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保护电路、电池保护方法、电池组和电动工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62968发布日期:2023-10-26 18:0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电池保护电路、电池保护方法、电池组和电动工具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电池保护方法、电池组和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1、智能穿戴和数码电子产品使用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组,对于长期安全存储、延长待机时间的需求逐步提高。

2、相关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加工组装后,用于保护电池的保护电路会自耗电。以单节电池为例,电池组处于开启工作状态下,保护电路的耗电量为0.99~7ua,当电池组耗电到保护板欠压后,保护电路进入休眠状态,然而保护电路会持续消耗电量,其耗电量为0.1~0.2ua不等。

3、保护电路自耗电将导致锂离子电池欠压时间提前,不利于电池组的长期安全存储和待机时间的延长,且深度放电容易引发电池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电池保护方法、电池组和电动工具,能够延长锂离子电池欠压时间,有利于电池组的长期安全存储和待机时间的延长,且可以避免深度放电而引发的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情况发生,同时电池保护电路又能快速被唤醒,让保护模块快速进入工作模式。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池连接;

3、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开关控制触发信号时,断开或恢复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池的连接;

4、所述保护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断开或恢复与所述电池的连接。

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控制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为所述电池进入空闲状态后触发的信号,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为所述电池进入工作状态后触发的信号;

6、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时,断开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池的连接;或,当接收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时,恢复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池的连接。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电池组输入端口和电池组输出端口,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状态控制端口;

8、所述电池组输入端口和所述电池组输出端口,用于接入充电设备或负载设备;

9、所述状态控制端口,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组输入端口和所述电池组输出端口未接入有充电设备或负载设备时,接收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或,在所述电池组输入端口和所述电池组输出端口接入有充电设备或负载设备时,接收所述第二触发信号。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电池接入端口,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与所述状态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电池接入接口和所述保护模块连接。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接入接口用于接入所述电池;

12、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时被关断;或,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时被导通;

13、所述第二场效应管,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被关断时也被关断,以使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池的连接断开;或,在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被导通时也被导通,以使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池的连接恢复。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状态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池接入端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保护模块连接。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16、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低电平信号时被置于低电平,以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关断;

17、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被关断时被置于高电平,以控制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关断。

18、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19、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高电平信号时被置于高电平,以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导通;

20、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被导通时被置于低电平,以控制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导通。

2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保护方法,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芯片和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池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2、所述主控芯片检测所述电池的状态;

23、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电池的状态,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开关控制触发信号;

24、所述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开关控制触发信号,断开或恢复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池的连接。

2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电池的状态,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开关控制触发信号,包括:

26、当所述电池的状态为空闲状态时,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触发信号;或,当所述电池的状态为工作状态时,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二触发信号;

27、所述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开关控制触发信号,断开或恢复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池的连接,包括:

28、所述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断开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池的连接;或,所述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恢复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池的连接。

29、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和上述的电池保护电路。

30、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充电设备、负载设备和上述的电池组,所述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组连接,所述充电设备用于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充电,所述负载设备与所述电池组连接,所述电池组用于为所述负载设备供电。

3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32、本技术提供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保护模块,保护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电池连接;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开关控制触发信号时,断开或恢复保护模块与电池的连接;保护模块,被配置为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断开或恢复与电池的连接。本技术通过控制模块断开或恢复保护模块与电池的连接,从而控制保护模块的关闭、开启(工作)状态,可以解决保护模块自耗电问题,因此可以延长锂离子电池欠压时间,有利于电池组的长期安全存储和待机时间的延长,且可以避免深度放电而引发的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情况发生,同时电池保护电路又能快速被唤醒,让保护模块快速进入工作模式。

33、进一步地,开关控制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触发信号,第一触发信号为电池进入空闲状态后触发的信号;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时,断开保护模块与电池的连接。本技术在电池进入空闲状态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断开保护模块与电池的连接,使得保护模块因无电源供应而不能工作,因此不消耗电量,从而可以延长锂离子电池欠压时间,有利于电池组的长期安全存储和待机时间的延长,且可以避免深度放电而引发的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情况发生。

34、进一步地,开关控制触发信号包括第二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为电池进入工作状态后触发的信号;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二触发信号时,恢复保护模块与电池的连接。本技术在电池进入工作状态后,通过控制模块恢复保护模块与电池的连接,使得保护模块因有电源供应而快速进入工作模式,从而可以快速开启保护模块对电池的保护功能。

3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