驱动扇来带动扇叶转动,可以通过转动的扇叶来加速变电站内部的空气流通。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传动轴的表面传动安装有传动带,所述扇叶位于通风管的内部,所述驱动扇位于变电站外壳的顶部。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入侵机构包括遮挡板、方管和第一弹簧,所述方管与出风管位于变电站外壳外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遮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遮挡板均与方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所述第一弹簧与遮挡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弹簧远离遮挡板的一端与方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所述方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位于两个遮挡板的上端,通过遮挡板将方管盖住,可以防止老鼠等体积较小的生物通过出风管与通风管进入变电站外壳的内部,对变电站中的线缆造成损坏。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遮尘板、掀起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盖板的内部滑动插设,所述掀起板与连接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所述盖板的内部滑动插设有连接杆,所述遮尘板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通过掀起板与遮尘板可以防止灰尘与泥土将盖板上的凹槽堵住。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二弹簧、第三弹簧与连接绳,所述掀起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掀起板的一端与盖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遮尘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遮尘板的一端与盖板的表面固定安装,使手指的尖端压下遮尘板,可以通过第二弹簧推动掀起板的时候,将掀起板作为把手来辅助将盖板取下来。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绳与遮尘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所述连接绳远离遮尘板的一端与掀起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盖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支撑轴,所述连接绳与两个支撑轴传动连接,所述盖板的表面开设有排水槽,可以通过第三弹簧推动遮尘板向上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接绳来拉动掀起板与遮尘板处于平行状态,防止灰尘与泥土将盖板上的凹槽堵住。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机构包括集水框和集水桶,所述集水框与变电站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所述集水框位于盖板的正下方,所述集水框的表面连通有连接管,所述变电站外壳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安装架,所述集水桶与多个安装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所述连接管与集水桶的表面相连通,所述集水桶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水孔,盖板与变电站外壳之间流下来的水会被集水框接住,通过集水桶上的透水孔可以使水渗透到泥土中。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淤机构包括清淤板、拉杆与把手,所述清淤板设置于集水桶的内部,所述清淤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把手与拉杆远离清淤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集水桶的顶端设置有盖子,带动清淤板向上移动,可以将集水桶中的泥土带出来,对集水桶内部的泥土进行清理。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淤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透气孔,所述清淤板表面透气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网板,在将清淤板重新放入集水桶中的时候,空气会从透气孔与网板中流通,可以防止清淤板与集水桶之间的空气难以排出而难以将清淤板放到进水桶的底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通过设置通风管、出风管、扇叶与遮挡板,由于出风管的出口端朝下,因此可以减少杂物进入出风管的可能性,通过遮挡板将方管盖住,可以防止老鼠等体积较小的生物通过出风管与通风管进入变电站外壳的内部,对变电站中的线缆造成损坏,变电站外部的风可以吹动驱动扇来带动扇叶转动,可以通过转动的扇叶来加速变电站内部的空气流通。

15、2、本发明通过设置遮尘板、第三弹簧与掀起板,使手指的尖端压下遮尘板,可以通过第二弹簧推动掀起板的时候,将掀起板作为把手来辅助将盖板取下来,而在将手抽出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三弹簧推动遮尘板向上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接绳来拉动掀起板与遮尘板处于平行状态,防止灰尘与泥土将盖板上的凹槽堵住。

16、3、本发明通过设置集水桶、集水框与清淤板,盖板与变电站外壳之间流下来的水会被集水框接住流到集水桶中,再通过透水孔渗透到泥土中,带动清淤板向上移动,可以将集水桶中的泥土带出来,对集水桶内部的泥土进行清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