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79721发布日期:2023-10-21 15:3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馈线自动化,尤其是指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以馈线自动化(fa)技术为核心的配网自动化的完善和创新成为重中之重。在自动化建设过程中,为了简化、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普遍采用“中心开关站+小内环”的形式,逐渐衍生出两种小环自动化技术形式:一是主网架部分按集中式fa原则配置,故障时变电所出线开关跳闸,而后由配电自动化主站完成故障隔离和恢复送电;构成小内环的分支线路首端保护投跳闸,故障时保护动作跳开分支首端开关(是否重合需根据分值线路的性质进行确定)。该方式下小内环发生故障时虽然不影响线路其它部分的用户,但保护动作故障隔离后需要人工干预,才能进一步隔离故障区段并恢复小内环中其它用户的供电。二是主网架部分与小内环均按集中式fa原则配置,故障时变电所出线开关跳闸,而后由配电自动化主站完成故障隔离和恢复送电。该方式下主网架与小内环任何一点故障,均无需人工干预由配电自动化主站完成故障处理,简洁高效,但小内环中线路故障时,也会导致整条线路所有用户的短时停电,实质上扩大了事故的影响范围。

2、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2510658a,公开日为2021年3月16日,名称为一种高供电可靠性的多电源点10kv线路馈线自动化方法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供电可靠性的多电源点10kv线路馈线自动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类型采取相应故障处理手段,对故障进行初步定位隔离;变电站重合闸恢复其余非故障区域供电。该发明通过电气特征量判断故障类型,自动化分段开关依次分合闸,并根据合闸后电流变化特征识别短路点,对故障进行定位隔离,尽可能降低负荷损失以及分布式电源解列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资源浪费,降低成本,但不足之处在于,该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没有配置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导致扩大了停电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没有配置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导致扩大了停电区域的缺点,提供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通过获取线路的故障信息,构建匹配的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获取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根据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配置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保护定值,将分支线路首端开关设置为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的触发开关,启动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能够快速隔离故障区域和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功能,缩小停电区域。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获取线路的故障信息;

5、步骤二:根据线路的故障信息构建匹配的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所述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中设有分支线电路首端开关;

6、步骤三:获取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

7、步骤四:根据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配置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保护定值;

8、步骤五:将分支线路首端开关设置为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的触发开关;

9、步骤六:启动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通过获取线路的故障信息,构建匹配的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获取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根据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配置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保护定值,将分支线路首端开关设置为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的触发开关,启动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能够快速隔离故障区域和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功能,缩小停电区域。

1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在获取到线路的故障信息之后,判断线路中是否发生故障,若线路中发生故障,则执行步骤二,若线路中没有发生故障,则保持电力系统地正常运行。在接收线路的故障信息之后,对故障信息进行判断,能够提高配置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的准确率,节约了调度资源的成本。

1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根据线路的故障信息构建匹配的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2、根据线路的故障信息设置中心开关站;

13、根据中心开关站设置匹配的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通过定位线路故障之后,设置中心开关站,再根据中心开关站配置相匹配的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缩小了停电区域,让电力调配变得更人性化。

14、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开关站位于两个手拉手供电模式的变电站之间。通过在两个手拉手模式的变电站之间设置中心开关站,能够在一个变电站停止对故障区域停止供电时,另一个变电站继续对非故障区域进行供电。

15、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开关站中设有间隔开关,所述间隔开关与分支线路首端开关串联,所述间隔开关用于控制对非故障区域进行供电,所述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用于隔离故障区域。通过在开关中心站设置间隔开关,在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中设置分支线路首端开关,能够隔离故障区域和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功能,提高了供电效率。

16、作为优选,所述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至少包括过流保护定值或速断保护定值。通过设置过流保护定值或速断保护定值,能够自动对线路故障进行隔离。

1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四还包括获取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保护时间,所述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保护定值和保护时间根据级差配合关系确定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和保护时间。通过分支线路首端开关和变电站出线开关时间的级差配合关系,能够让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准确化。

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具体包括,将流经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电流值设置为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的触发条件,当所述电流值大于或等于过流保护定值或速断保护定值时,执行步骤六。通过将流经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电流值设置为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的触发条件,从而能够通过在电流值大于或等于过流保护定值或速断保护定值时,启动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

1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六还包括对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当线路的故障位置变更时,动态调整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通过在线路的故障位置变更时,能够动态调整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提高了配置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的灵活性。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线路的故障信息,构建匹配的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获取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根据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配置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保护定值,将分支线路首端开关设置为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的触发开关,启动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能够快速隔离故障区域和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功能,缩小停电区域。通过分支线路首端开关和变电站出线开关时间的级差配合关系,能够让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准确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获取线路的故障信息之后,判断线路中是否发生故障,若线路中发生故障,则执行步骤二,若线路中没有发生故障,则保持电力系统地正常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根据线路的故障信息构建匹配的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开关站位于两个手拉手供电模式的变电站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开关站中设有间隔开关,所述间隔开关与分支线路首端开关串联,所述间隔开关用于控制对非故障线路区域进行供电,所述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用于隔离故障线路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至少包括过流保护定值或速断保护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还包括获取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保护时间,所述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保护定值和保护时间根据级差配合关系确定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和保护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具体包括,将流经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电流值设置为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的触发条件,当所述电流值大于或等于过流保护定值或速断保护定值时,执行步骤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还包括对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当线路的故障位置变更时,动态调整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环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属于电力馈线自动化技术领域,解决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没有配置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导致扩大了停电区域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线路的故障信息;根据线路的故障信息构建匹配的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获取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根据变电站出线开关的保护定值配置分支线路首端开关的保护定值;将分支线路首端开关设置为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的触发开关;启动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本方法能够配置小环馈线自动化线路,快速隔离故障区域和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功能,缩小停电区域。

技术研发人员:徐重酉,陈蕾,宋晓阳,江灏,李海龙,张绮华,王若冰,张贺,相茹旗,许冰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