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文档序号:35344952发布日期:2023-09-07 18:3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双频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传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频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1、无线电能传输(wpt)在当今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可能解决与有线电力传输相关的问题。wpt是不同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植入式医疗设备、电动汽车、物联网、微型机器人等。然而通过磁共振耦合(mrc)技术的无线功率传输(wpt)系统具有方便性和美观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池充电方法。

2、有两种主要类型的wpt,即远场和近场,它们可以使用电感耦合或电容耦合现象来实现。远场型远距离传输功率,工作效率适中甚至较低,但功率较高。另一方面,近场wpt在短距离内传输低功率,但效率很高。印刷谐振器通常用于实现近场wpt。它们可以是缺陷接地结构(dgs)、贴片、螺旋和线圈的形式。

3、在wpt系统中,具有均匀磁场分布的发射线圈可以使接收线圈自由定位,并稳定接收功率和传输效率。事实上,为了实现均匀磁场,人们已经提出了各种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耦合器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性能的耦合线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的设计与优化对系统的传输效率、功率、传输距离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而言,耦合线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其发射和接收部分之间存在很大的空气气隙,较高的漏磁会导致耦合性能下降,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大大下降,该现象在大功率传能系统的应用中尤为明显。为了提高wpt系统的传输效率,设计与优化耦合线圈的形状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频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旨在解决无线电能传输。

2、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频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

3、激励源线圈电路、第一发射线圈电路、第二发射线圈电路、第一接收线圈电路、第二接收线圈电路和负载线圈电路。

4、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无线电能传输。

5、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频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等效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电路和第二发射线圈电路两个工作频率互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源线圈电路包括:两个串联的电压电源、电源内阻和激励线圈电感,两个串联的电压电源与电源内阻和激励线圈电感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串联的电压电源工作频率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包括:第一发射线圈电感、第一发射线圈电阻和第一发射谐振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射线圈包括:第二发射线圈电感、第二发射线圈电阻和第二发射谐振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包括:第一接收线圈电感、第一接收线圈电阻和第一接收谐振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线圈包括:第二接收线圈电感和、第二接收线圈电阻和第二接收谐振电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等效电路包括:激励源线圈电路、第一发射线圈电路、第二发射线圈电路、第一接收线圈电路、第二接收线圈电路和负载线圈电路。本发明可以实现无线电能传输。

技术研发人员:郑艳华,焦明达,吕娅昭,杨秦月,赵颖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